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将至。民间有“过完大寒,又是一年”一说,在这年头岁尾之际,万物“冬藏”渐至“春生”,而我们的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饮食起居均要做出相应调整。
进补开始转缓
西安市养生协会会长常海沧教授指出,冬季养生一个很关键的是“进补”,但此时应该放缓进补的脚步。比如说牛羊肉、狗肉等动物性进补食物可以变成为植物性的,如各类鲜菇。另外,各种豆类和坚果也应该多吃,如黑豆、黄豆等等也应该多吃。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除了进补的食材发生转变,量也应该随之变少。
人生于自然,就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够“尽终天年”。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在“大寒”到“立春”的这段时间里,不管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的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的季节特点。
提醒:作为冬季进补的一个重要补品膏方很受现代人青睐,常海沧教授提醒吃膏方也只有两个星期的时间了,立春后膏方没吃完就不要再吃了。中医认为膏方最好从冬至开始吃,在立春之前要吃完。现在过了立春,如果还有没吃完的膏方,尽量不要吃了。如果要继续吃,还应该在中医专家的把脉开出适合开春吃的膏方。
保暖不能贪热
我国遭遇了二十多年最冷的寒冬,所以很多人养生把保暖防寒放到了首位。天气预报显示,虽然大寒到立春这段时间不像小寒那样冷,但相较于往年还是非常冷的。所以,这段时间防寒保暖仍然很有必要。但注意别一味贪暖,那样会引起身体燥热,便秘、鼻血等状况就有可能发生。
古人称大寒:“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此时人体的代谢也是最低最慢的时候,养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一小时,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身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增加身体的强壮程度。
提醒:一般室内温度不能过高,10摄氏度~20摄氏度即可。有人为了身体舒适,冬季把室内温度调高到30摄氏度,取暖变成了“取热”,稍微活动就会出汗,再出门时遇到寒气就容易患病。此时太贪暖,一旦到了立春后的生发季节,很容易发生感冒等疾病。
日出以后再锻炼
自冬至日起,自然界阳气始生。但到立春前,阳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相对闭藏的状态。因此,在养生方面还是要顺应大自然这种封藏之性,早睡晚起,等到日出后,再起床锻炼。日出象征着阳气的强壮,此时运动,不易被寒所伤。
冬季运动要适当加强四肢的锻炼,尤其是手和脚等阳气不易到达的地方,应该想办法多活动,比如在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多走走路、骑骑车,经常踢踢腿或甩甩胳膊。传统运动八段锦动作舒缓,全身活动充分,很适合冬季锻炼。
提醒:冬季常宅在家,容易患感冒。大冷天的,外面天寒地冻,人们都有了宅在家不出门的借口。只是,深居浅出的时间久了,身体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反而容易成为流感光顾的对象。在冬季进行耐寒锻炼,对呼吸道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的人群,耐寒锻炼能使其身体对寒冷产生耐受力,从而提高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