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臭樟

别名:白樟,香樟

功效与作用: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脘腹胀痛;风寒感冒;咳嗽;腹泻。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或浸酒,果实6~9克,木材15~30克。

摘录于:《中华本草》

臭樟

拼音名:Chou Zhang

别名:白樟,香樟。

中药臭樟为樟科植物云南樟的果实或木材。果实8~10月成熟时采收,晒干。木材在树龄达到中龄和接近成熟时采伐,宜在冬季或早春进行。采伐时应尽量使伐根接近地面。

原形态

云南樟常绿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具香气;枝条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5~3.5厘米,近无毛;叶片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5厘米,宽4~6.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或近圆形,两侧有时不对称,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幼时下面被微柔毛,后脱落无毛,或略被微柔毛,羽状脉,稀离基三出脉,侧脉4~5对,侧脉脉腋在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腺窝,窝穴内被毛或近无毛,网脉微细不明显;革质。圆锥花序腋生,长4~10厘米,无毛;花两性,长约3毫米,淡黄色;花梗长1~2毫米,无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破裂片6,宽卵圆形,长约2毫米,花被外面疏被白色微柔毛,内面被短柔毛;能育雄蕊9,花丝被短柔毛,第1,2轮雄蕊长约1.4毫米,花药卵圆形,与花丝等长,4室,内向瓣裂,花丝无腺体;第3轮雄蕊长约1.6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4室,外向瓣裂,花丝近基部有1对心形腺体;退化雄蕊3,长三角形,连柄长不及1毫米,柄被短柔毛,位于最内一轮;子房卵圆形,直径约1.2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2毫米,柱头微3裂,果实球形,直径约1厘米,黑色;果托倒圆锥形,长约1厘米,先端直径约6毫米,边缘波状。花期3~5月,果期7~9月。

性味与归经

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脘腹胀痛;风寒感冒;咳嗽;腹泻。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或浸酒,果实6~9克,木材15~30克。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臭樟”图片

臭樟图片

上一篇:阔叶箬竹 下一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