落枕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落枕穴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
落枕穴位于手背中央,与掌心劳官穴相对处。
取穴方法
落枕穴在手背上。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落枕穴位于手背,当第二、三掌骨间隙的前1/3与中1/3交点处,或平指掌关节后0.5寸取穴。一说位于天容与天柱穴连线之中点。
穴位解剖
落枕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第二掌骨间背侧肌和第二骨间掌侧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第2骨间背侧肌。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桡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掌背动脉分布。
有第二掌骨间肌,正当掌背神经,动、静脉,指掌侧总神经,动、静脉和掌深弓,尺神经掌伸支的分支。
落枕穴的作用
落枕穴的功效:落枕穴有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的作用。
主治病症
落枕穴主治落枕,手臂痛,偏头痛,小儿急慢惊风,指不能伸(手指屈伸不利),指掌麻痹,颈椎病,手背红肿,小儿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腹痛泄泻,胃痛,腹泻便溏等。
主治落枕,偏头痛,肩臂痛,胃痛等。
落枕穴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
落枕穴主治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小儿急慢惊风、落枕、指不能伸、指掌麻痹等。
颈项病:落枕,颈椎病。单用本穴治疗落枕时,活动颈部是治疗的关键。
手病:手背红肿,手指麻木,手指屈伸不利。
儿科病:小儿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腹痛泄泻。
其他病:偏头痛。
配伍应用
落枕穴配天柱穴、大椎穴,治头颈强痛。
落枕穴配外关穴、风池穴、合谷穴、太阳穴,治偏头痛。
按摩落枕穴预防颈椎病
自我按摩治疗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在手背侧,第2、第3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后约1厘米处),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
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
按摩落枕穴治落枕
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5~10分钟,疼痛则可明显缓解。这个方法既能治疗落枕,又能预防颈椎病。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落枕频繁发生,或同时伴有头晕、手指发麻、手臂发沉等症状,则很可能是由颈椎病诱发的经常性落枕,需要尽早到医院诊治。
落枕是指发生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运动受到限制的病症,系颈部伤筋。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项疼痛、僵硬、不能自由旋转,头常向患侧歪斜。
按摩方式
用一手大拇指指尖按压另一手手背上的落枕穴,不断加力按压,直至落枕穴有酸胀感后,慢慢转动头颈,待疼痛缓解后松手;
用两手手指在颈椎两侧按摩 36 次,落枕一侧可加大力量;
慢慢转动头颈,到某一角度出现疼痛时停住不动,用中指指尖按压痛处,直至减轻或不痛为止。
刺灸法
针刺方法
直刺0.3~0.5寸,或向腕部斜刺0.3~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
艾灸方法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落枕穴解析
落枕为经外奇穴名。别名项强。落枕即落枕穴。
落枕穴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手册》。即外劳宫(EX-UE8)。后人又称为项强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凹陷中。
落枕的别名
外劳宫穴:《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项强穴:《经外奇穴汇编》。
穴位出处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
《新医疗法手册》名为落枕穴。
文献摘要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外劳宫,奇穴。手背中央。针二至三分。灸三壮。主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伸屈、小儿脐风,亦治手背红肿发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