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_藏名:翁吾

品名
藏名:翁吾
汉语拼音
LU
拉丁名
Equus asinus Linn.
英文译名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为奇蹄目马科动物驴的血、肉、蹄、骨、舌、喉管、脂、乳、睾丸。
动植物形态
体型比马小,体重一般约200kg左右。驴的头型较长,眼圆,耳朵较长。颈部长而宽厚,颈背部鬃毛短而稀少。四肢短粗,躯体匀称。蹄质坚硬。尾尖端处生有长毛。体色有黑、栗、灰三种等色。
动植物资源分布
中国北方大部地区均有饲养。
动植物生态环境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驴性较温驯,饲养管理方便,以麦草、谷草等为食。尤喜食高粱、大豆、莞豆、大麦等。
一般在二岁性成熟,二岁半后即可配种,每年繁殖一次,每次生1仔。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驴血,宰杀时取血,煮成块,晒干,研细。驴肉,新鲜或晾干备用。驴脂,剥其脂肪熬制。驴喉头、喉管,新鲜或晾干用。驴睾丸,新鲜或晾干,在驴奶或牛奶中煮食。并取蹄、骨、舌等药用。
药用部位
以血、肉、蹄、骨、舌、喉管、脂、乳、睾丸等入药。
生药材鉴定
理化性质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散剂,丸剂。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方一:驴蹄,白硇砂、大蜀季花。 方二(二十五味驴血丸):驴血,降香,毛诃子,石灰华,肉豆蔻,草果,决明子,木棉花,翼首草,莲座虎耳草,生等膏,檀香,诃子,余甘子,丁香,豆蔻,乳香,黄葵子,龙胆花,哇夏嘎,勒哲,麝香,牛黄,秦皮,藏红花。
药性
血:甘、苦,温。 肉:甘,咸,温。 蹄:咸,凉。 乳:甘、咸,温。 睾丸:甘,温。
归经
功效
祛风胜湿,收敛黄水。 尾血:止血,清热解毒。(公驴尾血:愈疮。) 肉:提升胃温,益精,培元。 喉管:清音。 喉头:消瘿肿。 蹄:清热利尿。 舌:止泻。 脂:止痒,杀虫。 乳:温。养肺,驱四肢风湿。 睾丸:益肾壮腰。 骨:收敛黄水。
性味分类
主治
血:治痹症、关节黄水病。 尾血:治鼻衄、疮疡。 肉:治不消化症、窿闭。 喉管:治暗哑症。喉头治颈瘿病。 蹄:治瘟病时疫、尿路感染。 舌:治腹泻。脂治皮炎、疥癣。 乳:治肺病、痹症。 睾丸:治肾病、窿闭、遗精。骨治黄水病。
用法用量
除油脂外用外,余常配方用。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方一:驴蹄火上烤焙后研细,与白硇砂、大蜀季花同服,主治小便不通。
方二(二十五味驴血丸):驴血50g,降香80g,毛诃子80g,石灰华100g,肉豆蔻30g,草果30g,决明子50g,木棉花30g,翼首草70g,莲座虎耳草70g,生等膏30g,檀香50g,诃子150g,余甘子100g,丁香30g,豆蔻30g,乳香50g,黄葵子50g,龙胆花80g,哇夏嘎70g,勒哲100g,麝香1g,牛黄1g,秦皮80g,藏红花10g。以上二十五味,除生等膏、麝香、牛黄、藏红花另研外,其余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牛黄、藏红花、麝香细粉,混匀,用生等膏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本品为棕色水泛丸;气芳香,味酸、辛。功能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引起的四肢关节肿大疼痛,痛风症等。一次4~5丸,一日2~3次。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驴血、驴骨可治黄水病等。
药物应用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