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鼠李_藏名:桑当赛保
品名 | 藏名:桑当赛保
|
汉语拼音 | XIAOYESHULI
|
拉丁名 | Rhamnus parvifolia Bunge.
|
英文译名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鼠李科植物小叶鼠李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枝干。
|
动植物形态 | 灌木,高1.5~2m;小枝对生或近对生,紫褐色,初时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平滑,稍有光泽,枝端及分叉处有针刺;芽卵形,长达2mm,鳞片数个,黄褐色。叶纸质,对生或近对生,稀兼互生,或在短枝上簇生,菱状倒卵形或菱状椭圆形,稀倒卵状圆形或近圆形,长1.2~4cm,宽0.8~2(3)cm,顶端钝尖或近圆形,稀突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圆齿状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或被疏短柔毛,下面浅绿色,干时灰白色,无毛或脉腋窝孔内有疏微毛,侧脉每边2~4条,两面凸起,网脉不明显;叶柄长4~15mm,上面沟内有细柔毛,托叶钻状,有微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4基数,有花瓣,通常数个簇生于短枝上;花梗长4~6mm,无毛;雌花花柱2半裂。核果倒卵形球状,直径4~5mm,成熟时黑色,具2分核,基部有宿存的萼筒;种子矩圆状倒卵形,褐色,背侧有长为种子4/5的纵沟。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分布于青海东部、甘肃以及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区。蒙古、朝鲜、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400~2300m的向阳山坡、草丛或灌丛中。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期4~5月,果期6~9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夏季砍取树干,除去细枝叶,截段,晒干备用。
|
药用部位 | 以干燥枝干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柱形或分叉状,长10~15cm,直径1.5~3cm,表面黄褐色至褐色,具纵皱纹,其间分布较多黄棕色横长皮孔和类圆形实起的枝痕,并着生有黑棕色枝刺。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年轮明显,皮部薄,淡黄棕色至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黄棕色,纵切面纤维性极强。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茎(1.5cm)横切面:木栓层薄,由木栓细胞与薄壁细胞相间单层排列,木栓细胞扁长方形,细胞界限有时明显,常呈带状。石细胞扁类方形、长方形,壁极厚,木化,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质,层纹、孔沟难察。皮层较宽,细胞切向延长,多数细胞内充有棕黄色分泌物。中柱鞘由石细胞构成断续环带。韧皮部较宽,细胞壁略厚,胞腔微弯曲,含有棕黄色分泌物细胞与不含者间隔层状排列。木质部占茎横切面的绝大部分,全部强木化,导管多角形,纤维管胞壁厚,排列紧密;射线细胞1~2列,长方形、类方形,壁孔易察。皮层与韧皮部细胞内含有球形颗粒物。髓挤压成条状。 粉末鉴别:灰黄色。纤维众多,且碎断,主要为纤维管胞,大多成束,有时与导管、射线细胞毗连。纤维与木薄壁细胞上下垂直重叠,纤维胞腔大,完整者呈长梭形,直径12~19μm,末端钝尖或长尖,壁念珠状增厚,具缘纹孔圆形,纹孔口多为交叉十字状或斜向裂缝状。韧皮纤维长梭形,末端长尖,孔沟明显,胞腔线形,壁厚,非木化。石细胞较少,聚集或单个散在,或与木栓细胞相重叠,呈类方形、类圆方形、长方形、类圆三角形,直径18~62μm,长径37~83μm,壁厚7~12(19)μm,有的一面较薄,呈马蹄形增厚,孔沟明显,层纹隐见,内含红棕色物质。薄壁细胞无色或淡黄色,表面观呈类方形、长方形、多角形,直径10~32μm,长25~39μm,壁呈念珠状增厚,厚5~7μm,多呈皱缩状,细胞内常含淡黄色至淡棕色类球形颗粒物。木栓细胞成片,淡黄色,断面观呈不规则长方形,壁不均匀三面增厚,木化,孔沟稀疏;表面观细胞多角形,垂周壁不均匀增厚,可见裂隙状纹孔。具缘纹孔导管多见,直径25~63μm,纹孔排列密集且整齐。射线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壁厚4~7μm,木化,内腔类圆形。 |
理化性质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汤剂,散剂。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方一:七味瘟疫清热汤:细果角茴香,山里红,儿茶,哇夏嘎,短管兔耳草,羽叶点地梅,鬼箭锦鸡儿。
方二:十八味党参散:党参,贝母,决明子,高山紫堇,岩精膏,藏菖蒲,宽筋藤,诃子,手掌参,毛诃子,麝香,白芸香,黄葵子,安息香,小叶鼠李,赛北紫堇,余甘子,广木香。
|
药性 | 味涩,性凉。
《宝堆》:性凉。
《藏药配方新编》:味涩,性凉。
《新编藏医学》:味涩而甘,性凉。
《藏医百科全书》:味苦,性凉。
|
归经 | |
功效 | 燥血,干黄水。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治骨节病、麻风病。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6~9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方一:七味瘟疫清热汤:细果角茴香250g,山里红150g,儿茶150g,哇夏嘎150g,短管兔耳草150g,羽叶点地梅150g,鬼箭锦鸡儿150g。粉碎成粗粉,混匀,即得。可治发热、头痛、上身疼痛。用于血热病、胆热病。水煎服,每服5g,每日2~3次。 方二:十八味党参散:党参150g,贝母300g,决明子80g,高山紫堇10g,岩精膏10g,藏菖蒲40g,宽筋藤70g,诃子50g,手掌参7.5g,毛诃子8.5g,麝香5g,白芸香70g,黄葵子70g,安息香50g,小叶鼠李70g,赛北紫堇70g,余甘子70g,广木香75g。以上十八味共研细粉,混匀,即得。一日3次,一次1.5g。消炎止痛,愈疮疡,除黄水。用于痹病、“刚巴”病、四肢关节红肿疼痛、伸屈不利、湿疹、牛皮癣、亚玛虫病及麻风病。 |
考证 | 《晶珠本草》记载:桑当燥血、干黄水,分为红、黄、白色三类,即檀红桑当、檗黄桑当、松白桑当,依次以前者质佳、坚硬,后者次之、质重。因本品很驰名,易识别,不需多述。《宝堆》记载:桑当性凉,干黄水。《如意宝树》记载:桑当燥湿。让钧多吉说:桑当治麻风病,干黄水。《蓝琉璃》记载,桑当树大而坚硬,叶如猪鬃,以颜色不同而分为檀香桑当、小檗桑当、松桑当,形态相同,《祖先口述》记载:桑当燥血,干黄水。桑当红色者为佳。另一种外皮白色,功效相同。新鲜桑当熬成膏就成了“曲拉瓦日”,对黄水病有特效。 上述对桑当的描述简略,无法从原著中判定来源。但据查知,各地用药情况尚属一致,青海、甘南、川西将红的以文冠木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和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入药;白的以儿茶Acacia catechu (L.) Willd.膏入药;黄的即本品及其同属的多种植物,如川西、滇西北、藏南等地区用川滇猫乳Rhamnella forr-estii W.W.Smith和西藏猫乳Rhamnella gigitica Mansf. et Melch.;甘南用冻绿Rhamnusutilis Decne. 等,除做本品入药外,当地藏民用其幼叶代茶。以带叶枝条及老枝,治疗关节炎有特效,亦可治麻风病。《藏汉大辞典》对该药的译注,一说是檀木、担木、紫檀,因未注学名无法查对;一说是豆科儿茶,此说与上述民间用法同源。 |
药物应用鉴别 |
上一篇:儿茶_藏名:桑当加保
下一篇:蜣螂虫_藏名:赛布尔
近期更新
- 黑云母_藏名:浪采那保
- 红花岩黄芪_藏名:塞玛玛保
- 白花绿绒蒿_藏名:欧贝嘎保
- 黑沉香_藏名:阿尔那合
- 蜣螂虫_藏名:赛布尔
- 红沉香_藏名:阿玛尔
- 大花红景天_藏名:索洛玛保
- 儿茶_藏名:桑当加保
- 碱毛茛_藏名:索登木巴
- 球果藤_藏名:萨摘切哇
- 白沉香_藏名:阿尔加
- 五脉绿绒蒿_藏名:欧贝莪保
- 蝽象_藏名:赛窝
- 蒲桃_藏名:萨摘琼哇
- 斑翅山鹑_藏名:仆巴
- 全缘绿绒蒿_藏名:欧贝赛保
- 草血竭_藏名:拉冈用哇
- 长耳鸮_藏名:森夏
- 藏紫草_藏名:芝莫合
- 巴豆_藏名:丹饶合
- 赤石脂_藏名:森德拉
- 藓生马先蒿_藏名:漏日莫保
- 核桃_藏名:达尔嘎
- 葡萄_藏名:根哲
- 百里香壮鹃_藏名:塔丽恩保
- 菥蓂_藏名:折嘎哇
- 羌活_藏名:志那合
- 狍_藏名:卡夏
- 黑果枸杞_藏名:旁那摘吾
- 川滇香薷_藏名:息柔莫保
- 耧斗菜_藏名:益毛代金
- 猪毛菜_藏名:达才尔
- 铅_藏名:夏尼
- 紫鑛_藏名:麻茹泽
- 裂叶独活_藏名:巴木保
- 青海沙蜥_藏名:木吾
- 鬼臼_藏名:噢莫色
- 岩鸽_藏名:普荣
- 紫菀_藏名:麦朵漏莫
- 螃蟹_藏名:德森
- 垂果大蒜芥_藏名:岗托巴
- 野韭_藏名:龙郭给孜
- 疣鼻天鹅_藏名:昂哇
- 尼阿洛_藏名:尼阿洛
- 藏雪鸡_藏名:公莫
- 广酸枣_藏名:娘肖夏
- 狐_藏名:哗
- 秦皮_藏名:达布桑
- 毛莲蒿_藏名:坎巴玛保
- 藏贯众_藏名:玉周曲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