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模_藏名:肖芒
品名 | 藏名:肖芒
|
汉语拼音 | SUANMO
|
拉丁名 | 1.Rumex acetosa L.; 2.R.nepalensis Spreng.
|
英文译名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蓼科植物酸模、尼泊尔酸模的根。
|
动植物形态 | 1.酸模:多年生草本,高40~80cm。根粗壮,长20~30cm,直径4cm左右,黄色。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具沟槽,有节,中空。基生叶长卵圆形,长5~10cm,宽2~3cm,先端钝尖或急尖,基部箭形,全缘,具长柄;茎生叶片较小,披针形,无柄,抱茎;托叶鞘膜质,筒状,破裂。圆锥花序顶生;花小,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内轮花被片长约3mm,外轮花被片较小,雄蕊6;雌花内轮花被片果期增大,近圆形,长3~4mm,包被果实,外轮花被片较小,反折;子房三棱形,柱头3,画笔状,紫红色。瘦果卵圆形,具三棱,黑色,有光泽。 2.尼泊尔酸模: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及根茎粗壮,圆柱形,长30~50cm,径3~5cm,有分枝,表皮棕黄色。茎直立,常2~3条从根茎处发出,有明显纵沟棱。基生叶长圆状卵形,长10~15(~20)cm,宽4~6cm,先端钝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边缘皱波状;叶柄长3~5cm;茎生叶较小,卵状披针形,基部圆形或广楔形;托叶鞘膜质,筒状。花序圆锥状,顶生;花两性,数朵簇生,花梗细弱,有关节,长约5mm,下垂;花被片6,2轮,内轮果期增大,宽卵形,长5~6mm,边缘有针刺状齿,齿端成钩状;雄蕊6,成对排列,每对与外轮花被片对生,花丝细弱;子房三棱形,花柱3,向下弯曲,柱头3,画笔状。瘦果卵形,具3棱,深褐色,有光泽,长约3mm。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1.酸模: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及云南;辽宁、吉林、河北、陕西、新疆、江苏、浙江、湖北有分布。
2.尼泊尔酸模: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陕西、江西、湖南、湖北、贵州有分布;伊朗、阿富汗、印度、巴基斯但、尼泊尔、缅甸、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亦有分布。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1.酸模:生于海拔4000m以下的农田附近、荒地、湿润草坡、河谷阶地。
2.尼泊尔酸模:生于海拔2700~4300m的河谷阶地、宅旁、荒地、农田附近。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1.酸模:花期6~7月,果期7~8月。 2.尼泊尔酸模:花期6~7月,果期7~8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秋末采挖,去净枯叶、茎苗和须根,洗净,晒干或晒至六成干,切片,再晒干。
|
药用部位 | 以根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呈类圆柱形或圆锥形,长短不一,直径3~5cm,下部有分枝。根头部有茎基残余及支根痕,尚有少数残存的棕色须根,横纹密集。表皮淡黄色或黄灰色,有横向皮孔样疤痕。质硬,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或棕黄色,或为圆形或卵圆形块状,厚10~15mm,表皮和切面颜色与整根同。味苦涩。 显微鉴别:尼泊尔酸模根横切面: 木栓层薄。皮层中无机械组织。韧皮部细胞压缩,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呈半径向排列,无纤维伴随。薄壁组织中含众多淀粉粒,均为单粒类棱形或类球形,长5~46cm。根头部横切面特征与根相似,但中心有髓部薄壁组织。 |
理化性质 |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少许,置滤纸上,加氢氧化钠试液,滤纸即染成红色(蒽醌衍生物反应)。
(2)取本品粉末 0.1g,加稀硫酸5ml,煮沸2min,趁热滤过。滤液放冷后,加乙醚5ml,振摇,乙醚液即染成黄色。分取乙醚液,加氨试液2ml,振摇,氨液层即染成红色,醚层仍显黄色(反应同1)。
(3)取本品粉末(40目)0.2g,用甲醇浸渍5~6小时,取上清液点样。吸附剂:取过200目筛的硅胶,加15%石膏,加蒸馏水适量铺板。展开剂用苯- 甲酸乙酯- 甲酸- 甲醇(3ml∶1ml∶1滴:4滴),展距10cm。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散剂,膏剂。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1.酸模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把酸模的根切细,热水提取后得到高分子多糖部位(RAP)。此部位口服或腹腔给药对小鼠移植性实体瘤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且对人的补体C3有很强的活化作用。Swiss/NIH系小鼠在S-180实体瘤及艾氏腹水癌移植后24小时,腹腔给予BAP,剂量为每天20、50、100及200mg/kg,给药10天。对于艾氏腹水癌(2 x 106细胞/小鼠),两种给药途径都无抗肿瘤活性,而对S-180实体瘤,两种途径都有效,特别是口服给药,肿瘤移植后第五周的抑制率达92.4%。用抗原抗体交叉电泳的方法来测定补体C3的活化程度时,发现RAP是作用于C(3)活化的旁路。 2.解痉作用:本品提取物牛耳大黄甙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其作用近似罂粟碱。 3.其他:有抑制大孢子霉菌繁殖和生长的作用。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方一:酸模、兔耳草、毛蕊草、獐牙菜、紫苞风毛菊。
方二:酸模叶、蒲公英、蓍(一枝蒿)。
方三:酸模,马蔺子,碱毛茛、山莨菪、烈香杜鹃叶。
|
药性 | 苦、酸,寒。
|
归经 | |
功效 | 清疮热,解毒。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湿疹、皮肤病、痈疖肿毒、疫疠。
|
用法用量 | 配方或单用,内服或外服。内服配方每次9~15g,单用5~6g;外用适量。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方一:酸模、兔耳草、毛蕊草、獐牙菜、紫苞风毛菊各等量。研细。治疫疠病。一次2~3g,一日3次。 方二:酸模叶、蒲公英、蓍(一枝蒿)各等量,鲜草为好。捣烂,外敷,治虫蛇蚊伤、痈疖肿毒、热毒疮疡。 方三:酸模50g,马蔺子50g,碱毛茛、山莨菪、烈香杜鹃叶各30g。鲜品捣烂,干品研细调醋或青稞酒,外敷。治皮肤病、炭疽病。 |
考证 | 《蓝琉璃》记载:茎中松软,红色,高大,具节。叶油绿,大,花红黄两种,粗糙,簇生。果状如菱角。味甘、苦。治疮疡发烧,烧灰治时疫热病。《图鉴》记载:浪肖生长在沼泽地。茎红色,高大;叶油绿,扁平;花红色,粗糙、簇生;果状如菱角。味甘、苦,治一切疮疡。 《如意宝树》记载:肖芒治乳蛾、白喉。让钧多杰说:“肖芒消肿,解虫毒。”《晶珠本草》记载:肖芒解疮疖毒。肖芒分九种,本品为其中之一的浪肖。 |
药物应用鉴别 |
近期更新
- 黑云母_藏名:浪采那保
- 红花岩黄芪_藏名:塞玛玛保
- 白花绿绒蒿_藏名:欧贝嘎保
- 黑沉香_藏名:阿尔那合
- 蜣螂虫_藏名:赛布尔
- 红沉香_藏名:阿玛尔
- 大花红景天_藏名:索洛玛保
- 儿茶_藏名:桑当加保
- 小叶鼠李_藏名:桑当赛保
- 碱毛茛_藏名:索登木巴
- 球果藤_藏名:萨摘切哇
- 白沉香_藏名:阿尔加
- 五脉绿绒蒿_藏名:欧贝莪保
- 蝽象_藏名:赛窝
- 蒲桃_藏名:萨摘琼哇
- 斑翅山鹑_藏名:仆巴
- 全缘绿绒蒿_藏名:欧贝赛保
- 草血竭_藏名:拉冈用哇
- 长耳鸮_藏名:森夏
- 藏紫草_藏名:芝莫合
- 巴豆_藏名:丹饶合
- 赤石脂_藏名:森德拉
- 藓生马先蒿_藏名:漏日莫保
- 核桃_藏名:达尔嘎
- 葡萄_藏名:根哲
- 百里香壮鹃_藏名:塔丽恩保
- 菥蓂_藏名:折嘎哇
- 羌活_藏名:志那合
- 狍_藏名:卡夏
- 黑果枸杞_藏名:旁那摘吾
- 川滇香薷_藏名:息柔莫保
- 耧斗菜_藏名:益毛代金
- 猪毛菜_藏名:达才尔
- 铅_藏名:夏尼
- 紫鑛_藏名:麻茹泽
- 裂叶独活_藏名:巴木保
- 青海沙蜥_藏名:木吾
- 鬼臼_藏名:噢莫色
- 岩鸽_藏名:普荣
- 紫菀_藏名:麦朵漏莫
- 螃蟹_藏名:德森
- 垂果大蒜芥_藏名:岗托巴
- 野韭_藏名:龙郭给孜
- 疣鼻天鹅_藏名:昂哇
- 尼阿洛_藏名:尼阿洛
- 藏雪鸡_藏名:公莫
- 广酸枣_藏名:娘肖夏
- 狐_藏名:哗
- 秦皮_藏名:达布桑
- 毛莲蒿_藏名:坎巴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