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过
语出《素问·疏五过论》。指医生在治疗上的五种过失。病人由于职业地位的变化而发生倩志方面的疾病,医生不知疾病的起因,随便处理。不了解病人的生活和环境,思想情绪,不知那一证应补,那一种证应泻,妄施治疗,使人体精气一天天虚耗,邪气因而侵入。善于诊断的医生,必然能分析证侯,区别正常和反常。将同名同形的病证,加以比较分析,在相同中寻求不同之点;医生态度镇静,详细探入地审察,从不易辨别的病证中辨出异同。如果医生不知道这种诊察方法,那就过算失。凡诊病必先相察精、气、神,又必须了解病人因生活琅境和情绪发生变化而患病,医生不弄清病因,不知道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想,又顺从病人的好恶,治疾错乱。诊治疾病,必须了解疾病从开始到现在的阴阳属性及发病的其他情况,不仅切脉,还要确定病名,应把男女不同的正常脉与病脉相比较,并了解情绪与五脏血气的关系。医生如果搞不清楚,病情日益深重,只说病的预后不良,这是粗率的医疗作风。
近期更新
- 滋阴
- 滋阴利湿
- 滋养肝肾
- 助阳解表
-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 逐水
- 中满者泻之于内
-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 治求其属
- 治未病
- 整体观念
- 正治
- 治病必求于本
- 燥湿
- 燥者濡之
- 增液泻下
- 再逆
- 阴病治阳
- 运脾
- 因其衰而彰之
- 因其重而减之
-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 因其轻而扬之
- 益气生津
- 逸者行之
- 益气解表(补气解表)
- 异病同治
-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 一逆
- 以毒攻毒
- 养血润燥
- 养阴解表(滋阴解表)
- 养阴润燥
- 养血解表
- 虚则补之
-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 阳病治阴
- 醒脾
-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 辛凉解表
- 辛温解表
- 辛寒生津
- 辛开苦泄(开泄)
- 泻心
- 辛寒清气
- 泻火熄风(清热熄风)
- 泻肝(清肝火、清肝泻火)
- 小逆
- 泄卫透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