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鱼脑石_维药名:贝里克 米依 特西

汉语拼音
Yu Dao Shi
维药名
贝里克 米依 特西
别名
艾节如里 胡提,散格 赛尔 麻依《拜地依药书》。
考证
《拜地依药书》载:“鱼脑石,是有一种鱼的脑内两侧产生的小石头,根据鱼的大小鱼脑石的大小不同,白色,质硬如石;内服可溶石排石。”《药物之园》载:“鱼脑石,是名为‘皮台尔 其台’和‘斯奴里’的两种鱼头骨中的石头。”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鱼脑石一致。
中药材基原
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头骨中的耳石。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1.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 体长112~515mm,呈长椭圆形,侧扁。头钝尖,黏液腔发达,吻钝圆,头长为吻长的4.1~5.1倍,目前位,斜形。下颌每侧有2或3小孔,上下颌有绒状牙,无须。背鳍起点在胸鳍起点的上方。第1背鳍有9条棘,第2背鳍有1条棘,31~33软条;臀鳍有2条棘,8~9软条。尾柄细长,其认为高的3倍多。鲜鱼背侧灰黄色,侧线下方各鳞多有发光腺体,致呈金黄色。背鳍及尾鳍发黄色,其他鳍黄色。椎骨25~26个。鳔螺大,每侧各约有30个分支小突出。(图1) 多活动于海水中下层,有回游习性。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和黄海南部;国外海域均有分布。 2.小黄色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 形似大黄鱼而小。体长约20cm。背鳍起点与胸鳍的起点相对,胸鳍长而尖,末端超过腹鳍的末端,腹鳍稍短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褐色,两侧及腹恻黄色,背鳍边缘灰褐色。(图2) 有回游习性。我国分布于黄海、渤海;国外海域均有分布。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多为加工鱼鲞时的副产品。一般在5~6月石首鱼(黄鱼)渔汛期收集。加工时将头骨中最大的一块耳石取出,洗净,晾干。
药材鉴别
耳石为长卵形、具三棱的颗粒大黄鱼的脑石长1.5~2cm,宽0.8~1.8cm。小黄鱼的较小长1~1.2cm,宽5~7mm。中间宽,一端稍圆,另一端尖。全体磁白色。关书面较平坦,表面可见明显的圆形节痕;另一面向一侧隆起,近尖端部有一斜的凹沟,并有横突数个,其隆起一侧的下方可见细长纹理,即生长线。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稍涩。以洁白、坚硬、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
含多星碳酸钙[1]。
药理作用
性味
一级热、二级干,气微、味稍涩。 《药物之园》:“干热。”
功效
生于生热,通利小便,溶石排石。
主治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泌尿器官疾病,如寒性小便不利、肾脏结石、膀胱结石。 1.《拜地依药书》:“疗膀胱结石,小儿胸膜炎,口渴难忍等。” 2.《药物之秘》:“愈合创伤等。治创伤日久不愈等。”
用法用量
内服:1~3g。外用:适量。可人散剂、蜜膏片剂、伤粉、敷剂等制剂。
注意事项
对热性气质者有害,矫正药为新鲜牛乳、西黄芪胶。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吉多果化石代。
附方
制剂
苏福非 散格 赛尔 麻依 散剂 鱼脑石3g,甜瓜于、黄芥子各15g,南瓜子9g,马齿苋子6g,淀粉、西黄芪胶名5g,砂糖100g。药物研成细粉,过罗,与砂糖混均即可。功能通利小便,溶石排石等。主治肾脏结石,膀胱结石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9g,用鹰嘴豆煎浪冲服,食用菠菜。1疗程为9d(《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宋立人,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47
维药名出处
《拜地依药书》
参考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