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功效与作用:解毒拔疔。主治疔疮。
使用方法:外用:适量,研烂摊贴患处。 药材处方 《疮疡经验全书》蟾舌膏,治鱼脐疔:(癞)虾麻舌一个,研烂,用红绢片摊贴,其根自出。蟾肚皮代绢妙。 各家论述 拔疔。《纲目拾遗》
摘录于:《中华本草》
蟾舌
拼音名:Chan She
英文名:Toad tongue
中药蟾舌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舌。夏,秋季捕捉,剁头取舌,洗净,鲜用。
原形态
中华大蟾蜍,体长一般在10厘米以上,体粗壮,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着;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于鼻间;鼓膜明显,无犁骨齿,上下颌亦无齿。前技长而粗壮,指,趾略扁,指侧微有缘膜而无蹼,指长顺序3,1,4,2,指关节下瘤多成对,常突2,外侧者大。后肢粗壮而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趾侧有缘膜,蹼常发达,内跖变形长而大,外跖突小而圆。皮肤极粗糙,头顶部较平滑,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膜,其余部分满布大小不等的圆开瘰疣,排列较规则的为头的之瘰疣,斜行排列几与耳后腺平行。此外,沿体侧之瘰疣排列亦较规则,胫部之瘰疣更大,个别标本有不明显这跗褶,腹面皮肤不光滑,有小疣。颜色亦异颇大,生殖季节雄性背面多为黑绿色,体侧有浅色的斑纹;雌性背面色较浅,瘰疣乳黄色,有时自眼后沿体侧有斜行之黑色纵斑,腹面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细花纹。雄性个体较小,内侧三指有黑色婚垫,无声囊。
黑眶蟾蜍,体长7~10厘米,雄性略小;头高,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明显,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于鼻间距,鼓膜大,无犁骨齿,上下颌均无齿,舌后端无缺刻。头部沿吻棱,眼眶上缘,鼓膜前缘及上下颌缘有十分明显的黑色骨质棱或黑色线。头顶部显然下凹,皮肤与头骨紧密相连。前肢细长;指,趾略扁,末端色黑;指长序为3,1,4,2;指关节下瘤多成对外常突大,内侧者略小,均为棕色,后肢短,胫跗关节前达肩后方,左右跟部不相遇;足短于胫;趾侧有缘膜,相连成半蹼,关节下瘤不明显;内跖突略大于外跖突。皮肤极粗糙,除头顶部无疣外,其余布满大小不等之圆形疣粒,疣粒上有黑点或刺;头两侧为长圆形之耳腺;近脊中线由头后至臀部有2纵行排列较规则的大疣粒。体大的黑眶蟾蜍腹面满布小棘。生活时体色变异较大,一般为黄棕色略具棕红色斑纹。雄性第1,2指基部内侧有黑色婚垫,有单咽下内声囊。
性味与归经
味辛;苦;甘;性凉;归心经。
功效与作用
解毒拔疔。主治疔疮。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研烂摊贴患处。
药材处方
《疮疡经验全书》蟾舌膏,治鱼脐疔:(癞)虾麻舌一个,研烂,用红绢片摊贴,其根自出。蟾肚皮代绢妙。
各家论述
拔疔。《纲目拾遗》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