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鲜黄连

别名:细辛幌子,朝鲜黄连,常黄连,毛黄连,铁丝草

功效与作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泄泻;赤白痢疾;脘胁疼痛;呕吐;吞酸;吐血;衄血;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咽痛喉哦;痈疽疔疮。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6~12克。外用;适量,煎汁洗眼;或涂口舌。 用药宜忌 芜花为使,恶蘘草,牵牛子,畏大黄,黄连,藜芦。畏芦笋,菰笋,酱豉,冷水。得火良,与牵相反。体弱者和孕妇禁忌 各家论述 治发热烦躁,口舌生疮,眼结膜炎,扁桃体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衄血,吐血;肠炎,腹泻,痢疾。《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于:《中华本草》

鲜黄连

拼音名:Xian Huang Lian

英文名:Rhizome of Chinese Twinleaf

别名:细辛幌子,朝鲜黄连,常黄连,毛黄连,铁丝草。

中药鲜黄连为小檗科植物鲜黄连的根及茎。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

鲜黄连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根茎短,外皮暗褐色,断面鲜黄色,须根发达,形成密集的根系。叶丛生;有长柄,柄长13~25厘米,基部具紫褐色的鳞片;叶质薄,叶片近圆形,直径5~8厘米先端微凹,基部深心形,边缘不规则波状,掌状脉7~9条,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无毛。花葶顶端着生一花,花葶长15~17厘米;萼片4,紫红色,长5~6厘米,早落;花冠淡紫色或紫红色,直径约2厘米,或稍多,花瓣6~8,倒卵形;雄蕊8,长约为花瓣的1/3至1/4;雌蕊1,纺锤形,柱头2裂。蒴果革质,梨形,近先端半盖裂。种子多数,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5~6月。

药材性状

根茎呈不规刚圆状,扁柱状,直径2~6毫米,长3~6厘米。表面棕褐色,有节及纵皱,被褐色小鳞片,上端有残存茎基,下端着生多数有分歧的须根;质脆,易折断,断面鲜黄色,不整齐,木部较宽,髓部较小,常有裂隙。须根细长,扭曲状弯曲,直径0.3~1.0毫米,长约20厘米,表面土黄色;不易折断,断面淡黄色,纤维性较强。气清香,味苦。

药材鉴别

  • 理化鉴别:取鲜黄连粉末0.1克,加1%盐酸5毫升,水浴温浸10分钟,滤过,分取1毫升滤液中加碘化铋钾试剂2~3滴,产生橙红色沉淀。
  • 薄层色谱:取上述滤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以乙醇溶解成每1毫升含0.5~1毫克的对照溶液。取供试品溶液20ul,点于同一硅胶H-CMC薄层板上,以正于醇-冰醋酸-水(7:1:2)展距10厘米,取出晾干,于254nm紫外公析灯下观察,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斑点。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长圆形,长方形,外壁及径向壁微木栓化。皮层细胞3~5列,含众多颗粒状物。韧皮部较窄,韧皮纤维散在,类圆形,直径10~15um;木质部较宽,呈4束。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有时残缺或完全脱落。皮层薄壁细胞7~10列,散有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环列。韧皮部较窄,韧皮纤维散在,类圆形,直径13~16um。木质部宽广,导管较密集,直径30~90um;木纤维成群类圆形,直径13~23um;木薄壁细胞尖方形,类圆形。髓较宽,细胞类圆形,壁较厚。

粉末特征;棕黄色。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导管主为网纹及环纹导管。纤维细长,直径8~10um,壁厚,胞腔平直,狭缝状。淀粉粒少,单闰圆球形,直径4~15um,脐点,层纹不明显。

 

性味与归经

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肺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泄泻;赤白痢疾;脘胁疼痛;呕吐;吞酸;吐血;衄血;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咽痛喉哦;痈疽疔疮。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6~12克。外用;适量,煎汁洗眼;或涂口舌。

用药宜忌

芜花为使,恶蘘草,牵牛子,畏大黄,黄连,藜芦。畏芦笋,菰笋,酱豉,冷水。得火良,与牵相反。体弱者和孕妇禁忌

各家论述

治发热烦躁,口舌生疮,眼结膜炎,扁桃体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衄血,吐血;肠炎,腹泻,痢疾。《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于

《中华本草》

“鲜黄连”图片

鲜黄连图片

上一篇:山麻根 下一篇:深裂黄草乌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