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皮亮
|
年份 | baec ndiangx
|
别名 | 五倍子树
|
来源 | 漆树科植物盐肤木 Rhus chinensis Mill.的根、树皮、枝叶、果实、虫瘿(五倍子)。
|
形态特征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10米。小枝,叶轴有翅,小叶7~13片,椭圆形,长5~14厘米,宽2~6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稍不对称,边有疏锯齿;叶上常有虫瘿(即五倍子)。花杂性,白色;圆锥花序顶生。核果扁圆形,熟时红色,被柔毛。花期5~6月,果期10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路边、山坡、村旁或山地林中。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除青海、新疆外全国各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全株,晒干备用;虫瘦夏季采,用沸水煮至黄色捞起晒干;叶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酸、咸,性平。
|
功效 | 果,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五倍子,固涩敛汗,杀虫止痒,收湿解毒,止血。皮,清热解毒,祛风湿,散瘀血。根,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软坚,健脾化湿。叶,化痰止咳,收敛解毒。
|
传统应用 | 果,治胃痛、痢疾、衄血、便血、喉痛、肺虚咳嗽、头风、白屑、顽癣、痈毒。树皮,治感冒、气管炎咳嗽、咳血、便血、黄疸水肿、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五倍子,治肺虚久咳、腹泻、痢疾、盗汗、脱肛、遗精、衄血、便血、血尿、疮疡肿毒。叶,治咳嗽、血尿、盗汗、无名肿毒、湿疹。皮炎、漆过敏、蛇及蜈蚣咬伤、蜂蜇伤。根,治感冒发热、咳嗽、腹泻、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
用法用量 | 果9~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研末冷开水调敷或水煎洗。皮15~6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洗。叶30~6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捣汁涂。五倍子2~6克,研粉开水冲服;外用适量研粉撒敷或水煎洗。根9~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洗。
|
方例 | 1.水肿 皮亮(盐肤木)根皮30~60克,水煎服。
2.痔疮 皮亮(盐肤木)叶上虫瘿即五倍子3克,麻灵安(地榆)各6克,水煎服,并用(五倍子)、(甘草)、(青矾)、别平(白矾)各适量水煎洗患处。
3.口腔炎 皮亮(盐肤木)虫瘿10克,加水200毫升,煎煮取汁含漱,每天3~4次。
4.角膜云翳 皮亮(盐肤木)鲜叶白乳汁适量,用唐楚咪(灯心草)蘸汁点患眼。
5.蜂蜇伤 皮亮(盐肤木)叶适量捣烂取汁涂敷。
|
化学成分 | 盐肤子含鞣质50%~70%,也有高达80%的,主要为五一间双没食子酰-β-葡萄糖,尚有游离没食子酸及脂肪、树脂、淀粉。有机酸有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等[1]。
|
药理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
皮亮_别名:五倍子树
近期内容
- 铜麻铃咪_别名:自消容、大猪屎青、猪铃豆、响铃豆、大金不换 1514次
- 麻铃咪端_别名:赂铃豆、假花生、黄疸草、马口铃 1501次
- 瓢介虫_别名:推车虫、推粪虫、牛屎虫 2289次
- 突结_别名:黄豆、黑豆、黑大豆 1437次
- 雷成真 1446次
- 跌当端_别名:路边菊、脾草、马兰丹、田边菊 1755次
- 落懂紧_别名:红簕勾蕊、糖刺果 1607次
- 肥心使端_别名:八仙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 1479次
- 铜安亮_别名:桉树、桉、加里树 1569次
- 堂愁_别名:南柴胡、柴胡、狭叶柴胡 1509次
- 铜别己_别名:大白芨 1422次
- 波腩辅雷梅_别名:地蜂子、三爪金、地蜘蛛 1571次
- 囊并咪_别名:铁扫帚、蛇利草、鱼串草、绒球马鞭、夜关门、串鱼草 1528次
- 铜腩诺姑美_别名:珍珠风、大叶斑鸠米 1560次
- 别双_别名:砒石 1447次
- 握麻红_别名:小饿蚂蝗、胃痛草 2250次
- 各托_别名:蚂炸、蝗虫 1507次
- 荒棉咪_别名:喝呼草、感应草、怕羞草 1397次
- 温真亮_别名:风箱树根、水杨梅根、水泡木、水鸭木、大叶水杨梅 1630次
- 烈当端_别名:鸡眼菊、地胡椒、白顶草 15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