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Ku dou zi
|
维药名 | 布牙
|
别名 |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全草和种子。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1.
多年生草本,高20~100cm,全株密被白色贴伏绢状柔毛。根粗壮,直径达2cm,横向生长。茎直立,下部稍木化,上部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5~25枚,矩椭圆形,长1~2cm,全缘,稍革质,托叶小,钻形。总状花序,顶生,长10~15cm,花黄白色至黄色;萼钟形,齿三角形,花冠蝶形,长为萼的2~3倍。荚果串珠状,长3~7cm,含种子5~12粒,种子卵形,浅黄色至灰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喜生于荒漠平原。我国分布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河南、西藏、河北等地。国外前苏联、蒙古等地亦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于夏季盛花期割取地上部分,晒干,置干燥处保管。种子于果成熟时割取打下种子。
|
药材鉴别 | 苦豆子通常以地上部分入药。市售商店亦有带根及根茎的全草。茎长10~80cm,粗0.5~1.0cm,近根处稍粗,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细纵纹。茎上部分枝,常带叶质稍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黄绿色,中央淡黄色,味苦。根茎略似甘草,长短不一,粗0.7~2cm,具显著的节,表皮棕黄至棕褐色,皮孔横生,具疣状突起,质坚硬,断面不平。中柱占根茎的一半,皮部色更深,味苦。
显微鉴别 茎叶粉末特征:呈黄绿色。非腺毛由1个短的基细胞和长的顶细胞构成,长280~1500μm,直径10~20μm,表面有细微突起,茎表皮气孔周生型,叶表皮气孔环形,表皮细胞含有针晶簇,草酸钙棱晶长25~40μm,宽10~20μm。导管网纹和梯形,直径10~20μm,纤维呈狭梭形,壁厚。
|
化学成分 | 主要为生物碱,槐果碱(sophocarpire),氧化槐果碱(N-oxide-sopharpine),槐啶(sophoridine),氧化槐啶(N-oxide-sophoridine),3-α-羟基槐啶(3-α-hydroxysoPhoridine),氧化脱氢槐啶(N-oxide-la、14-dehydro-sophoridine),槐胺(sophoramine),新槐胺(neosophoramine),异槐胺(lsosophora-mine),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N-oxide-matrine),羟基苦参碱(sophoranol),苦豆碱(aloperine),丙烯苦豆碱(N--allvl-alo-perine),野定碱(cytisine),羟乙基野啶碱(N-12-hydroxyethyl-cvtisine),甲基野定碱(N-methyl-cvtisine),臭豆碱(ahasvrine),赝靛叶碱(baptifoline),三巴豆四胺(trlcrotonytetramine)等[1]。
|
药理作用 | 1.平喘、镇咳、祛痰作用 在豚鼠喷雾引喘实验中,苦豆子煎剂和槐果碱都有很好效果,并用简化几率单位法算出槐果碱对豚鼠肌肉注射的ED50的平均可信限为1.77±0.90 mg/kg。在离体豚鼠气管试验中,苦豆子煎剂、槐果碱及其氢溴酸盐都有较强平喘作用(P<0.01),槐果碱ED50为氨茶碱ED50的1/73。猫喉上神经刺激试验中,苦豆煎剂及槐果碱的镇咳作用不明显,推测镇咳部位不是抑制咳嗽中枢。在大鼠酸红法祛痰试验中,苦豆子煎剂作用不明显,无促进支气管分泌作用。 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槐定碱能显著地拮抗戊巴比妥钠引起睡眠作用,具有中枢兴奋作用。苦豆碱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具有中枢抑制作用。 3.对动物心脏,血压及呼吸的影响 静注2%苦豆碱0.5ml给家兔,在10~20min内,血压急降,为原水平的28%左右,持续10~15min,呼吸无明显变化。 4.抗菌作用 苦豆子浸膏、苦豆碱、槐定碱对各种痢疾杆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苦豆子低极性化合物(石油醚、乙醚)能抑制结核菌。 5.抗肿瘤作用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都有明显抑制小鼠肉瘤S180的作用[1]。 |
性味 | 三级干寒,味苦,有毒。
|
功效 | 生于生寒,清热燥湿,止泻止痢,消炎镇痛。
|
主治 | 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如湿热痢疾,肠炎泄泻,湿疹,顽癣,咽痛,牙痛,胃痛。
|
用法用量 | 内服:全草煎汤,1.5~3g;种子炒黑研末,每次5粒。外用:适量,研未,煎水洗;或用其干溜油制成软膏搽。可人汤剂、散剂、胶囊、敷剂、洗剂、软膏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种子毒性较大,应注意控制剂量。炒黑可减轻毒性。中毒现象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腹痛、腹泻、胸闷、心慌、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宜及时救治。有心脏病或肾脏病患者慎服。
|
代用药 | |
附方 | 治湿热痢疾,肠炎泄泻 成人,取苦豆子2~3粒,直接用嘴咬成瓣,间隔半小时,吞服2次。或炒黑研末,冲服0.5~0.8g。不可多服,否则会中毒。(《维吾尔药志》下册)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上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237 药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上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239 |
维药名出处 | 《维吾尔药志》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苦豆子_维药名:布牙
上一篇:兵豆_维药名:艾斯开尔 普尔查克 下一篇:驴乳_维药名:依射克 苏提
近期内容
- 附子_维药名:节得瓦尔其尼 1594次
- 石榴花_维药名:阿那尔 古丽 1581次
- 吕宋揪荚粉_维药名:坎比力 1501次
- 牛胆_维药名:卡拉 欧提 1524次
- 锁阳_维药名:也尔买地克 1513次
- 罂粟子_维药名:扩克那尔欧如合 1602次
- 曼阳罗叶_维药名:衣提洋克优普口密克 1435次
- 野苜蓿子_维药名:亚瓦比代欧如合 1504次
- 槟榔_维药名:福排力 1463次
- 马钱子_维药名:库其拉 1671次
- 大蓟_维药名:充 伙哈 1470次
- 酸藤果_维药名:白然格卡布力 1507次
- 西瓜子_维药名:塔吾孜 欧日格 1624次
- 鸡子壳_维药名:吐胡米 沙克里 1464次
- 小檗浸膏_维药名:如苏提 1514次
- 独行菜子_维药名:克孜力图地日 1490次
- 绵羊肉_维药名:葵 古西 1423次
- 淀粉_维药名:尼夏斯台 1409次
- 硝石_维药名:说热 开里密 1757次
- 全蝎_维药名:查洋 1534次
热门内容
- 罗勒_维药名:热依汗2737次
- 欧白及_维药名:苏来甫2307次
- 奶桃_维药名:那尔吉力2258次
- 药喇叭根_维药名:其拉帕2174次
- 黑种草子_维药名:斯亚旦216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