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病原理详解 针灸的作用原理
针灸治疗是我国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之一,中医针灸早在2010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针灸治疗的原理是什么?
《大连日报》介绍,针灸通过物理刺激,使人体内相应部位作出反应,并产生生物电信号后传达到大脑。大脑在对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之后,对身体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一系列调整作用会对整个身体的状态产生影响,从而使患者“自己治好自己的病”。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涉及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针灸能作为一线疗法安全、有效地治疗急性与慢性疼痛。参考消息网介绍,针灸被推荐用于治疗头痛、颈痛、背痛、坐骨神经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痛、痛经等。此外,针灸治疗还可以用于催乳和治疗闭经、季节性过敏、纤维肌痛等,并对治疗焦虑、抑郁、失眠等有明显效果,它还能帮助患者戒烟。此外,针灸治疗的副作用风险极低,在很多领域都可以替代西医治疗。
尽管针灸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治疗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进行针灸治疗时要选择可靠的医疗机构。《海南日报》介绍,针灸属于医疗行为,对医生和治疗场所有相应要求,医生必须是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两证的执业医师,扎针的地点必须是在医疗机构内;在医院外诊疗时,需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和备案。
其次,有些人认为针灸的次数越多,效果越好,事实并非如此。据《北京日报》报道,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长时间、不间断地针灸刺激或持续多日的针灸治疗,并不能保证针灸效果的“无限叠加”。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的疾病性质来选择合适的针灸疗程,使针灸作用最大化。
总的来说,针灸有一定的治病、保健作用,但也不是灵丹妙药,使用针灸时应依据病情并遵医嘱。
上一篇:清道光帝禁针灸于太医院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
近期更新
- 《灵枢》针灸临床验案举隅
- 针灸治未病的古代文献研究
- 古代中风病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探讨
- 关于针刺疗法中“神”的问题
- 经络当是蕴含于机体组织中的约定通道
- 浅析《伤寒论》中针灸的应用规律
- 浅析《标幽赋》
- 论经穴的相似性
- 阴有阳疾者 取之下陵三里略释
- 试论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
- 不同时期针灸方选穴规律浅析
- 针至病所的传承与发展
- 试论艾灸疗法在宋代的发展
- 《黄帝内经》中“气至”一词的本来含义
- 小针刀与针刺治疗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疗效观察
- 《灵枢·官针》的刺法分类比较
- 浅谈针刺与针感
- 对《内经》针刺深浅理论的探讨
- 背腧穴浅析
- 针源于砭吗?
- “合谷刺”刺法考
- 《内经》针刺治神理论初探
- 论“建里 内关 扫尽胸中之苦闷”
- 从经络的认知发生学说起
- 朱丹溪的针灸学说
- 浅谈吴亦鼎对中医学之贡献
- 浅析《内经》中的络脉治疗
- 针刺行针过程中诸气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探讨
- 《黄帝内经》对“井穴”论述的探讨
- 《针灸甲乙经》甲乙两字之我见
- 黄石屏的针灸学说
- 《伤寒论》针灸疗法枢要
- 《针灸大成》医案浅析
- 《内经》中水肿使用缪刺的意义探讨
- 试论针刺得气
- 翳风穴及其临床应用
- 《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思想探析
- 解读《素问·缪刺论》中的几个问题
- 论《内经》风水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中医灸疗的生物物理学机制
- 试论《备急灸法》的灸治特色
- 浅析《伤寒论》用灸规律
- 历代医家对单式针刺手法分类
- 建国以来针灸治疗面瘫随机对照试验初步分析
- 脊椎九宫穴与易经-试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易学思想
- 导气针法探讨
- 古代针灸治疗泄痢证的规律探讨
- 经络与血管关系纵横谈
- 腧穴变通取用论
- 浅谈灸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