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木芙蓉花

别名:芙蓉花,地芙蓉花,水芙蓉,霜降花,拒霜花,七星花

功效与作用:清热,凉血,消肿,解毒,主治痈肿,疔疮,烫伤,肺热咳嗽,吐血,崩漏,白带。 《本草图经》:主恶疮。《滇南本草》:止咳嗽,解诸毒疮。《滇南本草图说》:敷疮,清肺凉血,散热消肿。《纲目》: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生草药性备要》:消痈肿,散疮疡肿毒,理鱼口便毒,又治小儿惊风肚痛。《分类草药性》:治目疾,女人白带,补气和血。《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活血,治妇科崩带诸病。《四川中药志》:治腹泻。《本草推陈》:外敷打扑伤,肿痛。《上海常用中草药》: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止痛。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药材处方 治吐血,子宫出血,火眼,疮肿,肺痈:芙蓉花三钱至一两,煎服。治痈疽肿毒:木芙蓉花,叶,丹皮。煎水洗。治蛇头疔,天蛇毒:.鲜木芙蓉花二两,冬蜜五钱。捣烂敷,日换二至三次。(福建《民间实用草药》)治水烫伤:木芙蓉花晒干,研末,麻油调搽。治灸疮不愈:芙蓉花研末敷。治虚痨咳嗽:芙蓉花二至四两,鹿衔草一两,黄糖二两,炖猪心肺服;无糖时加盐亦可。治经血不止:拒霜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用米次下二钱。

摘录于:《*辞典》

木芙蓉花

拼音名:Mu Fu Rong Hua

别名:芙蓉花,地芙蓉花,水芙蓉,霜降花,拒霜花,七星花。

中药木芙蓉花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10月采摘初开放的花朵,晒干。

原形态

木芙蓉又名:木莲,杹木,杹皮树,醉酒芙蓉,大叶芙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枝被星状短柔毛。叶大,互生,阔卵形至圆卵形,长10~20厘米,宽9~22厘米,掌状3~5裂,裂片三角形;基部心形,先端短尖或渐尖,边缘有波状钝齿,上面稍有毛,下面密被星状茸毛;叶柄长5~8厘米。花腋生或簇生于枝端,直径7~10厘米;早晨开花时白色或粉红色,至下午变深红色;花梗粗长,被黄褐色毛;小苞片8~10枚,线形,长1.5~2.5厘米,被毛;萼5裂,长3~4厘米,被毛,裂片阔卵形;花冠大而美丽,花瓣5,外面被毛,单瓣或重瓣;雄蕊多数,花丝结合成圆筒形,包围花柱;子房5室,花柱顶端5裂,柱头头状。蒴果球形,室背开裂为5瓣,长约2.5厘米,被粗长毛。种子肾形,有长毛。花期8~10月。

药材性状

干燥花呈钟形,或团缩成不规则椭圆状;小苞片8~10枚,线形;花萼灰绿色,5裂,表面被星状毛;花冠淡红色,红褐色至棕色,皱缩,质软,中心有黄褐色的花蕊。

性味与归经

味辛,性平。

  • 《本草图经》:味辛,平,无毒。
  • 《滇南本草》:性寒,味苦甜。
  •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微苦,无毒。
  • 《滇南本草)):入肺。
  • 《本草求真》:入肺,肝。

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消肿,解毒,主治痈肿,疔疮,烫伤,肺热咳嗽,吐血,崩漏,白带。

  • 《本草图经》:主恶疮。
  • 《滇南本草》:止咳嗽,解诸毒疮。
  • 《滇南本草图说》:敷疮,清肺凉血,散热消肿。
  • 《纲目》: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
  • 《生草药性备要》:消痈肿,散疮疡肿毒,理鱼口便毒,又治小儿惊风肚痛。
  • 《分类草药性》:治目疾,女人白带,补气和血。
  • 《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活血,治妇科崩带诸病。
  • 《四川中药志》:治腹泻。
  • 《本草推陈》:外敷打扑伤,肿痛。
  • 《上海常用中草药》: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止痛。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药材处方

  • 治吐血,子宫出血,火眼,疮肿,肺痈:芙蓉花三钱至一两,煎服。
  • 治痈疽肿毒:木芙蓉花,叶,丹皮。煎水洗。
  • 治蛇头疔,天蛇毒:.鲜木芙蓉花二两,冬蜜五钱。捣烂敷,日换二至三次。(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 治水烫伤:木芙蓉花晒干,研末,麻油调搽。
  • 治灸疮不愈:芙蓉花研末敷。
  • 治虚痨咳嗽:芙蓉花二至四两,鹿衔草一两,黄糖二两,炖猪心肺服;无糖时加盐亦可。
  • 治经血不止:拒霜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用米次下二钱。

摘录于

《*辞典》

“木芙蓉花”图片

木芙蓉花图片

上一篇:千金花 下一篇:厚朴花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