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同使
|
年份 | dangh siv
|
别名 | 秋枫木、三叶红、大秋枫、红桐
|
来源 | 大戟科植物秋枫 Bischofia javanica Bl.的根、树皮、叶。
|
形态特征 | 常绿乔木,高达4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三出复叶,互生,小叶卵形、矩圆形、椭圆状卵形,长7~15厘米,宽4~8厘米,顶端急尖或短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圆,边有浅圆齿,两面光滑无毛。花单胜,雌雄异株,无花瓣及花盘;圆锥花序腋生;果实球形,直径约13毫米,褐色或淡红色。花期4~5月,果期8~10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山谷阴湿林中或沟边近水处。产于广西防城、宁明、德保、靖西、天峨、融安、金秀等县市;分布于福建、广东、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辛、苦,性微温。
|
功效 | 行气活血,祛风消肿,解毒。
|
传统应用 | 治风湿骨痛、肝炎、痢疾、咽喉炎、肺炎、小儿疳积、痈疽、无名肿毒。
|
用法用量 | 根或树皮9~15克,水煎或浸酒服,鲜叶30~60克,水煎或捣汁服;外用叶适量捣敷。
|
方例 | 1.风湿骨痛 同使(秋枫)根60克,入山虎(两面针)30克,毛老虎(黄杜鹃)10克,上山虎(海金子)、下山虎(白珠树)各30克,大红钻(异形南五味子)30克,小钻(南五味子)对克,米双酒1000毫升,浸泡七天后每次服15~30毫升,每天3次,并用药酒外搽。
|
化学成分 | 茎含β-谷甾醇,无羁萜,表无羁萜醇,无羁萜醇及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1]。种子含油25.5%,油的碘值159.0,皂化值194.5。脂肪酸组成:肉豆蔻酸0.3%,棕榈酸10.5%,硬脂酸5.0%,十六碳烯酸0.2%,油酸23.9%,亚油酸23.4%,亚麻酸36.7%[2]。
|
药理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
同使_别名:秋枫木、三叶红、大秋枫、红桐
上一篇:凡台_别名:红薯、地瓜 下一篇:叶瑰旁_别名:山菊花
近期内容
- 铜麻铃咪_别名:自消容、大猪屎青、猪铃豆、响铃豆、大金不换 1514次
- 麻铃咪端_别名:赂铃豆、假花生、黄疸草、马口铃 1501次
- 瓢介虫_别名:推车虫、推粪虫、牛屎虫 2289次
- 突结_别名:黄豆、黑豆、黑大豆 1437次
- 雷成真 1446次
- 跌当端_别名:路边菊、脾草、马兰丹、田边菊 1755次
- 落懂紧_别名:红簕勾蕊、糖刺果 1607次
- 肥心使端_别名:八仙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 1479次
- 铜安亮_别名:桉树、桉、加里树 1569次
- 堂愁_别名:南柴胡、柴胡、狭叶柴胡 1509次
- 铜别己_别名:大白芨 1422次
- 波腩辅雷梅_别名:地蜂子、三爪金、地蜘蛛 1571次
- 囊并咪_别名:铁扫帚、蛇利草、鱼串草、绒球马鞭、夜关门、串鱼草 1528次
- 铜腩诺姑美_别名:珍珠风、大叶斑鸠米 1560次
- 别双_别名:砒石 1447次
- 握麻红_别名:小饿蚂蝗、胃痛草 2250次
- 各托_别名:蚂炸、蝗虫 1507次
- 荒棉咪_别名:喝呼草、感应草、怕羞草 1397次
- 温真亮_别名:风箱树根、水杨梅根、水泡木、水鸭木、大叶水杨梅 1630次
- 烈当端_别名:鸡眼菊、地胡椒、白顶草 15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