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_藏名:哇浪
品名 | 藏名:哇浪
|
汉语拼音 | HUANGNIU
|
拉丁名 | 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
英文译名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牛科动物牛的角、胆汁、脾、肾、睾丸、血、肉、粪、尿、乳等。
|
动植物形态 | 牛为大型家畜。体长约1.5~2m,体重一般在250kg左右。体格高大壮实,头部宽阔,眼大,鼻阔,口大,耳大。头顶部有角一对,左右分开。角的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且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健壮,4趾均有蹄甲。尾较长。毛色一般为黄色,随品种不同,毛色变异较大。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牛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由于品种不同,饲养目的不同,饲养方式各异。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牛角烧成炭,磨细。牛胆汁可取牛胆囊,晾干,取净皮膜,研细。牛脾、肾、肉新鲜食用或晾干备用。牛血煮成块,晒干,捣细。牛粪色黄,悬接备用。牛睾丸新鲜用或晾干,在牛奶中煮食。
|
药用部位 | 以角、胆汁、脾、肾、睾丸、血、肉、粪、尿、乳等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牛胆:新鲜牛胆囊呈肾脏形,长约18~20cm,最宽处约5~6cm,干后囊有纵皱。新鲜胆汁为绿褐或褐色微透明的液体,略有粘性,稍干后变为浓稠,完全干燥后揉之则成粉质。气腥臭,味苦。胆汁以汁浓、色绿褐者为佳,干燥者以无虫蛀者为佳。
|
理化性质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膏剂,丸剂。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1.牛胆汁:①口服胆汁时无毒:如静脉注射则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及心脏的抑制,并发生溶血;注射胆汁可引起胃肠道活动增加。②对中枢神经、呼吸与循环系统主要为镇静或麻醉作用;内服有轻度致泻作用。③有平滑肌收缩作用。④对家兔的红细胞有促进新生和破坏两种作用,给予较小量,多表现为促进新生作用,大量则引起贫血。 2.黄牛角:临床验证有清热定惊、降压等功能。可在临床应用中代犀角入药,有解毒、消炎、杀菌、凉血、止血、退热等疗效;单味止血效果也佳,但用量应大于犀角10~15倍。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兔。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方一:胆膏、熊、猪、黄牛、牦牛、旱獭等各种动物胆,麻黄、紫草茸、瓦韦。
方二: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小檗皮、葛缕子、芒果核、白糖、黄牛酥油。
|
药性 | 牛乳味甘,性凉。
|
归经 | |
功效 | 牛角:祛风,解毒,制疠。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种黄牛角治头伤;黑黄牛角治麻风病;黄牛焦角(与红耳鼠粪膏相配)清肝热。
牛胆汁:解毒,明目。治由于配合毒所致之眼病、癫狂症。
牛脾:解毒,疗疮,益目。治疡疮、中毒症。
牛肾:清热,益肾。治肾热症。
牛睾丸:可壮阳,治肾亏腰痛、腰曲、肾脏病。
牛血:敛毒。治热毒扩散(红色黄牛犊热血治毒病入脉)。
牛肉:清胆热滋补。治虚损羸瘦、消渴、痞积、水肿、腰膝酸软。
牛粪:治疗变质食物引起的中毒(小黄牛粪利气,治黄水病、癣疹)。
牛尿:制水银时可洗涤水银毒,止痒(红色黄牛尿治黄水病,泻旧热)。
牛乳:强身益精,安神宁志,利肺疾。治血、胆并发症、瘟病日久、尿频症、喘逆、多痰、饥渴、困倦、头昏旋、癫狂等症。并能养荣增力。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方一:胆膏、熊、猪、黄牛、牦牛、旱獭等各种动物胆,麻黄、紫草茸、瓦韦。以上药制成硬膏,然后加入红花调合,功能止血。主治吐血、便血、鼻衄、肺部出血及子宫出血等各种血症。 方二: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小檗皮、葛缕子、芒果核、白糖、黄牛酥油。制成酥油丸内服,可治配合毒引起的眼睛红赤灼痛,视物不明。 |
考证 | 据《晶珠本草》记载:黄牛角治头伤,黄牛焦角清肝热;黑色黄牛胆汁治配合毒入眼;黄牛脾对创伤和中毒症有裨益;黄牛肾清肾热;黄牛睾丸可壮阳;黄牛血可敛毒;黄牛肉清胆热;悬接黄牛粪可治食物中毒,黄牛尿可止痒,并可炮制水银;黄牛奶可治肺病、血胆并发症、瘟病迁延日久、尿频症、气喘、痰不利、疲乏无力、头晕等症。《藏医药选编》记述:中毒症初起时,最好用红色雄黄牛颈部之鲜血,乘温服下,可以控制毒素扩散,不致蔓延全身。
|
药物应用鉴别 |
上一篇:短尾铁线莲_藏名:叶芒嘎保
下一篇:鼯鼠_藏名:夏玛息吾
近期更新
- 黑云母_藏名:浪采那保
- 红花岩黄芪_藏名:塞玛玛保
- 白花绿绒蒿_藏名:欧贝嘎保
- 黑沉香_藏名:阿尔那合
- 蜣螂虫_藏名:赛布尔
- 红沉香_藏名:阿玛尔
- 大花红景天_藏名:索洛玛保
- 儿茶_藏名:桑当加保
- 小叶鼠李_藏名:桑当赛保
- 碱毛茛_藏名:索登木巴
- 球果藤_藏名:萨摘切哇
- 白沉香_藏名:阿尔加
- 五脉绿绒蒿_藏名:欧贝莪保
- 蝽象_藏名:赛窝
- 蒲桃_藏名:萨摘琼哇
- 斑翅山鹑_藏名:仆巴
- 全缘绿绒蒿_藏名:欧贝赛保
- 草血竭_藏名:拉冈用哇
- 长耳鸮_藏名:森夏
- 藏紫草_藏名:芝莫合
- 巴豆_藏名:丹饶合
- 赤石脂_藏名:森德拉
- 藓生马先蒿_藏名:漏日莫保
- 核桃_藏名:达尔嘎
- 葡萄_藏名:根哲
- 百里香壮鹃_藏名:塔丽恩保
- 菥蓂_藏名:折嘎哇
- 羌活_藏名:志那合
- 狍_藏名:卡夏
- 黑果枸杞_藏名:旁那摘吾
- 川滇香薷_藏名:息柔莫保
- 耧斗菜_藏名:益毛代金
- 猪毛菜_藏名:达才尔
- 铅_藏名:夏尼
- 紫鑛_藏名:麻茹泽
- 裂叶独活_藏名:巴木保
- 青海沙蜥_藏名:木吾
- 鬼臼_藏名:噢莫色
- 岩鸽_藏名:普荣
- 紫菀_藏名:麦朵漏莫
- 螃蟹_藏名:德森
- 垂果大蒜芥_藏名:岗托巴
- 野韭_藏名:龙郭给孜
- 疣鼻天鹅_藏名:昂哇
- 尼阿洛_藏名:尼阿洛
- 藏雪鸡_藏名:公莫
- 广酸枣_藏名:娘肖夏
- 狐_藏名:哗
- 秦皮_藏名:达布桑
- 毛莲蒿_藏名:坎巴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