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苜蓿子_维药名:亚瓦比代欧如合
汉语拼音 | Ye mu xu zi
|
维药名 | 亚瓦比代欧如合
|
别名 | 亦乞里鲁木鲁枯、亦乞里木鲁枯、亦乞里里木鲁枯、以其黎黎《回回药方三十六卷》,依克里力 买里克、各亚 开赛尔,那胡乃《拜地依药书》。
|
考证 | 《注医典》:“野苜蓿子,是一种淡黄色植物,茎具棱,多分枝,叶与温桲叶相似,稍长;种子黄色。”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野苜蓿子一致。
|
中药材基原 | 为豆科植物黄花苜蓿的种子。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黄花苜蓓 Midicago falcata L。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茎直立或匍匐,稍有毛,多分枝。三出复叶,小叶长圆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cm,宽2~4m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边缘上部有齿;托叶大,尖而长。总状花序,腋生,有花10~20朵;花梗长于叶柄;花冠蝶形,黄色,比萼长2倍。荚果扁,矩形,弯曲成半月形,光滑,长1.5~2cm,成熟时褐色。种子5~10粒。花期8月中旬。
生于草原或丘陵间低地以及沟边。我国分布于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国外分布于亚洲、欧洲各地。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秋季采收,晒干。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含中性和酸性皂苷[1]。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一级干热,味辛。
《注医典》:“一级干热。药性复杂,有人认为热性比寒性强;也有认为寒热性为平。”
|
功效 | 生干生热、软坚消肿,消炎止痛,通尿通经。
|
主治 | 主治湿寒性或胆液质性疾病,如肝脏炎肿、脾脏肿大、子宫炎肿、阴囊炎肿、寒性尿闭、经水不下等。
1.(注医典》:“成熟异常体液,燥湿愈伤,疗耳肿,止耳痛等;治异常体液增多,湿性创伤,耳肿,耳痛等。”
2.《拜地依药书》:“消炎退肿,缓解疼痛,散发异常体液等;治关节炎肿、内脏炎肿、眼部肿胀、子宫炎肿、肛门炎肿、睾丸炎肿、胃脘疼痛、头部疼痛,体内异常体液增多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2~4g。外用:适量。可入汤剂、散剂、敷剂、洗剂、药治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对睾丸有害,矫正药为蜂蜜、无花果。
|
代用药 | 若本品缺货,可用洋甘菊代。
|
附方 | |
制剂 | 阿比再尼 依克里力 买里克 洗液 野苜蓿子、洋甘菊、玫瑰花、蜀葵花各30g,干西瓜皮、铁线蕨、松萝、马蔺根、小茴香根皮各15g,酸浆、胡芦巴各12g,野胡萝卜子,莲花各6g。药物浸泡1桶水中,过一昼夜,用温火煎洗液,过滤去渣备用即可。功能散气通阻,消炎止痛,利尿排石。主治肾脏疾病,膀胱疾病,肾脏结石,膀胱结石等。外用,趁温泡洗下身,根据病情每日数次。(《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138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下一篇:槟榔_维药名:福排力
近期更新
- 附子_维药名:节得瓦尔其尼
- 石榴花_维药名:阿那尔 古丽
- 吕宋揪荚粉_维药名:坎比力
- 牛胆_维药名:卡拉 欧提
- 锁阳_维药名:也尔买地克
- 罂粟子_维药名:扩克那尔欧如合
- 曼阳罗叶_维药名:衣提洋克优普口密克
- 槟榔_维药名:福排力
- 马钱子_维药名:库其拉
- 大蓟_维药名:充 伙哈
- 酸藤果_维药名:白然格卡布力
- 西瓜子_维药名:塔吾孜 欧日格
- 鸡子壳_维药名:吐胡米 沙克里
- 小檗浸膏_维药名:如苏提
- 独行菜子_维药名:克孜力图地日
- 绵羊肉_维药名:葵 古西
- 淀粉_维药名:尼夏斯台
- 硝石_维药名:说热 开里密
- 全蝎_维药名:查洋
- 红花子_维药名:扎让杂 欧如合
- 毛诃子_维药名:白力勒
- 茜草_维药名:欧尔当
- 菟丝草_维药名:色日克月改
- 麟香草_维药名:阿沙
- 牛舌草花_维药名:高孜班 古丽
- 红宝石_维药名:亚库提
- 水龙骨_维药名:白斯法也及
- 罗勒_维药名:热依汗
- 多榔菊_维药名:代如乃吉
- 姜黄_维药名:则其外
- 斑蝥_维药名:阿拉 库鲁克
- 合欢皮_维药名:赛热斯
- 朱砂_维药名:星日福
- 欧烟堇_维药名:夏塔热印地
- 鸡油_维药名:托伙 也合
- 奶桃_维药名:那尔吉力
- 肉桂子_维药名:达尔亲 古丽
- 刺蒺藜_维药名:欧胡日提坎
- 莪术_维药名:布祖哈
- 亚麻子_维药名:孜合尔 欧日合
- 芫荽_维药名:优米哈克 苏提
- 胡萝卜_维药名:赛维则
- 大青叶_维药名:欧斯玛
- 冰糖_维药名:那瓦提
- 新疆圆柏实_维药名:阿日查梅维斯
- 沙龙子_维药名:赛坎库尔
- 高良姜_维药名:胡林江
- 鸡内金_维药名:托伙 塔西里克
- 牛黄_维药名:定孜亚
- 欧龙胆_维药名:金提亚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