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养生保健作用】
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经、肺经。有补诸虚、益元气,壮脾胃、去肌热,排脓痛、托毒生肌等功用。
在养生中,黄芪善生发,补气生血,气生水降,利水退肿,补气生阳,固表止汗,鼓正气以耗毒排脓。故凡脾肺气虚,头晕气短,懒言无力,食少便溏,阳气下陷,发热畏寒,久泻脱肛,气不摄血,血虚津亏,崩漏便血,表虚不固,自汗盗汗,痈疽肿毒,久溃不敛,小便不利,皮肤水肿等症,皆可用之。
黄芪、人参、党参均是补气,但黄芪是治表虚之要药,而人参、党参善补五脏之气,故是治里之要药。更何况人参、党参补气还能滋阴,而黄芪补气易于助火。所以,气虚兼阴液不足者多用人参、党参,气阳两虚者多用黄芪。黄芪、山药、生地黄、天花粉、五味子,可降糖;黄芪枳壳鲫鱼汤,健脾补气;杜仲、黄芪、薏苡仁、乌龟汤可健脾、补肾、消肿;黄芪白果芡实汤,可健乳、润肤;黄芪山楂荷叶大黄饮,可减肥消脂、瘦身;黄芪首乌大培丹,可丰身健体;炙黄芪羊乳丸,可治疗虚痨消瘦;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治疗雷诺现象;黄芪周公百岁酒,可乌发延年;黄芪黑豆蜂乳汤,可泽肤、悦颜、乌发;黄芪首乌生发粥,可生发,治疗斑秃、脱发;黄芪配当归、龙眼,可补血。
【养生方法推荐】
(1)黄芪、党参各15克。煎服。用于治疗便溏腹泻、子宫下垂、体弱乏力。
(2)炙黄芪、熟地黄、生地黄各15克。煎服。用于治疗血虚头晕。
(3)黄芪、鸡血藤各15克。煎服。用于治疗气血双虚、麻木酸痛。
(4)黄芪15克,皂角刺9克。煎服。用于治疗痈疽不溃。
(5)黄芪30克。煎服。可治疗胸中大气下陷、自汗。
【保健注意】
(1)本品功偏温补,易于助火,凡气滞湿阻、肝气郁结不和、消化不良、外疡初起、表实邪盛者,均不宜用;阴虚脉强者不可服。高热大渴,便秘实热者禁用。久服助火时,可配知母、玄参等以清解之。
(2)常用量9~15克,大剂量30~60克。
(3)补气生阳用蜜炙,其他方面可生用。
上一篇:牛蒡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下一篇:梅花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近期更新
- 薏苡仁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瓜蒌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龙骨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益母草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地龙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白及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酸枣仁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金银花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枸杞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蟋蟀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半夏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枳实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薤白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千年健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牡蛎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百合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牵牛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麦冬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菊花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莲藕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鱼腥草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梅花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地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辛夷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牛蒡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蝉蜕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马勃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丁香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冰片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三七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牡丹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硫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草乌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芡实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土茯苓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荜茇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茵陈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青蒿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金钱草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天冬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大枣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全蝎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白果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沉香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沙苑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山药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山楂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使君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麝香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 女贞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