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_藏名:多塔
品名 | 藏名:多塔
|
汉语拼音 | SHIHUISHI
|
拉丁名 | Calcium carbonate.
|
英文译名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的石灰石。
|
动植物形态 |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产于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区。南方各地亦产。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方解石的隐晶质集合体。产于半深至深海相沉积岩层中,成层状、块状,常含铁、镁等杂质。亦有湖相沉积的泥重灰岩及生物的残骸,系生物化学作用的产物。颜色变化甚大,视其所含杂质的种类及多少而定。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石灰岩经煅烧后称为生石灰,生石灰遇水则成消石灰;暴露空气日久,呈不溶状态称熟石灰;熟石灰年久日深,称为风化石灰;以生石灰入水中搅拌,其澄清液称石灰清液,石灰清液上之浮冰状物称石灰冰。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生石灰为不规则块状,白色或灰白色,打破有牛羊焦角气味,质硬,体轻,不透明,比重3.4。露置空气中易风化成白色粉末。 熟石灰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偶见块状物,密度2.3。偶见含有白云母鳞片和方解石等。 方解石结晶粒度一般为0.05~0.15mm;并常有石英,粒度略小于方解石,集中成团 分布于方解石颗粒间。白云母鳞片及细粉散的碳质,构成细条纹,断续定向分布。 中医石灰炮制方法有三种: 1.冷制法:石灰石经烧热后,待冷却投入水中者。 2.平制法:石灰石经烧热后,投入酪浆中者。 3.热制法:石灰石经烧热后,乘热泡入酒中者。 用各种方法炮制,必须认真细微,如炮制不精,成为菜籽状之颗粒者,其毒甚剧,服 之令人胃火被刼,脉道阻塞,以致引起剑突痰,铁垢痰,水肿病及痞瘤病等各种疾病。 烧石灰之石块,以打碎时有烧焦的牛羊角气味者为优。《晶珠本草》记述,可供烧灰的 石块,颜色有五,六种,作用也不同。 |
理化性质 | 理化鉴别:1.易溶于酸,微溶于水。
2.生石灰遇水,则成消石灰,即氢氧化钙〔Ca(OH)(2)〕。
3.熟石灰在空气中置露时久,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不溶性的碳酸钙(CaCO(3))。
4.本品的水溶液火焰为砖红色,加硫酸产生白色沉淀。
|
炮制方法 | 石灰石炮制:将石灰石粉碎成拇指大小,置无烟的炭火上煅至白色,放入瓦缸中。治胃病的加青稞头酒,其他可用牛奶或水浸没,密封,用时取出即可。
|
中药剂型 | 丸剂,散剂。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1.止泻作用:内服后能中和胃酸,减少刺激,收敛粘膜面,减少分泌液渗出。 2.止血作用:经吸收入血液后,能助长白细胞繁殖和增加钙离子浓度,能促进血液凝固,故对于各种出血有一定的效果。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方一:白甘露丸:(一)熟石灰,石榴,山柰,紫硇砂,沙棘果膏,荜茇。
方二:白甘露丸:(二)石灰(制),沙棘果膏,山柰,荜茇,紫硇砂。
方三:十味鹫粪散:石灰,寒水石,秃鹫粪,胡兀鹫粪,虎掌草子,毛茛,铁线莲,干姜,荜茇,肉桂皮。
方四:石榴白药丸:石榴,硇砂,石灰,光明盐,山柰,紫硇砂,荜茇,诃子,黑胡椒。
|
药性 | 味辛,性温;有毒。
|
归经 | |
功效 | 温胃除痰,化瘀破积。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治胃中寒痰凝结不化。
|
用法用量 | 配方用,3~5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方一:白甘露丸:(一)熟石灰130g,石榴250g,山柰100g,紫硇砂50g,沙棘果膏100g,荜茇60g。以上六味,除沙棘果膏外,其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沙棘果膏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消痞。用于胃肠寒性痞块,长期消化不良,嗳气频作,呕吐时腹病。一次4~5丸,一日2~3次。每10丸重3g。 方二:白甘露丸:(二)石灰(制)60g,沙棘果膏3g,山柰3g,荜茇6g,紫硇砂3g。以上五味,除沙棘果膏外,其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沙棘果膏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健脾温胃,消积导滞,利水化湿。主治①剑突痰病、胃部痞瘤、铁垢痰病;②灰色浮肿,下肢浮肿,全身浮肿;③寒性虫症、急腹症。 方三:十味鹫粪散:石灰50g,寒水石50g,秃鹫粪50g,胡兀鹫粪50g,虎掌草子40g,毛茛40g,铁线莲40g,干姜50g,荜茇50g,肉桂皮10g。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健胃,消食。用于消化不良及各种胃病。一次1~2g,一日3次。 方四:石榴白药丸:石榴300g,硇砂40g,石灰200g,光明盐50g,山柰140g,紫硇砂40g荜茇80g,诃子260g,黑胡椒80g。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用水泛丸,干燥,即得。祛寒健胃,消痞散结。用于消化不良,腹胀,呕吐,嗳气,身体虚弱。一次5~6丸,一日2之次,每10丸重4g。 |
考证 | 据《晶珠本草》记述:石灰石治胃痰邪聚滞。让钧多吉说:“石灰乳汁可治各种腑病。”本品分为白、淡蓝、灰白、淡红、深青五种。让钧多吉说:“上述五种再加黄色的一种,共为六种。本品捣碎时,有角焦气味。地下产品质量佳。白者为乳白色,淡蓝为鸽脖色,灰白为胡兀鹫背色,红灰为马肺色,深青为雨云色,以色分为五类。无论哪一种,在炭火中煅烧后,放冷,投入温水中,水滚开,变为乳白溶液。溶液可以染色,加茜草成红紫色,加紫草成石青色,加姜黄或大黄成血红色”。 石灰炮制:煅烧后放冷投入水,性凉;温时投入酪浆,性平;热时投入酒,性温。 石灰石要特别注意烧熟。《甘露小灯》中说:“石灰未烧熟入药,如毒入药,能杀灭胃火,堵塞脉管,生鸠尾部痞块、铁垢病、腹水。”《夏达木》中说:“石灰水溶液沉淀时,浓淡如酸奶,用绸或细布过滤。未熟者虽大小如芝麻,也不能入药。”让钩多吉说:“白色如羊脸可治肿瘤;鸽嗉色治铁垢病;胡兀鹫背色散寒性肿瘤;马肺色可破积聚;如寒鸦背色者对肺瘤有裨益;黄色治肝、胆痞块。” |
药物应用鉴别 |
上一篇:天南星_藏名:达唯扎哇
下一篇:贝母_藏名:阿皮卡
近期更新
- 黑云母_藏名:浪采那保
- 红花岩黄芪_藏名:塞玛玛保
- 白花绿绒蒿_藏名:欧贝嘎保
- 黑沉香_藏名:阿尔那合
- 蜣螂虫_藏名:赛布尔
- 红沉香_藏名:阿玛尔
- 大花红景天_藏名:索洛玛保
- 儿茶_藏名:桑当加保
- 小叶鼠李_藏名:桑当赛保
- 碱毛茛_藏名:索登木巴
- 球果藤_藏名:萨摘切哇
- 白沉香_藏名:阿尔加
- 五脉绿绒蒿_藏名:欧贝莪保
- 蝽象_藏名:赛窝
- 蒲桃_藏名:萨摘琼哇
- 斑翅山鹑_藏名:仆巴
- 全缘绿绒蒿_藏名:欧贝赛保
- 草血竭_藏名:拉冈用哇
- 长耳鸮_藏名:森夏
- 藏紫草_藏名:芝莫合
- 巴豆_藏名:丹饶合
- 赤石脂_藏名:森德拉
- 藓生马先蒿_藏名:漏日莫保
- 核桃_藏名:达尔嘎
- 葡萄_藏名:根哲
- 百里香壮鹃_藏名:塔丽恩保
- 菥蓂_藏名:折嘎哇
- 羌活_藏名:志那合
- 狍_藏名:卡夏
- 黑果枸杞_藏名:旁那摘吾
- 川滇香薷_藏名:息柔莫保
- 耧斗菜_藏名:益毛代金
- 猪毛菜_藏名:达才尔
- 铅_藏名:夏尼
- 紫鑛_藏名:麻茹泽
- 裂叶独活_藏名:巴木保
- 青海沙蜥_藏名:木吾
- 鬼臼_藏名:噢莫色
- 岩鸽_藏名:普荣
- 紫菀_藏名:麦朵漏莫
- 螃蟹_藏名:德森
- 垂果大蒜芥_藏名:岗托巴
- 野韭_藏名:龙郭给孜
- 疣鼻天鹅_藏名:昂哇
- 尼阿洛_藏名:尼阿洛
- 藏雪鸡_藏名:公莫
- 广酸枣_藏名:娘肖夏
- 狐_藏名:哗
- 秦皮_藏名:达布桑
- 毛莲蒿_藏名:坎巴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