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化通汤_汤剂
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医杂志1988,29(8):605
|
药物组成 | 党参15-30g(人参9g),黄芪15-30g,菟丝子12g,补骨脂9g,石斛15-24g,山甲片12g,王不留行15g,茯苓30g,冬葵子12g,石苇30g,瞿麦15g,郁金15g,鸡内金12g,赤芍15g,金钱草30-60g。
|
功效 | |
主治 | 泌尿系结石。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泌尿系结石46例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57岁,其中13岁1例,20-40岁的26例,40岁以上者13例。诊断标准:①具有泌尿系结石的典型症状,如腰腹绞痛,尿痛、尿血或曾排过结石;②经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及B超确诊,结石长径小于1.5cm,横径小于1.0cm;③经静脉肾盂造影证实无尿路畸形。符合上述条件者列为观察对象。治疗标准:结石排出或临床症状消失,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及B超示结石阴影消失,评为治愈;结石位置下移3cm以上或碎裂缩小,评为有效;经治疗半年无排石或结石下移小于3cm,评为无效。结果:治愈者28例(70.0%),有效者4例(10.0%),无效者8例(20.0%),总有效率80.0%。
|
药理作用 | 选用150-250g的雄性大白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中药组、对照组。用乙二醇、氯化铵成石法制备肾结石模型,同时,中药组给予100%的益肾化通汤浓缩液1次/日、每次3ml参阅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药理室判断结石标准,结果:①肾脏外形观察:实验结束时,对照组13只中,8只外形肿胀,瘀血,6只有肾盂扩张积水;中药组9只,无1只有外形变化。②解剖显微镜观察:按照判断结石标准,对照组13只,成石11只;中药组9只,仅1只成石,且极轻微。③光镜检查:对照组13只中有4只髓质变薄,结石明显,有7只近远曲小管有结石,有2只近皮质处小管有结石;中药组9只有7只肾剖面正常、小管无结石形成;仅2只在近、远曲小管中有少量结石。实验结果表明,益肾化通汤对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结石有较好的疗效。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备注 |
上一篇:益气扶正活血解毒复方_口服液
下一篇:排石煮散_散剂
近期更新
- 导气合剂_合剂
- 聪脑汤_汤剂
- 还精方_
- 自拟中药外洗方_汤剂
- 防风通圣散_
- 中药清胰汤_汤剂
- 化湿降糖饮_汤剂
- 通窍活血汤加减_汤剂
- 补中益气汤_
- 复方枣仁胶囊_胶囊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骨复生胶囊_
- 自拟莪参胃炎汤加减方_汤剂
- 小青龙汤_汤剂
- 丹泽饮_汤剂
- 百合固金汤加减_
- 自拟中药方剂_汤剂
- 自拟中药复方_汤剂
- 红元煎_汤剂
- 八正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宫复安口服液_
- 桂龙咳喘宁胶囊_
- 扶正理气逐瘀汤_
- 自拟中药方_颗粒剂
- 喘宁软胶囊_
- 瓜草红板汤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癌痛消膏_
- 补肾清热毒方_
- 调胃消胀汤_汤剂
- 化痰软坚片_
- 化瘀消痞汤_汤剂
-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_汤剂
- 妇舒汤_汤剂
- 黄葵胶囊_
- 独活寄生汤_汤剂
- 复健胶囊_
- 双柏散_外用
- 复脉定胶囊_
- 蝎竭药膏_外用
- 迪银片_
- 八味芍药栀子汤_汤剂
- 复方龙枣汤_汤剂
- 四神丸合中药_外用
- 宣肺脱敏方_颗粒剂
- 透疹止痛方_外用
- 调肝泻火汤_
- 二妙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汤剂、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