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鸡内金_维药名:托伙 塔西里克

汉语拼音
Ji nei jin
维药名
托伙 塔西里克
别名
卡尼色、散格 达乃衣 木如合《明净词典》。
考证
《药物之园》载:“鸡内金,是家鸡砂囊的角质内壁;原动物鸡是众所周知一种家禽。以鹅内金、鸭内金、鸡内金为佳品。”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鸡内金一致。
中药材基原
为雉科动物家鸡砂囊的角质内壁。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家鸡 Gallus gallu domesticus Brisson 家禽。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曲。鼻孔裂状,被有鳞状瓣。眼有瞬膜。头上有肉冠,喉部两侧有肉垂,通常呈褐红色;肉冠以雄者为高大,雌者低小;肉垂亦以雄者为大。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较美,有长而鲜丽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足健壮,跗、跖及趾均被有鳞板;趾4,前3趾,后1趾,后趾短小,位略高。雄者跗趾部后方有距。 家鸡因饲养杂交的关系,故品种繁多;形体大小及毛色不一。食物主要为植物的种子、果实及昆虫等。雄鸡善啼。 全国各地和全世界各地均产。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全年采收,将鸡杀死后,立即取出砂囊,剥下内膜,洗净,晒干备用。
药材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囊片状,略卷曲。大小不一,完整者长约3.5cm,宽约3cm,厚约5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有多数明显的条棱状波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
化学成分
鸡内金含胃激素(ventriculin),角蛋白(kera-tin),微量胃蛋白酶(pepsm),淀粉酶(diastase),多种维生素[1~4]。出生4~8星期的小鸡砂囊内膜还含有胆汁三烯(bila-triene)和胆绿素的黄色衍生物[5],并含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等18种氨基酸及铝,钙,铬,钴,铜,铁,镁,锰,钼,铅,锌等元素[4]。
药理作用
1.对人体胃功能的影响  健康人口服炙鸡内金粉末5g,经45~60min后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均增高,这种作用出现虽较迟缓,但维持时间较长。此外还可见胃运动期延长,蠕动波增强,胃排空速率加快。上述作用认为是鸡内金被消化吸收后通过体液因素兴奋胃肠的神经、肌肉所致[1]。
2. 对动物胃肠功能的影响  鸡内金生品以及清炒品、砂烫品、醋炒品和烘品分别以15%的混是液给小鼠按0.2ml/10g剂量灌服,60min后,各组游离酸、胃蛋白酶均显著升高,其中烘品组和砂烫品组总酸度明显提高。与生品组比较,烘品组和砂烫组的游离酸、胃蛋白酶含量升高显著,其他两种与生品比较也有增加,但不显著。各炮制品灌胃60min组与灌胃30min组比较,游离酸显著提高,其中烘品组和砂烫品组的胃蛋白酶和总酸度也有显著提高[2]。上述各炮制品分别以15%的混悬液或100%煎液按0.2ml/10g剂量灌服,小鼠胃肠推进功能虽有增强趋势,但不显著。提示鸡内金的消食作用并不是药物在胃内的局部作用或直接刺激胃肠运动引起的[3]。但是,亦有动物实验显示,鸡内金对小鼠胃肠运动呈抑制作用,对胃液、胆汁分泌无明显影响,对胰液分泌有促进作用,体外实验能增强胃蛋白酶、胰脂肪酶活性[4]。
3.加速放射性锶的排泄  鸡内金水煎剂对加速排除放射性锶有一定作用。其酸提取物效果较煎剂好,尿中排出的锶比对照组高2~3倍。从鸡内金中提得的氯化镀为促进锶排泄的有效成分之一[5]。
性味
热,味微辛。 《药物之园》:“湿热。”
功效
开胃消食,止泻缩尿。
主治
主治胃虚食积,食欲不振,腹泻尿多。 1.《注医典》:“燥湿,补胃,止痛等。治胃虚,胃痛等。” 2.《白色宫殿》:“治胃脘人口疾患,胃脘人口疼痛等。” 3.《拜地依药书》:“营养身体,产生良血等。” 4. 《药物之园》:“增强消化,燥湿止泻等。治消化不良,腹泻痢疾等”
用法用量
内服:2~6g。可人散剂、蜜膏、汤剂等制剂。
注意事项
不易吸收,并引起肠梗阻,矫正药为食醋、食盐。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其他鸟类砂囊角质内壁代。
附方
1.治胃痛 取适量鸡内全,研成细粉,与适量酒冲服。(《拜地依药书》) 2.治消化不良,腹泻痢疾 取适量鸡内金,研成细粉,与适量凉开水冲服。(《药物之园》)
制剂
苏福非 散格 达乃 木如合 散剂 干鸡内金15g,沉香、洋乳香、天竺黄、香桃木实、炒阿拉伯胶、炒小豆蔻、孜然、阿月泻子皮、石榴花各6g。研成细粉,过罗即可。性平。功能止痛,补胃等。主治胃痛,胃虚等。内服,儿童0.5~1g,成人4~6g。(《阿日甫验方》)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62
[2]吴葆杰,等.中草药药理学.北京:人民卫十出版社,1983.136
[3]李广勋,等.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306
[4]吕武清,等.中药材,1992,1:306
[5]Hennik Dam,et a1.C A,1959,53:10450b
药理
[1]倪慧,江苏中医,1963,(12):22
[2]南云生,等.山东中医杂志,1990,9(5):40
[3]南云生,等.中药材,1990,13(11):30
[4]谭毓治,等.中药材,1993,16(9):33
[5]王浴生,等.中药药理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81
维药名出处
《注医典》
参考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