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落首,海萝,海藻菜,乌菜,海带花。 中药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羊栖菜及海蒿子的藻体。夏,秋季由海中捞取或割取,去净杂质,用淡水洗净,晒干
功效与作用:软坚;消痰;利水;退肿。主治瘰疬;瘿瘤;积聚;水肿;脚气;睾丸肿痛;(疒颓)疝。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1.5~3钱;浸酒或入丸,散。 用药宜忌 脾胃虚寒蕴湿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反甘草。《本草经疏》:脾家有湿者勿服。《本草汇言》:如脾虚胃弱,血气两亏者勿用之。 药材处方 《肘后方》治颔下瘰疬如梅李:海藻一斤,酒二升。渍数日,稍稍饮之。《肘后方》治颈下率结囊,渐大欲成瘿: 海藻一斤(去咸),清酒二升。上二味,以绢袋盛海藻酒渍,春夏二日。一服二合,稍稍含咽之,日三。酒尽更以酒二升渍,饮之如前。渣暴干,末服方寸匕,日三。尽更作,三剂佳《肘后方》治颈下率结囊,渐大欲成瘿: 昆布,海藻等分。末之,蜜丸屈口杏核大。含,稍稍咽汁,日四,五。《世医得效方》治蛇盘瘰疬,头项交接者:海藻菜(以荞面炒过),白僵蚕(炒)等分。为末,以白梅泡汤,和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米饮下,必泄出毒气。《三因方》破结散,治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忧瘿:海藻(洗),龙胆,海蛤,通草,昆布(洗),矾石(枯),松萝各三分,麦曲四分,半夏。上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忌鲫鱼,猪肉,五辛,生菜诸杂毒物。 各家论述 张元素:海藻,治瘿瘤马刀诸疮坚而不温者。《内经》云,咸能软坚。营气不从,外为浮肿,随各引经之药治之,无肿不消,亦泄水气。《纲目》:海藻,咸能润下,寒能泄热引水,故能消瘿瘤,结核,阴肿之坚聚,而除浮肿,脚气,留饮,痰气之湿热。使邪气自小便出也。按东垣李氏,治瘰疬马刀散肿溃坚汤,海藻,甘草两用之,盖以坚积之病,非平和之药所能取捷,必令反夺,以成其功也。《本草崇原》:海藻,其味苦咸,其性寒洁,故主治经脉外内之坚结。瘿瘤结气,颈下硬核痛痈肿,乃经脉不和而病结于外也。症瘕坚气,腹中上下雷鸣,乃经脉不和而病结于内也。海藻主通经脉,故治十二经水肿,人身十二经脉流通,则水肿自愈矣。《本草新编》:海藻,专能消坚硬之病,盖咸能软坚也,然而单用此一味,正未能取效,随所生之病,加入引经之品,则无坚不散矣。予游燕赵,遇中表之子,谈及伊母生瘿,求于余,余用海藻五钱,茯苓五钱,半夏一钱,白术五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白芥子二钱,桔梗一钱,水煎服,四剂而瘿减半,再服四剂而瘿尽消,海藻治瘿之验如此,其他攻坚,不因此而可信乎。《本草便读》:海藻,咸寒润下之品,软坚行水,是其本功,故一切瘰疬瘿瘤顽痰胶结之证,皆可用之。然咸走血,多食咸则血脉凝涩,生气日削,致成废疾不起者多矣。张寿颐:海藻,咸苦而寒,故能软坚散结。瘿瘤结核,皆肝胆火炎,灼痰凝络所致,寒能清热,固其专长,而阴寒凝聚之结核,非其治矣。痈肿瘕,多由血热淤滞而生;腹鸣水肿,更多湿热停顿之候,凡此诸症之属于阳实有余者,固可治之,而正气不及,清阳不运诸症,不可概施。《别录》特提结热二字,最当注意,非谓阳虚血疯之瘤痈肿,及寒水泛溢等病,皆可以此统同论治也。十二水肿,盖以十二经而言,诸经积水,固皆有湿热不利之一候,此类寒滑泄水之药,固可用之。又甄极谓治心下满,疝气下坠疼痛,卵肿;李《海药本草》以治奔豚气,脚气,水气浮肿,皆当以热壅有余一面而言,正与肾水泛滥之奔豚,及寒水凌心,寒疝结痛诸症,两得其反,此皆读古人书者,不可不辨之门径,非谓凡此诸病,不问虚实寒热,皆以此物一例通用也。《本经》:主瘦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瘕坚气,腹中上下呜,下十二水肿。《别录》疗皮间积聚,暴,留气,热结,利小便。《药性论》:治气痰结满,疗疝气下坠,疼痛核肿,去腹中雷鸣,幽幽作声。孟诜:主起男子阴气,常食之,消男子疾。《海药本草》:主宿食不消,五鬲痰壅,水气浮肿,脚气,奔豚气。《本草蒙筌》:治项间瘰疬,消颈下瘿囊,利水道,通癃闭成淋,泻水气,除胀满作肿。《现代实用中药》:治慢性气管炎等症。
摘录于:《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海藻
拼音名:Hai Zao
英文名:Seaweed
别名:落首,海萝,海藻菜,乌菜,海带花。
中药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羊栖菜及海蒿子的藻体。夏,秋季由海中捞取或割取,去净杂质,用淡水洗净,晒干。
原形态
羊栖菜,多年生褐藻,肉质,黄色,高7~40厘米。固着器纤维状似根;主轴圆柱形,直立,直径2~4毫米,从周围长出分枝和叶状突起;分枝很短;叶状突起棍棒状,长3~7厘米,先端盾形,有时膨大,中空成气泡,全缘。气囊和生殖托均腋生;气囊纺锤形,长5~10毫米;生殖托圆柱形或椭圆形,长5~15毫米,成丛腋生。
海蒿子,多年生褐藻,暗褐色,高30~100厘米。固着器扁平盘状或短圆锥形,直径可达2厘米;主轴圆柱形,幼时短,但逐年增长,两侧有呈钝角或直角的羽状分枝及腋生小枝,幼时其上均有许多短小的刺状突起;叶状突起的形状,大小差异很大,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和线形均有,长者可达25厘米,短者只2厘米,宽者可达2.5厘米,有不明显的中脉状突起,并有明显的毛窠斑点,狭者只1毫米,无中脉状突起,也无斑点,全缘或有锯齿。在线形叶状突起的腋部,长出多数具有丝状突起的小枝,生殖托或生殖核即从丝状突起的腋间生出。气囊生于最终分枝上,有柄,成熟时球形或近于球形,顶端圆或有细尖状凸起,表面有稀疏的毛窠斑点。生殖托单生或总状排列于生殖小枝上,圆柱形,长3~15毫米或更长,直径约1毫米。
药材性状
小叶海藻 全体皱缩卷曲,黑褐色,有的被白霜,长15~40厘米。主轴圆柱形,具短枝,叶状突起呈线形,长棒形,略扁,先端有时膨大,中空或成盾状。气囊纹锤形,梨形或球形,丛生。生殖托圆柱形或长椭圆形。气腥,味咸。
大叶海藻 主轴表面有短刺状突起。分枝多,基部叶状突起呈披针形,全缘或有粗锯齿,革质,上部叶状突起呈狭披针形或丝状。气囊球形或卵形,顶端圆或有短尖。生殖托圆柱形。气腥,味咸。均以色黑褐,盐霜少,枝嫩无砂石者为佳。
药理作用
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体重18~22克小鼠,给药组腹腔注射100毫克/千克褐藻酸钠溶液,对照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结果褐藻酸钠能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吞噬百分数为对照组的1.43倍,吞噬指数为对照组的2.96倍。
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取正常人肝素抗凝血0.2毫升,加入含有培养液2毫升的试管中,分为对照,PHA,褐藻酸钠和褐藻酸钠加PHA等4组。每管加入3H一TdR或3H一UR,计数并计算刺激指数SI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褐藻酸钠能促进3H一TdR和3H一UR渗入淋巴细胞,但都比PHA弱,在TdR实验中,褐藻酸钠与PHA合用有拮抗作用;在3H一UR实验中,褐藻酸钠与PHA合用有加合作用。其Sl值分别为1.000,3.827,1.514,1.840。
对白细胞数的影响:取体重18~22克昆明种小鼠30只,分为生理盐水,环磷酰胺(Cy)和药物加Cy组。给药组腹腔注射l00毫克/千克褐藻酸钠,连续给药8天,第7天除生理盐水组外,其余每鼠腹腔注射2毫克/0.4毫升Cy,第9天检查各鼠白细胞数。结果表明,褐藻酸钠对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均有对抗作用,对抗率达54.35%,与对照组比较P<0.001。
对小鼠溶血素生成的影响:取体重18~22克小鼠20只,分2组。给药组腹腔注射100毫克/千克褐藻酸钠,对照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8天。对照组与给药组半数溶血值(HC50)分别为7.913±1.335,29.29±4.236(P<0.001),HC50为对照组的3.70倍,表明褐藻酸钠具有增强体液免疫的功能。
对60Co射线辐射作用的影响:取体重18~22克昆明种小鼠40只,分2组。给药组腹腔注射100毫克/千克褐藻酸钠,连续给药7天,第8天给药后l小时,以0.2064c/千克总剂量进行60Co r射线照射23分钟,观察30天。结果褐藻酸纳对60Co射线照射所致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降低死亡率,延长存活时间(P<0.05)。
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取体重20~22克小鼠20只,分2组。给药组腹腔注射l00毫克/千克褐藻酸钠,连续7天。第6天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0.5毫升,20小时后取血,测定血清胆固醇含量。结果对照组胆固醇含量为49.11±56.23毫克/100毫升,给药组为311.21±30.87毫克/100毫升,下降率为36.50%(P<0.001)。表明褐藻酸钠具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抗肿瘤作用:按文献方法接种S180于18~22克小鼠,次日给药组腹腔注射200毫克/千克褐藻酸钠。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9天,处死动物结果对照组平均瘤重1.807±0.117克,给药组为1.151±0.140克,抑制率为36.30%(P<0.001)海藻中多糖B(SFPPR,是用多糖A水溶液加 CPC沉淀,盐溶,加乙醇沉淀物)和多糖C(SFPPRR,是用多糖B水溶液加氯化钙沉淀,盐溶,加乙醇沉淀物)抗肿瘤试验结果,SFPPR对小鼠S180和EAC的抑瘤率分别为48.8%和38.5%;SFPPRR抑瘤率分别为28.8%和12%。
抗内毒素作用:海藻中提取的多糖A(SFPOP,粗多糖水溶液加等容乙醇沉淀物),多糖B(SFPPR)和多糖c(SFPPRR)对抗小鼠内毒素中毒效果(剂量30毫克/鼠)为:SFPP,SFPPR,SFPPRR和 对照组的存活率分别为6/10,9/10,3/10,和0/10。
对I型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海藻多糖对I型单纯疱疹病毒在同时治疗,管外给药途径的最低有效剂量分别为<25毫克/ml(抑制病毒对数为2.45),<50μg/ml(2.50),<100μg/ml(2.25)。按6种不同剂量(25,50,100,250,500,1000μg/ml)的平场对数值来初步评价4种给药途径的疗效时,同时给药途径(3.36)优于治疗途径(3.29),治疗给药途径优于管外给药途径(2.37),管外给药途径优于预防途径(0.72)。
其它作用:褐藻酸钠对大鼠红细胞凝集有明显促进作用,其凝集率为53.63%,与对照组比较P<0.001。海藻对枯草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药材毒性
毒性海藻供食用。在对家兔灌胃时,与甘草并无明显的毒性相加作用,即并未发现中药中所谓相反的情况。藻胶酸钠对小鼠有毒性(腹腔注射05~lg/千克,48小时后死亡率为30%及82%),对大鼠则无;故用藻胶酸钠作混悬剂以测定药物毒性时,不应使用小鼠。对猫静脉或腹腔注射藻胶酸钠能引起心内血栓或伤害脑,肾,肝等器官。藻胶酸对小鼠无致癌作用。
鉴别方法
小叶海藻 主轴横切面:表面细胞长椭圆形,内含大量载色体,外壁角质化,径向排列,排列紧密。皮层小,细胞较大,类圆形,接近表皮的皮层细胞较小,内含载色体。髓部较大,由类圆形小细胞紧密排列而成。
叶状体横切面:表皮细胞狭长(10μm×26μm),外壁被蜡质薄膜,内含大量粘液质,纵向紧密排列。接近表皮的一层细胞为类圆形(38μm×30μm),排列紧密。中间为横向排列的长方形或类椭圆形细胞(38μm×102μm)。无类似叶脉状结构。
大叶海藻 主轴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椭圆形,内含大量载色体,外壁角质化,径向排列,排列紧密。皮层较大,细胞类圆形,接近表皮的皮层细胞类圆形,较小,内含载色体。髓部为多角形细胞组成,细胞较小,大小为皮层细胞的1/2~1/4。
叶状体横切面:表皮由椭圆形纵向紧密排列的细胞(13μm×26μm)组成,外壁被蜡质薄膜。中间部位隆起,具有类似叶脉状结构,细胞长椭圆形(13μm×26μm),径向排列。
取海藻粗粉1克,加水20毫升,冷浸数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3~5毫升,加三氯化铁试液3滴,生成棕色沉淀。
性味与归经
味苦;咸;性寒;归肺;脾;肾;肝胃经。
功效与作用
软坚;消痰;利水;退肿。主治瘰疬;瘿瘤;积聚;水肿;脚气;睾丸肿痛;(疒颓)疝。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3钱;浸酒或入丸,散。
用药宜忌
脾胃虚寒蕴湿者忌服。
- 《本草经集注》:反甘草。
- 《本草经疏》:脾家有湿者勿服。
- 《本草汇言》:如脾虚胃弱,血气两亏者勿用之。
药材处方
- 《肘后方》治颔下瘰疬如梅李:海藻一斤,酒二升。渍数日,稍稍饮之。
- 《肘后方》治颈下率结囊,渐大欲成瘿: 海藻一斤(去咸),清酒二升。上二味,以绢袋盛海藻酒渍,春夏二日。一服二合,稍稍含咽之,日三。酒尽更以酒二升渍,饮之如前。渣暴干,末服方寸匕,日三。尽更作,三剂佳
- 《肘后方》治颈下率结囊,渐大欲成瘿: 昆布,海藻等分。末之,蜜丸屈口杏核大。含,稍稍咽汁,日四,五。
- 《世医得效方》治蛇盘瘰疬,头项交接者:海藻菜(以荞面炒过),白僵蚕(炒)等分。为末,以白梅泡汤,和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米饮下,必泄出毒气。
- 《三因方》破结散,治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忧瘿:海藻(洗),龙胆,海蛤,通草,昆布(洗),矾石(枯),松萝各三分,麦曲四分,半夏。上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忌鲫鱼,猪肉,五辛,生菜诸杂毒物。
各家论述
- 张元素:海藻,治瘿瘤马刀诸疮坚而不温者。《内经》云,咸能软坚。营气不从,外为浮肿,随各引经之药治之,无肿不消,亦泄水气。
- 《纲目》:海藻,咸能润下,寒能泄热引水,故能消瘿瘤,结核,阴肿之坚聚,而除浮肿,脚气,留饮,痰气之湿热。使邪气自小便出也。按东垣李氏,治瘰疬马刀散肿溃坚汤,海藻,甘草两用之,盖以坚积之病,非平和之药所能取捷,必令反夺,以成其功也。
- 《本草崇原》:海藻,其味苦咸,其性寒洁,故主治经脉外内之坚结。瘿瘤结气,颈下硬核痛痈肿,乃经脉不和而病结于外也。症瘕坚气,腹中上下雷鸣,乃经脉不和而病结于内也。海藻主通经脉,故治十二经水肿,人身十二经脉流通,则水肿自愈矣。
- 《本草新编》:海藻,专能消坚硬之病,盖咸能软坚也,然而单用此一味,正未能取效,随所生之病,加入引经之品,则无坚不散矣。予游燕赵,遇中表之子,谈及伊母生瘿,求于余,余用海藻五钱,茯苓五钱,半夏一钱,白术五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白芥子二钱,桔梗一钱,水煎服,四剂而瘿减半,再服四剂而瘿尽消,海藻治瘿之验如此,其他攻坚,不因此而可信乎。
- 《本草便读》:海藻,咸寒润下之品,软坚行水,是其本功,故一切瘰疬瘿瘤顽痰胶结之证,皆可用之。然咸走血,多食咸则血脉凝涩,生气日削,致成废疾不起者多矣。
- 张寿颐:海藻,咸苦而寒,故能软坚散结。瘿瘤结核,皆肝胆火炎,灼痰凝络所致,寒能清热,固其专长,而阴寒凝聚之结核,非其治矣。痈肿瘕,多由血热淤滞而生;腹鸣水肿,更多湿热停顿之候,凡此诸症之属于阳实有余者,固可治之,而正气不及,清阳不运诸症,不可概施。《别录》特提结热二字,最当注意,非谓阳虚血疯之瘤痈肿,及寒水泛溢等病,皆可以此统同论治也。十二水肿,盖以十二经而言,诸经积水,固皆有湿热不利之一候,此类寒滑泄水之药,固可用之。又甄极谓治心下满,疝气下坠疼痛,卵肿;李《海药本草》以治奔豚气,脚气,水气浮肿,皆当以热壅有余一面而言,正与肾水泛滥之奔豚,及寒水凌心,寒疝结痛诸症,两得其反,此皆读古人书者,不可不辨之门径,非谓凡此诸病,不问虚实寒热,皆以此物一例通用也。
- 《本经》:主瘦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瘕坚气,腹中上下呜,下十二水肿。
- 《别录》疗皮间积聚,暴,留气,热结,利小便。
- 《药性论》:治气痰结满,疗疝气下坠,疼痛核肿,去腹中雷鸣,幽幽作声。
- 孟诜:主起男子阴气,常食之,消男子疾。
- 《海药本草》:主宿食不消,五鬲痰壅,水气浮肿,脚气,奔豚气。
- 《本草蒙筌》:治项间瘰疬,消颈下瘿囊,利水道,通癃闭成淋,泻水气,除胀满作肿。
- 《现代实用中药》:治慢性气管炎等症。
摘录于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