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蒿

别名:

功效与作用:清热燥湿,杀虫排脓。主治偏头痛,咽喉肿痛,风湿等症。

使用方法:膏0.5~1钱;炭1~3钱。 用药宜忌 年老,体弱,孕妇忌服。

摘录于:《全国中草药汇编》

山蒿

拼音名:Shan Hao

别名:岩蒿。

中药山蒿为菊科植物山蒿的全草入药。

原形态

山蒿,半灌木,高20~40厘米。根粗壮,扭曲。茎直立,多数丛生于根颈上,在基部分枝,纤细。下部叶在花期枯落,中部叶长卵形或卵形,长2~4厘米,宽1.5~2厘米,二回羽状全裂,侧裂片3~4对,条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灰白色蛛丝状短柔毛,具长柄,上部叶~回羽状分裂或不裂。头状花序疏生,椭圆形或矩圆状钟形,长3.5~4.5毫米,直径2~3.5毫米,梗短,在茎顶排列成稍扩展的圆锥状,总苞片3~4层,被毛,边缘小花雌性,中央小花两性,黄色。瘦果长约1毫米,黑褐色,无毛。

性味与归经

味苦,辛,性平。

功效与作用

清热燥湿,杀虫排脓。主治偏头痛,咽喉肿痛,风湿等症。

使用方法

膏0.5~1钱;炭1~3钱。

用药宜忌

年老,体弱,孕妇忌服。

摘录于

《全国中草药汇编》

“山蒿”图片

山蒿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