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黑豆皮,穞豆皮
功效与作用:养血祛风。主治阴虚盗汗,虚热,烦躁,头晕目昏,血寒,风痹。
使用方法:2~4钱。
摘录于:《全国中草药汇编》
黑豆衣
拼音名:Hei Dou Yi
别名:黑豆皮,穞豆皮。
中药黑豆衣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入药。
原形态
大豆,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或上部近缠绕状,上部多少具棱,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宽卵形,渐尖,长3~7毫米,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幼嫩时散生疏柔毛或具棱并被长硬毛;小叶纸质,宽卵形,近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生一枚较大,长5~12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或近圆形,稀有钝形,具小尖凸,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通常两面散生糙毛或下面无毛;侧脉每边5条;小托叶铍针形,长1~2毫米;小叶柄长1.5~4毫米,被黄褐色长硬毛。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长10~35毫米或更长,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植株下部的花有时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间;苞片披针形,长2~3毫米,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长2~3毫米,被伏贴的刚毛;花萼长4~6毫米,密被长硬毛或糙伏毛,常深裂成二唇形,裂片5,披针形,上部2裂片常合生至中部以上,下部3裂片分离,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长4.5~8(~10)毫米,旗瓣倒卵状近圆形,先端微凹并通常外反,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基部狭,具瓣柄和耳,龙骨瓣斜倒卵形,具短瓣柄;雄蕊二体;子房基部有不发达的腺体,被毛。荚果肥大,长圆形,稍弯,下垂,黄绿色,长4~7.5厘米,宽8~15毫米,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卵圆形至长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8毫米,种皮光滑,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因品种而异,种脐明显,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功效与作用
养血祛风。主治阴虚盗汗,虚热,烦躁,头晕目昏,血寒,风痹。
使用方法
2~4钱。
摘录于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