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经过少

    指行经时出血点滴,量少而不畅,一、二天即净,故又叫“月经涩少”或“经行不爽”。临床分为血虚、血寒,血瘀及痰湿等症。将到更年期的妇女有这些症候,可能是闭经的预兆,如每次经...

  • 自淫

    指从阴道流出过多的白色粘液。可由于房事过度或下焦湿热所致。指男性房事过度,欲火妄动,因而精液自出的现象(《素问痿论》)。男子为精滑,女子为白带(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

  • 月经不调

    是月经病的统称,包括临床上常见的经行先期,经行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痛经,闭经等。详见各条。...

  • 月经过多

    是指月经来潮时,超过正常的血量,或经来日子延长,超过七天以上而经血过多,但仍不失一月一次的过期性。此症多由血热、沖任受损或气虚不摄所致。血热的,经血深红,质稠浓,或有臭秽...

  • 血瘀崩漏

    指瘀血积留引起的子宫出血不止。多由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引起。主症是漏下淋沥不止,突然又大量出血,血色紫黑有瘀块,小腹疼痛拒按,痛连胁助或腰部,血块排出时,病势得以减轻。...

  • 月经(月事)

    是女子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通常一个月来潮一次,每次约三至五天干净。因为每月按期而来,所以叫做“月经”,“月事”,又叫“经水”,“月信”(指按月而至之意)。一般十四岁左...

  • 月经病

    指妇科病中属于月经方面的各种病症,即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的异常而兼有各种症状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倒经”、“崩漏”、“经前便血”、“经行泄泻...

  • 血热崩漏

    指热盛迫血妄行的阴道大量出血。多由平素体质阳气亢盛,或因感染而出现内生殖器的急性炎症。症见出血量多,色深红或紫,或夹有少量血块,面赤,烦躁,易怒。亦有阴虚而沖任受热,局部...

  • 五色带

    指妇女从阴道流出多种颜色相杂而有恶臭的分泌物。多由于湿热蕴蒸下焦,积瘀成毒,日久溃腐所致。发现五色带,应考虑子宫颈或子宫体癌,及早作出诊断。...

  • 青带

    是指妇女从阴道流出青绿色而粘腻味臭秽的液体。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所致。...

  • 天癸

    指男女之肾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沖脉盛,月事以时下……;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据此,天癸有类似性腺激素的作用...

  • 痛经

    又叫“经行腹痛”,是月经前、后或行经时,以下腹及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妇科常见病。本病的发生,多因气滞,血瘀,寒凝,或血虚所致。因于气滞的,多在经前下腹痛,痛连胁肋,或见乳胀等...

  • 经水

    指“月经”。指经脉。《灵枢·经水篇》有关于“五脏六腑十二经水”的记载。...

  • 气虚崩漏

    指气虚不摄引起的阴道大量出血,或淋沥不止。病变与脾肾两虚有关。症见出血多或持续不止,血色淡红,面色苍白,神疲肢倦,头晕气促,心悸等。...

  • 经行先期(月经先期)

    是指月经来潮此正常过期提前一周以上,甚至一月两至。一般来说,本病属热的较多见,经血量多色深红,质稠浓,并见烦燥、口干、脉数,属血热。如经量不多,色鲜红,质清稀,手足心热,属虚热...

  • 经行泄泻

    是指月经前或来潮时,即大便泄泻,经行即作,经净则止。由于脾虚或肾阳虚,互相影响,致不能运行水湿,多伴有面黄、四肢乏力,口淡食减,甚则浮肿、腹胀等症。...

  • 经行后期(经迟)

    月经来潮此平时的周期推迟一周以上。有血虚、血寒、痰阻、气郁血瘀等多种,但以虚症、寒症为多。虚症多腹痛绵绵喜按;若经血色淡,量少,质稀,身体瘦弱,面色苍白,属血虚证。经色不...

  • 经行先后无定期(经乱)

    又称“月经愆期”。指月经不按正常过期来潮,或提早,或推迟,或经期不定。导致本病的原因很多,有肾虚,有肝气郁结、有脾虚,也有瘀血积滞所致。临床辨证,属肾虚的,症见经色暗淡、质...

  • 经断(经绝)

    指妇女四十九岁前后,月经终止(有人还认为病理的月经闭止,叫“经闭”,生理的月经终止,叫“闭经”)。在月经终止之前,如出现经期先后不定,经量过多或过少,无其它临床症状的,属正常生...

  • 经行便血

    指每月在行经过期出现大便下血,而经量减少的病症。又叫“错经”。多因肠中积热,迫血妄行。类似子宫内膜移位的病症。...

  • 经闭(不月)

    发育正常的女子,平均在十四岁左右来经,如果超龄过久(一般是年过十八岁),仍无月经的;或已来过月经,非因妊娠,哺乳而月经中断三个月以上,同时又出现病状者,称为“经闭”或“不月”。...

  • 黑带

    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色如黑豆汁,或稠或稀,或臭或腥的分泌物,也有在赤白带中杂以黑色,是由于热盛熏蒸,肾水亏虚所致。...

  • 黄带

    是指妇女从阴道流出淡黄色、粘稠臭秽的液体。甚则色浓如茶汁。多因湿邪盛,湿郁化热,伤及任脉所致。如呈灰黄色泡沫状的稀薄液,多为滴虫性阴道炎;如呈黄白色,粘稠或呈脓样,多为...

  • 倒经(逆经)

    又叫“经行吐衄”。指在月经过期中(或行经前后)出现过期性吐血或衄血的病症。因发病与月经过期有关,又常引起月经量少或闭经,故称“倒经”,或称“逆经”。本病多由肝气逆上,肝...

  • 崩漏(经崩)

    指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内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淋沥不断的病症。如出血量多而来势急剧的,叫“血崩”,或叫“崩中”,出血量较少,但持续不断的,称为“漏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

  • 赤带

    指妇女从阴道淋沥不断地流出色红而粘浊似血非血的分泌物。如流出的是纯赤色分泌物,则属“经漏”,而杂有白色的,又称“赤白带”。一般来说,赤带是由于心肝火盛所致,属热居多。...

  • 带下

    广义的带下,包括一切妇科疾病而言。带脉环绕人体腰部一周,在带脉以下的部位,叫“带下”,故古代妇科病称之为“带下病”。狭义的带下,是指从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腻的物质,如带一...

  • 白带

    从阴道流出白色蛋清样粘液,绵绵如带者,称为“白带”;,在正常情况下,成年妇女阴道可以分泌少量粘液,多属无色,无臭(或微腥)。白带增多则属病态。因于脾虚者,白带量多,兼见神疲,面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