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耳鼠兔粪_藏名:执合兴
品名 | 藏名:执合兴
|
汉语拼音 | HONGERSHUTUFEN
|
拉丁名 | Ochotona erythrotis Buchner.
|
英文译名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鼠兔科红耳鼠兔的粪。
|
动植物形态 | 为国内一大型鼠兔。体长165~250mm,体重125~350g左右。耳较大而圆,无尾。夏季体背全为棕黄褐色,腹部为白色或污白色,头部自鼻端沿额部至两耳壳呈锈黄色,四肢内侧呈红褐色,四肢背面为白色或污白色。冬季时节体色略有改变,但变异不大,体背呈灰色而稍带棕黄色,四肢和腹面与夏毛同色。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四川、甘肃等省区。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常见于中国西南及西北部的高原地区。栖息于河谷间的裸露红土岩、石岩、峭壁及砾岩地带。在青海偶见于农田附近活动。活动敏捷。穴居,单独营穴,穴洞简单,地下有1~2m长的洞道,分支少;或直接利用各种岩石缝隙作为栖居之地。主要以植物绿色叶茎或禾本科的蒿草为食,亦盗食农作物。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全年收采。粪便多堆集于洞口,收集后筛净泥土,拣去砂石,晒干。一般以粪熬膏备用。其方法将干粪以水浸泡,煮沸,弃去残渣,将余水熬成膏即可。
|
药用部位 | 以其粪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干燥粪便呈长圆形或略长圆形,直径4~6mm,外表棕褐色或灰褐色,粗糙。破碎后可见多数植物纤维及其他未消化物质。陈久者气微,新鲜者微臭。以粒大、均匀、无破碎、无质杂者为佳。
|
理化性质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汤剂,散剂。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方一:五味红耳鼠兔粪汤:红耳鼠兔粪膏,马兜铃,哇夏嘎,红花,熊胆。
方二:红耳鼠兔粪独味汤:红耳鼠兔粪膏。
方三:十三味鼠兔青鹏散:红耳鼠兔粪膏,麝香,红花,小豆蔻,熊胆,唐古特乌头,唐古特青兰,诃子,红景天,黑草乌,川木香,藏菖蒲,黑冰片。
方四:九味檀香散:白檀香、麝香、红花獐牙菜、红耳鼠兔粪膏、唐古特乌头、小豆蔻、诃子、白刀豆、白糖。
方五:钙质结核、诃子、红耳鼠兔粪膏;哇夏嘎、尼泊尔紫堇;寒水石;藏木香、芫荽子、沙棘果膏。
|
药性 | 味甘、苦,性平。
|
归经 | |
功效 | 清胃、肝、肾热。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治胃痛、痛风、目疾、经闭,补养体力。
|
用法用量 | 配方用,4.5~9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方一:五味红耳鼠兔粪汤:红耳鼠兔粪膏150g,马兜铃225g,哇夏嘎200g,红花175g,熊胆5g。前三味先煎,取汁去渣,再加入红花、熊胆,略煮后口服。治肝热病。 方二:红耳鼠兔粪独味汤:红耳鼠兔粪膏煎汤,祛风化湿,清热利尿。主治垢病、尿闭症。 方三:十三味鼠兔青鹏散:红耳鼠兔粪膏23g,麝香3g,红花6g,小豆蔻9g,熊胆5g,唐古特乌头20g,唐古特青兰9g,诃子50g,红景天14g,黑草乌50g,川木香10g,藏菖蒲9g,黑冰片6g。清热凉血,杀疠镇痛。主治六腑之血胆病,疠虫降于肠胃之刺痛等症,效如甘露。 方四:九味檀香散:白檀香、麝香、红花獐牙菜、红耳鼠兔粪膏、唐古特乌头、小豆蔻、诃子、白刀豆、白糖。共研为散。可治热邪增盛于肾。 方五:钙质结核、诃子、红耳鼠兔粪膏如君;哇夏嘎、尼泊尔紫堇如皇后;寒水石如太子;藏木香、芫荽子、沙棘果膏如大臣;上药共研。是治培根本布症的通治方。 |
考证 | 据《晶珠本草》记载:执合兴与朱砂、水银同源,在沟口朝北的石岩缝隙中,如糖液一样的岩石精汁聚集在一起流出来,其分类有六种、四种、五种之说。《八支》记载:夏天炎热时,金、银、铜、铁、锡、铅六精熔化如紫草茸汁,从石岩里流出来,即成执合兴。《甘露八部》记载:东西南北均产,从石崖空洞里,流出甘露汁,四方流出四物,化成四种珍宝之汁液,有金、银、铜、铁之色。《四部医典》记载:锡、铅同为一物,执合兴实有五种。 据调查,执合兴不知为何物。执合兴(有音译为渣驯、札训等),1957年出版的《格西曲札藏文辞典》译为五灵脂、石沥清,1985年出版的《藏汉大辞典》译为岩精,1986年出版的《晶珠本草》汉译本译为地松脂。青海地区藏医均以红耳鼠兔粪代用,据称红耳鼠兔有觅食执合兴之特性,故其粪具有执合兴之功效。 |
药物应用鉴别 |
上一篇:薤白_藏名:龙郭
下一篇:戟叶火绒草_藏名:扎果
近期更新
- 黑云母_藏名:浪采那保
- 红花岩黄芪_藏名:塞玛玛保
- 白花绿绒蒿_藏名:欧贝嘎保
- 黑沉香_藏名:阿尔那合
- 蜣螂虫_藏名:赛布尔
- 红沉香_藏名:阿玛尔
- 大花红景天_藏名:索洛玛保
- 儿茶_藏名:桑当加保
- 小叶鼠李_藏名:桑当赛保
- 碱毛茛_藏名:索登木巴
- 球果藤_藏名:萨摘切哇
- 白沉香_藏名:阿尔加
- 五脉绿绒蒿_藏名:欧贝莪保
- 蝽象_藏名:赛窝
- 蒲桃_藏名:萨摘琼哇
- 斑翅山鹑_藏名:仆巴
- 全缘绿绒蒿_藏名:欧贝赛保
- 草血竭_藏名:拉冈用哇
- 长耳鸮_藏名:森夏
- 藏紫草_藏名:芝莫合
- 巴豆_藏名:丹饶合
- 赤石脂_藏名:森德拉
- 藓生马先蒿_藏名:漏日莫保
- 核桃_藏名:达尔嘎
- 葡萄_藏名:根哲
- 百里香壮鹃_藏名:塔丽恩保
- 菥蓂_藏名:折嘎哇
- 羌活_藏名:志那合
- 狍_藏名:卡夏
- 黑果枸杞_藏名:旁那摘吾
- 川滇香薷_藏名:息柔莫保
- 耧斗菜_藏名:益毛代金
- 猪毛菜_藏名:达才尔
- 铅_藏名:夏尼
- 紫鑛_藏名:麻茹泽
- 裂叶独活_藏名:巴木保
- 青海沙蜥_藏名:木吾
- 鬼臼_藏名:噢莫色
- 岩鸽_藏名:普荣
- 紫菀_藏名:麦朵漏莫
- 螃蟹_藏名:德森
- 垂果大蒜芥_藏名:岗托巴
- 野韭_藏名:龙郭给孜
- 疣鼻天鹅_藏名:昂哇
- 尼阿洛_藏名:尼阿洛
- 藏雪鸡_藏名:公莫
- 广酸枣_藏名:娘肖夏
- 狐_藏名:哗
- 秦皮_藏名:达布桑
- 毛莲蒿_藏名:坎巴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