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_藏名:亚伍恰拉

品名
藏名:亚伍恰拉
汉语拼音
MANGXIAO
拉丁名
Natrii sulfas.
英文译名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芒硝是典型的化学沉积物。
动植物形态
动植物资源分布
产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江苏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动植物生态环境
形成于含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饱和溶液的内陆盐湖浅海和热泉中,当温度低于33℃时,即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如温度高于33℃时,则形成无水芒硝。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取天然芒硝(即朴硝),溶解于热水中饱和,过滤,除去杂物,放冷析出结晶,即为芒硝。或取洗净的萝卜捣烂,放入锅内,加水煮透后,再加入朴硝共煮,使其完全溶解,取出,过滤,滤液置于缸内,放冷,即有芒硝的结晶析出,晾干。其形似麦芒者称芒硝,生牙似挂角而明净者称马牙硝。芒硝与马牙硝只是形状不同,实际并无本质差别。加工炮制时每朴硝100kg,用萝卜10~20kg,但其用量随朴硝质量和各地习惯而异。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属单斜晶系。单晶体呈短柱状。集合体呈针状、粒状、纤维状或粉末状、皮壳状等。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而苦。密度1.48。硬度1.5~2。露置空气中则表面渐风化而覆盖一层白色粉末,即为无水芒硝。如温度增至32℃,同时空气渐湿不易蒸发时,能自溶解于本身的结晶水中。解理平行柱状延长方向。其他方向具贝壳状断口。
理化性质
理化鉴别:本品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水溶液显钠盐与硫酸盐的特殊鉴别反应。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散剂,丸剂,汤剂。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泻下作用:内服后其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在肠内成为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促使肠蠕动,起润肠泻下作用。
2.消肿止痛作用:对感染性创伤,用10%~25%硫酸钠溶液外敷,可加快淋巴生成。
3.其他作用:用4.3%硫酸钠无菌溶液,静脉滴入可作为利尿剂以治疗无尿症和尿毒症。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方一:六味芒硝散(译音:亚伍恰拉周巴):芒硝,紫硇砂,光明盐,桂皮,沙棘膏,石榴。 方二:阿魏丸(译音:向更日吾)阿魏,藏菖蒲,石榴,山柰,荜茇,黑胡椒,短尾铁线莲,小米辣,独活子,木瓜,芫葵子,芒硝,藏木香,黑种草子,光明盐,蛇床子,诃子,广木香,紫硇砂,翠雀花。 方三:打箭菊、山矾叶、马兜铃、木贼、蔷薇皮、蚕豆等,茜草汁、酥油、乳酪。 方四:紫硇砂、光明盐、芒硝、红花、红耳鼠兔粪膏。
药性
味咸,性热,无毒。
归经
功效
提升胃温,助消化,泻痞瘤,消浮肿。
性味分类
主治
用法用量
内服每次用量3~9g,溶于煎剂或配合其他药物制成丸、散剂服用。外用适量。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方一:六味芒硝散(译音:亚伍恰拉周巴):芒硝100g,紫硇砂100g,光明盐100g,桂皮100g,沙棘膏50g,石榴100g。以上六味,先将沙棘膏与方内部分药物串研,晾干,再与其余药物混合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用于脐周疼痛、腹胀、肠鸣、便秘或腹泻等大肠病。一次口服1~1.5g,一日2~3次。
方二:阿魏丸(译音:向更日吾)阿魏10g,藏菖蒲35g,石榴50g,山柰40g,荜茇35g,黑胡椒35g,短尾铁线莲30g,小米辣30g,独活子25g,木瓜35g,芫葵子40g,芒硝30g,藏木香50g,黑种草子30g,光明盐20g,蛇床子30g,诃子80g,广木香55g,紫硇砂20g,翠雀花40g。将以上二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用于胃痛、腹胀、消化不良、呕吐、食欲不振、尿少、眼睑及背部浮肿、头晕。一次5~6丸,一日3次。每10丸重3g。
方三:打箭菊、山矾叶、马兜铃、木贼、蔷薇皮、蚕豆等,与茜草汁、酥油、乳酪表面水液,熬成药油,加芒硝内服。可治小儿生齿时发生的一切疾病。
方四:紫硇砂、光明盐、芒硝、红花、红耳鼠兔粪膏等配合。主治肝脏的血痞块。
考证
据《晶珠本草》记述:芒硝提升胃温,泻瘤病。正如《宝堆》中所说:“芒硝状如无粗粒之面粉,捏时如雪发出喳喳之声。”如上所述,岩洞深谷等处,生成一种白色的硝盐,体轻,味甘,状如细麦粉,捏时发出喳喳之声,即为芒硝。
药物应用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