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海螵蛸

别名:乌鲗骨,墨鱼骨,墨鱼盖,乌贼鱼骨,乌贼骨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嗳气泛酸;湿疹溃疡;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

使用方法: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吹耳,鼻。内服:煎汤,10~30克;研末,1.5~3克。 用药宜忌 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久服易致便秘,可适当配润肠药同用。 药材处方 《山东中草药手册》治胃病,吐酸: 一,海螵蛸五钱,贝母,甘草各二钱,瓦楞子三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二钱。 二,海螵蛸一两(研末),阿胶三钱。共炒,再研末。每次服一钱,每日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治胃出血:海螵蛸五钱,白芨六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五分,日服三次。《世医得效方》治鼻血不止:乌贼鱼骨,槐花等分。半生半炒,为末吹鼻。 《经验方》治疳眼:乌贼鱼骨,牡蛎等分。为末,糊丸如皂子大。每服用猪子肝一具,药一丸,清米浴内煮,肝熟为度,和好食,用煮肝浴水下三两服。《圣惠方》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痛痒不息:绿矾二两(烧令赤),乌贼鱼骨一两(炙令微黄),釜底墨一两。捣罗为末,用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汤下三十丸。《经验方》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 《千金方》治妇人漏下不止:乌贼骨,当归各二两,鹿茸,阿胶各三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 《圣惠方》治妇人久赤白带下:乌贼骨--两(烧灰),白矾三两(烧汁尽),釜底墨二两。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仁斋直指方》治跌破出血:乌贼鱼骨末敷之。《圣惠方》治吐血及鼻衄不止:乌贼骨,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二钱。 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各种外伤出血:骨粉,海螵蛸,蒲黄炭各等分。研细末,过150目筛,混合即得。撒于创面,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外伤出血:海膘蜗,般猪皮,人中白各一两,石灰一两半。共研细粉。消毒,撒于创面处,包扎即可。《素问》治血枯:四乌铡骨,一蔗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 《小儿药证直诀》白粉散治诸疳疮:海螺蛸三分,白及三分,轻粉一分。为末。先用浆水洗,拭干贴。《千金方》治疬疡:三年醋磨乌贼骨,先布摩肉赤,敷之。《圣惠方》治小儿脐疮出脓及血:海膘蛸,胭脂,为末,油调搽之。《卫生易简方》治头上生疮:海螺蛸,白胶香各二钱,轻粉五分。为末。先以油润净乃搽末。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治哮喘:海膘销,焙干研成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五分,温开水送服。 《谵察方》治耳底出脓:海螺蛸半钱,麝香一字。为末。以绵杖缴净,吹入再中。《医宗三法》治阴囊湿痒:乌贼骨,蒲黄,扑之。《食疗本莫》治目中一切浮器:乌贼鱼骨,细研和蜜点之。《浙江中医》治下肢溃疡:海螺蛸六两,制甘石一两,赤石脂二两,熟石膏三两。研细末,瓶贮备用,如疮口局部肌肉乌紫看,取上药百分之八十,加入肉桂粉百分之二十。将药末撒于疮口以不见肉为度,每早,晚各换药一次,外贴适当软膏。第二次换药时,创口不宜用水洗涤,用消毒棉球揩去陈药,或用油料将陈药涂湿后擦去。 各家论述 《本草经疏》:乌贼鱼骨,味咸,气微温无毒,入足跃阴,少阴经。厥阴为藏血之脏,女人以血为主,虚则漏下赤白,或经汁血闭,寒热症瘕;少阴为藏精之脏,主隐曲之地,虚而有湿,则阴蚀肿痛,虚而寒客之则阴中寒肿;男子肾虚,则精竭无子,女子肝伤,则血枯无孕;咸温入肝肾,通血脉而祛寒湿坝女诸证除,精血足,令人有子也。其主谅气入腹,腹痛环脐者,盖肝属木主惊,惊人肝胆,则营气不牙口,故腹痛环脐也。入肝胆,舒营气,故亦主之。温而燥湿,故又主疮多脓汁也。《纲目》:乌铡骨,厥阴血分药也,其味咸而走血也,故血枯,血瘕,经闭,崩带,下痢,疳疾,厥阴本病也;寒热疟疾,聋,瘦,少腹痛,阴痛,厥阴经病也;目翳,流泪,厥阴窍病也;厥阴属肝,肝主血,故诸血病皆治之。按《素问》云: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膘臭,出猜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曰血桔,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褒少不来,治之以四乌ZEI骨一惹茹,所以利肠中及肝伤也。观此,则其入厥阴血分无疑矣。

摘录于:《中华本草》

海螵蛸

拼音名:Hai Piao Shao

英文名:Cuttlebone

别名:乌鲗骨,墨鱼骨,墨鱼盖,乌贼鱼骨,乌贼骨。

中药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针乌贼,鑫乌贼,虎班乌贼,白斑乌贼,拟目乌贼等多种乌贼的内壳。于4~8月间,将漂浮在海边或积于海滩上的乌贼骨捞起,剔除杂质,以淡水漂洗后晒干;或在5月左右待成群乌贼游到海岛附近产卵时,大量捞捕,除去软体部分,将乌贼骨收集后,洗净,晒干。

原形态

无针乌贼,软体中等大,背腹扁,胴部卵圆形,一般长约157毫米,约为宽的2倍。头部长约29毫米,眼大,眼后有椭圆形的嗅觉陷,头部中央有口,口吸周围有腕4对和触腕1对。各腕长度相近,顺序为4>1>3>2,内侧有吸盘4行,吸盘大小相似,吸盘腔壁上的角质环外缘具尖锥形小齿;惟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为生殖腕,特点是基部约占全腕1/3处的吸盘特小,中部和顶部吸盘正常。触腕长度一般超过胴长,触腕穗狭小,长约40,其上有吸盘20行,大小相近,其角质环外缘具方圆形小齿。头部的腹面有一漏斗器,漏斗管下方体内的墨囊相通,可由漏斗排出黑液御敌。生活时,胴背有明显的白花斑,雄者斑大,雌者斑小。胴部两侧有肉鳍,全缘,前端较狭,向后渐宽,左,右两鳍在末端分离。胴后腹面末端有一腺孔,捕获后常有红褐色液体流出。外套腔背面的内壳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3倍,角质缘发达,末端形成角质板,横纹面呈水波形,末端无骨针。

针乌贼,体较小胴部狭瘦,后端尖细,一般长约90毫米,约为宽的2倍,鳍窄,头部长约12毫米。雌雄异形显着,雄性胴部瘦长呈圆锥形,腕序为2>4>1>3,其中第2对腕约为其他各腕长度的2倍以上,且极粗壮,顶端圆,外侧有紫色环纹,腕下面2/3处吸盘为4行,余为2行;雌性胴部胱肥短,腕序为2>1>4>3,第2对和第3对腕相似,下面3/5处吸盘为4行,余为2行。两性的第1对和第3对腕吸盘为4行,顶端吸盘为2行;两性的第4对腕吸盘均为4行,两性的吸盘角质环外缘,基本无齿,惟尖端小吸盘略具方形小齿。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顶端吸盘极小。触腕细长 ,超过胴长,触腕穗短小,约占全腕长度的1/10,吸盘7~8行,大小悬殊,中央4行最大。生活时背部有极细的黄色斑点。雄性内壳长为宽的6倍;雌性内壳长为宽的4倍,角质缘很窄,背面突起极细小,中央有一条纵肋,末端骨针尖锐。

金乌贼,体中等大,胴部卵圆形,一般长约200毫米,约为宽的1.5倍,头部长约30毫米,腕序为4>1>3>2,吸盘4行,其角质环外缘具不规则的钝形小齿,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为生殖腕,特点是基部7列,8列吸盘正常,至9~15列吸盘突然变小,向上的吸盘又正常。触腔略超过胴长,触腕穗呈半月形,约为全腕长度的1/5。吸盘小而密,约10行,大小相近。生活时体表黄褐色,胴背具棕紫色和乳白色相间的细斑,雄性胴背具金黄色的波状横纹,但在生殖季节常显出若干不规则的蓝绿色横纹,腹部由乳白色变成 金绿色,非常鲜艳。内壳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5倍,背面凸,有坚硬的石灰质粒状突起,腹面石灰质松软,中央有一条纵沟,横纹面具环形生长的横纹。末端骨针粗壮。

虎斑乌贼,体型较大,与白斑乌贼相似,主要差别是本种腕基部吸盘角质环外缘光滑无齿,但具很多细纹;顶部吸盘则具有密集的钝形小齿。生活时,体黄褐色,胴背有褐色波状斑纹,状如虎斑。内鳍与胴背交界处环绕着一圈天蓝色的镶边。

白斑乌贼,体型较大,胴部卵圆形,一般长约300毫米,约为宽度的1.8倍,肉鳍最大宽度小于胴宽的1/4,位于两侧,全缘,末端分离,腕序为4>3>2>1,吸盘4行,基部的部分吸盘角质环外缘具密休愈合的钝头小齿;顶部的部分吸盘具分离小齿。生活时胴背黄褐色,具细白斑。内壳厚大,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5倍,背面颗粒粗大,腹面前凸后凹,横纹面中央有一条浅沟,末端骨针粗壮。

拟目乌贼,体型较大,与白斑乌贼相似,并要差别是腕序为4>1>3>2。生活时,胴背黄褐色 ,并有明显的眼状白斑。触腕长,超过头长和胴长之和。内壳的横纹面较短。

【栽培】 生活习性,乌贼喜栖息于远海的海洋深水中生活。每年春暖季节由深海游向浅水内湾进行产卵,4~6月间产卵粘附于海藻及其他物体上,9月下旬开始,当年孵化的幼体双游返南方越冬。可在洄游中捕食甲壳类,软体类及其他小动物。

养殖技术 首先将采集的乌贼受精卵置于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出的幼体可投喂单胞藻,卤虫,桡足类,枝角类等小型浮游生折。当胴部长达40毫米左右时,可投喂小鱼,虾等。如果投饵充足,当年体重可增至250克以上。

药材性状

无针乌贼,内壳长椭圆形而扁平,边缘薄,中间厚,长9~14厘米,宽2.5~3.5厘米,厚1.2~1.5厘米。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隐约见细小疣点状突起,形成近平行半环状纹理;腹面白色,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

针乌贼,内壳细长,雄性内壳长度为宽度的6倍,雌性内壳长度为宽度的4倍,内壳后端骨针尖锐突出。

金乌贼,内壳较前者大,长13~23厘米,宽约至6.5厘米,最厚部分位于前半部,厚0.8~1.2厘米。背面疣点明显,略作层状排列;腹面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一个骨针,多已断落。

虎斑乌贼,内壳与白斑乌贼相似。

白斑乌贼,内壳厚大,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5倍,背面隆起,有粗大颗粒,腹面前凸后凹。后端具粗骨针,横纹面中央有一条浅沟。

拟目乌贼,内壳与金乌贼相似,但横纹面较短。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类白色。显微镜下可见不规则透明薄片,有的具细条纹;另有不规则碎块,表面显网状或点太纹理。

药理作用

抗辐射作用:对海螵蛸水煎液的抗辐射作用进行了室验研究,以钴-60为辐射源,剂量率158.5一172转/分钟,照射剂量为700转,小鼠为625转,结果海螵蛸对照时动物30天存活率明显提高,对血中5~羟色胺的含量也显示有益的作用,而对血小板数量和骨髓DNA含量均无明显改善。

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在家兔双侧桡骨中1/3处用手锯造成1厘米全缺损,分别植进高压消毒的陈年海螵蛸,新鲜海螵蛸,不植任何物体和植自体骨进行比较。术后2周,4周摄X线片检查,8周时宰杀,标本剥除软组织后摄片并做病理切片检查。发现海螵蛸有明显的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其中陈年海螵蛸的这种作用更为明显。

药材鉴别

粉末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取海螵蛸粉末10克,以滤纸纱布双层包好,置于索氏提取器内,以石油醚150毫升回流提取至无色,取提取液回收至干,残渣以CHCL32毫升溶解,得供试液I。取石油醚提取过的残渣,置50毫升圆底烧杯中,以水30毫升煎煮2h,过滤,取滤液部分,得供度液Ⅱ。取供试液I1毫升于试管中,沿壁缓慢加入浓H2SO41毫升,静置10分钟,CHCL3层呈黄色,并有天蓝色荧光,中层橙黄色环。(Salkowski反应)取供试液Ⅱ1毫升于试管内,加入等量的茚三酮试剂,水浴加热10分钟,显淡紫色。(氨基酸反应)。

性味与归经

味咸;涩;性温

肝;肾经

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嗳气泛酸;湿疹溃疡;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吹耳,鼻。内服:煎汤,10~30克;研末,1.5~3克。

用药宜忌

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久服易致便秘,可适当配润肠药同用。

药材处方

  • 《山东中草药手册》治胃病,吐酸: 一,海螵蛸五钱,贝母,甘草各二钱,瓦楞子三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二钱。 二,海螵蛸一两(研末),阿胶三钱。共炒,再研末。每次服一钱,每日三次。
  • 《山东中草药手册》治胃出血:海螵蛸五钱,白芨六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五分,日服三次。
  • 《世医得效方》治鼻血不止:乌贼鱼骨,槐花等分。半生半炒,为末吹鼻。
  • 《经验方》治疳眼:乌贼鱼骨,牡蛎等分。为末,糊丸如皂子大。每服用猪子肝一具,药一丸,清米浴内煮,肝熟为度,和好食,用煮肝浴水下三两服。
  • 《圣惠方》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痛痒不息:绿矾二两(烧令赤),乌贼鱼骨一两(炙令微黄),釜底墨一两。捣罗为末,用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汤下三十丸。
  • 《经验方》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
  • 《千金方》治妇人漏下不止:乌贼骨,当归各二两,鹿茸,阿胶各三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
  • 《圣惠方》治妇人久赤白带下:乌贼骨--两(烧灰),白矾三两(烧汁尽),釜底墨二两。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 《仁斋直指方》治跌破出血:乌贼鱼骨末敷之。
  • 《圣惠方》治吐血及鼻衄不止:乌贼骨,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二钱。
  • 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各种外伤出血:骨粉,海螵蛸,蒲黄炭各等分。研细末,过150目筛,混合即得。撒于创面,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
  •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外伤出血:海膘蜗,般猪皮,人中白各一两,石灰一两半。共研细粉。消毒,撒于创面处,包扎即可。
  • 《素问》治血枯:四乌铡骨,一蔗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
  • 《小儿药证直诀》白粉散治诸疳疮:海螺蛸三分,白及三分,轻粉一分。为末。先用浆水洗,拭干贴。
  • 《千金方》治疬疡:三年醋磨乌贼骨,先布摩肉赤,敷之。
  • 《圣惠方》治小儿脐疮出脓及血:海膘蛸,胭脂,为末,油调搽之。
  • 《卫生易简方》治头上生疮:海螺蛸,白胶香各二钱,轻粉五分。为末。先以油润净乃搽末。
  • 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治哮喘:海膘销,焙干研成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五分,温开水送服。
  • 《谵察方》治耳底出脓:海螺蛸半钱,麝香一字。为末。以绵杖缴净,吹入再中。
  • 《医宗三法》治阴囊湿痒:乌贼骨,蒲黄,扑之。
  • 《食疗本莫》治目中一切浮器:乌贼鱼骨,细研和蜜点之。
  • 《浙江中医》治下肢溃疡:海螺蛸六两,制甘石一两,赤石脂二两,熟石膏三两。研细末,瓶贮备用,如疮口局部肌肉乌紫看,取上药百分之八十,加入肉桂粉百分之二十。将药末撒于疮口以不见肉为度,每早,晚各换药一次,外贴适当软膏。第二次换药时,创口不宜用水洗涤,用消毒棉球揩去陈药,或用油料将陈药涂湿后擦去。

各家论述

  • 《本草经疏》:乌贼鱼骨,味咸,气微温无毒,入足跃阴,少阴经。厥阴为藏血之脏,女人以血为主,虚则漏下赤白,或经汁血闭,寒热症瘕;少阴为藏精之脏,主隐曲之地,虚而有湿,则阴蚀肿痛,虚而寒客之则阴中寒肿;男子肾虚,则精竭无子,女子肝伤,则血枯无孕;咸温入肝肾,通血脉而祛寒湿坝女诸证除,精血足,令人有子也。其主谅气入腹,腹痛环脐者,盖肝属木主惊,惊人肝胆,则营气不牙口,故腹痛环脐也。入肝胆,舒营气,故亦主之。温而燥湿,故又主疮多脓汁也。《纲目》:乌铡骨,厥阴血分药也,其味咸而走血也,故血枯,血瘕,经闭,崩带,下痢,疳疾,厥阴本病也;寒热疟疾,聋,瘦,少腹痛,阴痛,厥阴经病也;目翳,流泪,厥阴窍病也;厥阴属肝,肝主血,故诸血病皆
  • 治之。按《素问》云: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膘臭,出猜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曰血桔,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褒少不来,治之以四乌ZEI骨一惹茹,所以利肠中及肝伤也。观此,则其入厥阴血分无疑矣。

摘录于

《中华本草》

“海螵蛸”图片

海螵蛸图片

上一篇:山蛩虫 下一篇:海月壳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