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铜安亮
|
年份 | domh orn ndiangx
|
别名 | 桉树、桉、加里树
|
来源 | 桃金娘科植物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的叶。
|
形态特征 | 常绿乔木。树皮厚,粗糙,纤维状,暗褐色,小枝淡红色。单叶互生,狭卵形或宽披针形,长8-18厘米,宽3-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钝或近圆形,叶面光亮。伞形花序腋生或侧生,有花5-10朵,总花梗粗而扁,有角;萼筒状狭陀螺形,与子房基部合生;花瓣白色,与萼片合生成一个顶端呈圆锥状凸起的帽状体,约与萼等长,花开时横裂,整个帽状体脱落;雄蕊多数。蒴果倒卵形至壶形,长1-1.5厘米,果瓣3-4,深藏于萼管内。花果期常在春秋季。
|
生态分布 | 栽培,产于广西各县市;分布于广东、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辛,性平。
|
功效 |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抗菌消炎,化痰止咳,杀虫,防腐,收敛止痒。
|
传统应用 | 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湿疹、皮炎、皮肤溃烂、外科感染。
|
用法用量 | 9-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水煎洗。
|
方例 | 1.急性胃肠炎、痢疾 铜安亮(桉树)叶、朴莫亮(枫香)叶各30克,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
2.湿疹、脓疱疮 铜安亮(桉树)叶、古林亮(楝树)皮、朴莫亮(枫香)皮、良梅(杨梅)皮各适量,水煎洗或浓缩成膏涂敷。
|
化学成分 | 叶中分离到大叶桉酚甲[1],大叶桉酚乙[3],大叶桉二醛A,大叶桉二醛B,蓝桉醛Ia1 Ia2,[2,4],5-羟基-4′,7-二甲氧基-6,8-二甲黄酮即桉树素4′,5-二羟基-7-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即sideroxylin,3β-羟基-11-乌苏烯-28-酸-13(28)-内酯,3β-乙酰氧基-11-乌苏烯-28-酸-13(28)-内酯,熊果醇,β-谷甾醇,2-甲基-5,7-二羟基-色酮-7β-葡萄糖甙,正三十烷醇,正三十烷酸[3]及两个间苯三酚衍生物:1-(2,6-二羟基-3,5-二甲基-4-甲氧苯基)-2-甲基-1-丙酮,1-(2,6-二羟基-3,5-二甲基-4-甲氧苯基)-2-甲基-1-丁酮[5]。
|
药理 | 1.抗微生物作用 大叶桉煎剂1:1体外抗菌具有中等以上抗菌活性者为70株,其中对肠道主要致病菌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40株中具有中等以上抗菌活性者33株,抑菌率达82%,在痢疾杆菌中,以福氏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抑菌效果好,而宋内痢疾杆菌则抑菌效果差[1]。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八叠球菌、甲型链球菌、奈瑟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也有较强的抗菌力,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挥发油体外有强大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煎剂对钩端螺旋体的杀灭效果也较好[2]。其成分大叶桉酸乙在管碟法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为63μg/ml[3]。 2.其他作用 大叶桉叶挥发油有祛痰作用,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分泌,稀释痰液。20%大叶桉挥发油能可逆地阻断蟾蜍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高浓度时阻断快,恢复慢;低浓度时阻断慢,恢复快[2]。从大叶桉叶中分离得到一种酚性油状物200mg/kg灌胃,对鼠疟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99%以上[4]。大叶桉叶提取物12mg/kg可使大鼠血压降至给药前的一半,维持数小时,对豚鼠、兔、猫及狗亦有降压作用,降压作用系释放组胺所致;降压部分经提纯,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5]。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
铜安亮_别名:桉树、桉、加里树
近期内容
- 铜麻铃咪_别名:自消容、大猪屎青、猪铃豆、响铃豆、大金不换 1514次
- 麻铃咪端_别名:赂铃豆、假花生、黄疸草、马口铃 1501次
- 瓢介虫_别名:推车虫、推粪虫、牛屎虫 2289次
- 突结_别名:黄豆、黑豆、黑大豆 1437次
- 雷成真 1446次
- 跌当端_别名:路边菊、脾草、马兰丹、田边菊 1755次
- 落懂紧_别名:红簕勾蕊、糖刺果 1607次
- 肥心使端_别名:八仙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 1479次
- 堂愁_别名:南柴胡、柴胡、狭叶柴胡 1509次
- 铜别己_别名:大白芨 1422次
- 波腩辅雷梅_别名:地蜂子、三爪金、地蜘蛛 1571次
- 囊并咪_别名:铁扫帚、蛇利草、鱼串草、绒球马鞭、夜关门、串鱼草 1528次
- 铜腩诺姑美_别名:珍珠风、大叶斑鸠米 1560次
- 别双_别名:砒石 1447次
- 握麻红_别名:小饿蚂蝗、胃痛草 2250次
- 各托_别名:蚂炸、蝗虫 1507次
- 荒棉咪_别名:喝呼草、感应草、怕羞草 1397次
- 温真亮_别名:风箱树根、水杨梅根、水泡木、水鸭木、大叶水杨梅 1630次
- 烈当端_别名:鸡眼菊、地胡椒、白顶草 1516次
- 加_别名:虾 14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