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风膏
【来源一】《普济方·卷七十六·眼目门·目偏视风牵》
【配方】木香40克,当归40克,黑附子40克,骨碎补40克,乌头40克,白芍40克,藁本40克,白芷40克,防风40克,细辛40克,肉桂40克,猪脂300克,牛酥150克,鹅脂150克。
【制法】将上药研末,浸入300克麻油中一日一夜,再入锅中,反复煎熬浓缩,以滴水成珠为度。
【功效与作用】祛风散寒,补益肝肾。
【适应证】双目风牵,斜、外障。
【用法】每次用少许,涂摩患处。
【注意】本方外用,不宜内服。
【禁忌】热证不宜。
【来源二】《奇效良方·卷五十七·眼目通用方》
【配方】木香、当归、白芷、黑附子、防风、细辛、藁本、骨碎补各50克,乌头、芍药、肉桂各75克,猪脂250克,牛酥、鹅脂各200克。
【制法】将上药研为细末,以麻油250克,浸一昼夜,以文武火煎如膏,纱布滤去药渣,冷凝即成。外摩患处。
【功效与作用】祛风解痉。
【适应证】治风牵眼目,歪偏外障。
【用法】每次用少许,涂摩患处。
【注意】不宜内服。
【来源三】《审视瑶函·卷六一诸因》
【配方】白芷、黑附子、广木香、防风、细辛、骨碎补、归身、藁本、赤芍药、浓肉桂各50克,乌头75克,牛酥(即骨髓)200克,鹅脂200克,猪板油250克。
【制法】除酥、脂、板油外,以上诸药,各为细末,用真麻油250克,浸一昼夜。再入酥、脂、板油共熬,以文武火熬如膏为度,涂于患处。
【功效与作用】祛风明目。
【适应证】治风牵眼偏斜。
【用法】每次用少许,涂摩患处。
【注意】乌头、细辛有毒,慎用。
【禁忌】热证不宜。
【来源四】《普济方·卷二百七十二·诸疮肿门·诸疮肿》
【配方】白附子、白芍药、白茯苓、零陵香、白及、白蔹、白芷、白檀、藿香、升麻、细辛、黄芪、甘草、杏仁各20克,黄蜡240克,樟脑1克,栝楼80克,花粉40克,芝麻油600克。
【制法】将前14味药切碎,放油中浸泡100日后,小火煎熬,直至白芷色微黄色,加入栝楼、花粉,煮至百沸,过滤去滓,再入黄蜡加热,以蜡熔开为度,兑入樟脑,膏即成,瓷器收盛,密封保存。
【功效与作用】祛风止痒,解毒疔疮。
【适应证】头面发疮肿疥癣等疾,及汤火破伤,能灭瘢痕。
【用法】每用少许,外涂患处。
【注意】本方外用,不宜内服。
【来源五】《奇效良方·卷五十四·疮科》
【配方】当归、白芷、杏仁、桃仁、藿香、檀香、零陵香、川芎各30克,沉香、木香、白附子、天麻、独活、白及、白蔹各15克,黄芪110克,防风、茅香、白芍、甘草25克,术通20克,栝楼100克,龙脑40克,黄蜡1200克。
【制法】将上药切碎,用清油2200克浸7天,慢火煎至白芷颜色变黄,纱布滤去药渣,再将所滤药油加热,下入黄连搅匀,离火,将龙脑研为细末下入,冷凝即成。
【功效与作用】摩风止痒,消肿定疼。
【适应证】头面唇鼻诸疮,肌肉裂破。
【用法】每用少许,摩患处。
【注意】不宜内服。
【来源六】《医垒元戎·卷十·疮疡疥癣》
【配方】黄芪、当归、芍药、白芷、杏仁、桃仁、白附子、白蔹、零陵香、川芎、天麻、防风、独活、木通、龙脑、栝楼瓤各75克,清油500克,黄蜡600克。
【制法】将上药切碎,清油内浸7天,于炭火上煎至白芷微黄色,离火,纱布滤去药渣,再慢火上炼油香,下黄蜡溶开为度,倒在瓷器内贮藏,上掺龙脑。
【功效与作用】摩风止痛。
【适应证】面疮,一切疮疹肿毒。
【用法】取膏适量,外贴患处。
【禁忌】严禁内服。
【来源七】《清宫配方集成·疮疡方》
【配方】麻黄50克,羌活100克,升麻20克,白檀香、白及、防风、当归身各10克。
【制法】香油500克,泡药5天,慢火熬去渣,滤净,加黄蜡50克收之。
【功效与作用】祛风止痒,散热除湿。
【适应证】面上或身上风热浮肿,痒如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时流黄水,或破烂见血,疼楚难堪。
【用法】每次用适量,外擦患处。
【禁忌】本方外用,严禁内服。
【来源八】《十便良方·卷八·治一切风疾诸方上》
【配方】附子(生用)、天雄(生用)、川乌头(生用)各100克。
【制法】上件药细剉,以猪脂1000克煎,令附子色焦黄,去滓,候冷,于瓷盒中盛用。
【功效与作用】温阳祛风。
【适应证】治白癜风如雪色之症。
【用法】摩风癜上,以瘥为度。
【注意】方中附子、天雄、川乌头皆有毒。
【禁忌】白癜风伴见红肿热痛、皮肤溃烂者忌用。
【来源九】《证治准绳·疡病·卷五·赤白游风》
【配方】附子、川乌、防风各20克,凌霄花、土大黄、露蜂房各100克,猪油500克。
【制法】先将猪油倒入锅中煮沸,然后将上述药物放入锅煎煮,待锅中药物变为焦黄色时滤去药渣,继续煎煮收膏。
【功效与作用】温阳散寒,祛风解毒。
【适应证】白癜风。
【用法】将膏药涂抹于患处即可。
【禁忌】体质虚弱者慎用。外用,禁内服。
【来源十】《普济方·卷五十二·面门·面膏》
【配方】白及、白蔹、檀香、零陵香、白芷、茅香、藿香、蜡、白胶各100克。
【制法】将上药研为粗末,用香油煎至焦黄,去滓加入蜡及白胶,再加入麝香少许,膏即成。
【功效与作用】祛风养颜。
【适应证】面疮。
【用法】每次用少许,摩抹患处。
【禁忌】本方外用,不宜内服。
【来源十一】《审视瑶函·卷六·诸因》
【配方】白芷、黑附子、广木香、防风、细辛、骨碎补、归身、蘖本、赤芍药、浓肉桂各50克,乌头75克,牛酥(即骨髓)、鹅脂各200克,猪板油250克。
【制法】除酥、脂、板油外,以上诸药,各为细末,用真麻油250克,浸1昼夜。再入酥、脂、板油共熬,以文武火熬如膏为度。
【功效与作用】祛风散寒,通经明目。
【适应证】治风牵眼偏邪。
【用法】涂于患处。
【注意】乌头、细辛有毒。
【禁忌】寒证不宜。
【来源十二】《奇效良方·卷五十七·眼目通用方》
【配方】黄芪、细辛、当归、杏仁各50克,防风、松脂、黄蜡各100克,白芷125克,小麻油200克。
【制法】将上药切碎,入麻油中慢火煎,待白芷颜色变黄,纱布滤去药渣,再将所滤药油加热,下入黄蜡,煎如膏状即成。
【功效与作用】祛风散寒,去翳明目。
【适应证】鹘眼凝睛外障。
【用法】外摩患处。
【说明】此方亦载于:①《审视瑶函·卷三·肿胀》。②《普济方·卷七十九·眼目门·外障眼》。
【禁忌】不宜内服。
【来源十三】《张氏医通·卷十四·专方·痹门》
【配方】蓖麻子400克,生川乌头200克,乳香6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与猪脂1000克一起捣研成膏。
【功效与作用】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适应证】风毒攻注关节所致筋骨疼痛。
【用法】取膏适量,烘热后涂患处,用手心摩之,觉热如火燎者效果比较好。
【说明】方中川乌头有毒。此方亦载于:①《种福堂公选良方·风寒湿痹》。②《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行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