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_藏名:觉拉
品名 | 藏名:觉拉
|
汉语拼音 | ZHUSHA
|
拉丁名 | Cinnabris
|
英文译名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朱砂为硫化物类辰砂族辰砂矿石。是分布最广的汞矿物。形成于低温热液过程中,并在碱性介质中沉淀。
|
动植物形态 |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主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亦有分布。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常与辉锑矿、黄铁矿、白铁矿、方解石、莹石、重晶石矿物共生。有时发现有外生的朱砂,形成于氧化带的下部,由黑黝铜矿分解而成。黑辰砂是在酸性介质中形成。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辰砂矿采出后,劈开矿石,置于淘洗盘中,加水,双手托盘左右旋转,因砂比重大,沉于底部,岩石比重小浮于上,倾出水液,拣去石块,选取纯净者,用磁石吸尽铁屑,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砂,研成细粉,或用水飞法,经60℃以下干燥后研成极细的粉末。
朱砂以水飞法加工为好,因为朱砂经过水飞,不但可以制成细粉,更可借助水的溶解作用,除去部分水溶性杂质。另外朱砂属于金石类药材,其粉碎度愈高,就愈有利于发挥药效。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 属三方晶系。呈原板状或菱面体形,并常呈双晶。集合体多为不规则粒状,有时呈致密块状、粉末状和皮壳状,色红,有时表面呈铅灰色,条痕红色。半透明,有金属光泽,硬度2~2.5,密度8.05,具旋光性,导电性极差。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无臭,无味。用手捻搓,其色不染手,研成粉末后,内无白点为好。鲜红色为佳品,暗紫色次之。黑辰砂为灰黑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无解理,密度7.7,导电性良好。
|
理化性质 | 理化鉴别(1)本品不溶于水、硝酸及硫酸,但溶于王水和硫化钠溶液。
(2)本品粉末加盐酸湿润后,在光洁的铜片上磨擦,铜片表面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即消失。
(3)本品粉末加盐酸与硝酸(3∶1)的混合液使溶解,蒸干,加水使溶,其滤液显汞盐与硫酸盐的特殊反应。
(4)取少许粉末置试管中,以火饶之,则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及金属汞球。
|
炮制方法 | 藏医将朱砂加工成灰药的方法:将朱砂粉末装入有盖陶器小罐中,密封罐口,不使泄气,置武火上烧,罐盖上须频频涂水,保持湿润,烧至罐底发灰色时,则灰已烧熟,即可停火,待冷却后将盖揭开,上层为水银,底部为灰药。炮制后外用治疮痈,去腐拔毒。治疗一切疡疮疖痈,治腐肌败肉最为有效。
|
中药剂型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1.镇静作用: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 2.抑菌作用:外用能抑杀皮肤细菌。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甘。微寒,有毒。
|
归经 | |
功效 | 清诸热,解毒。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用于清肺热、肝热、脉热。治脉病、骨端松质血液缺乏。外用治疮疡、口疮、疥癣。
|
用法用量 | 内服,每次用量0.3~0.9g,用温开水或汤剂冲服,也可配合其他药物制成散剂或丸剂内服,并可做丸药挂衣。外用适量,或配合其他药物研末撒敷。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方一:七味兔耳草散: 诃子100g,姜黄50g,短穗兔耳草100g,手掌参50g,熊胆30g,红花50g,朱砂50g。除熊胆外,其余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熊胆细粉,混匀,即得。功能补肾,涩精,用于遗精、遗尿,一次0.9~1.5,一日3次。 方二:八味红花止血散:藏红花5g,熊胆5g,豌豆花40g,紫檀香35g,朱砂25g,波棱瓜子25g,短穗兔耳草35g,石斛35g。以上八味,除藏红花、熊胆、朱砂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细粉,过筛,加入藏红花、熊胆、朱砂细粉,混匀,即得。有止血作用。用于“木布”破溃,胃溃疡出血,流鼻血,各种外伤和内伤引起的出血, 方三:十五味大黄散:大黄24g,迷果芹3g,藏木香6g,红花、干姜、石灰华、肉豆蔻、小豆蔻、草果各3g,寒水石15g,诃子9s,碱花9g,丁香15g,朱砂3g,硼砂24g。除朱砂外,其他各药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朱砂,混匀,过筛,即得。功能祛风,清胆,化湿,消食,特别对妇女闭经及产后胎衣不下等,尤为有效。 方四,五鹏甘露丸:朱砂30g,藏菖蒲50g,寒水石(制)200g,胶质没药30g,木贼100g,铁棒锤40g,秦皮100g,木香80g,诃子150g,麝香1g。以上十味,除朱砂、麝香外,其余粉碎成细粉,加入朱砂、麝香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阴干,即得。功能消炎,接骨。用于骨外伤,骨折,脑震荡,皮肤疼痛红肿。一次6~8丸,一日2次,每10丸重2.5g。 |
考证 | 据《晶珠本草》记载:朱砂可固脉络及骨中脂血,肝热,脉热。由于产地不同。又称夏合朱砂、蒙砂、大朱砂、湘砂、康砂等。但总的来说只有白、黑两种。朱砂和水银产地的下面,有寒水石和石脂一样的物质,白色的精华蒸发飞散,红色的外透,覆盖表面,二精凝聚成朱砂,汁液为银。产自印度和加赛尔等地。色紫闪光,状如银矿石。用黄牛尿泡制后深紫者称为“黑砂”,或称为雄朱砂。色红白,透明,光滑而色淡,炮制后深红色者称为“白砂”。或称为雌朱砂。二者差别很大,但功效相同,用药者要分清男女,用药时朱砂相反用为好。《宝饰》中记载,朱砂舒脉,清肝肺热时,用黑白二砂,别的病症,二砂不可同用;消毒、解毒用辰砂;黄水、炭疽用银珠,这点非常重要。
|
药物应用鉴别 | (1)本品有毒,不宜大量久服,以防汞中毒。不可火煅,以免汞析出增大毒性。
(2)中医对本品使用常以色朱红,有光泽,体重质脆,无杂质者为佳。市售商品中有以下几个品种,均属朱砂类,用法与藏药虽异,但为扩大藏医药范围,现简述于后,以供参考。
①朱宝砂亦称泽光砂、洋尖砂。呈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
②镜面砂,亦称劈砂、片砂。呈不规则板片状,斜方形或长条形,大小厚薄不一,边缘不整齐,色红而鲜艳,光亮如镜而微透明,质较松脆,易破碎。
③豆瓣砂,亦称豆砂、个砂。呈块状,较大,体重质坚而不易破碎。
④人工合成的朱砂亦称平口砂、灵砂,是以水银、硫黄为原料,经加热升华而成。各地方加工的方法不尽相同。人工合成之朱砂,含硫化汞不得少于99%。
(3)天然朱砂与人工合成朱砂,二者均主含硫化汞(Hgs)。但在来源、加工炮制、所含微量成分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致使性味、功效、主治、毒性、临床应用、效果评价都有许多不同。灵砂为黑色硫化汞,因含有相当量的游离汞,现代研究已证实,游离汞在人体内易于吸收,从而造成汞中毒,因此,规定黑色硫化汞不能入药,但可做为工业颜料使用。通过临床应用多年的经验总结,对我们今后正确、合理地区别应用朱砂与灵砂。
|
上一篇:益母草_藏名:辛木头勒
下一篇:薰倒牛_藏名:芒涧那保
近期更新
- 黑云母_藏名:浪采那保
- 红花岩黄芪_藏名:塞玛玛保
- 白花绿绒蒿_藏名:欧贝嘎保
- 黑沉香_藏名:阿尔那合
- 蜣螂虫_藏名:赛布尔
- 红沉香_藏名:阿玛尔
- 大花红景天_藏名:索洛玛保
- 儿茶_藏名:桑当加保
- 小叶鼠李_藏名:桑当赛保
- 碱毛茛_藏名:索登木巴
- 球果藤_藏名:萨摘切哇
- 白沉香_藏名:阿尔加
- 五脉绿绒蒿_藏名:欧贝莪保
- 蝽象_藏名:赛窝
- 蒲桃_藏名:萨摘琼哇
- 斑翅山鹑_藏名:仆巴
- 全缘绿绒蒿_藏名:欧贝赛保
- 草血竭_藏名:拉冈用哇
- 长耳鸮_藏名:森夏
- 藏紫草_藏名:芝莫合
- 巴豆_藏名:丹饶合
- 赤石脂_藏名:森德拉
- 藓生马先蒿_藏名:漏日莫保
- 核桃_藏名:达尔嘎
- 葡萄_藏名:根哲
- 百里香壮鹃_藏名:塔丽恩保
- 菥蓂_藏名:折嘎哇
- 羌活_藏名:志那合
- 狍_藏名:卡夏
- 黑果枸杞_藏名:旁那摘吾
- 川滇香薷_藏名:息柔莫保
- 耧斗菜_藏名:益毛代金
- 猪毛菜_藏名:达才尔
- 铅_藏名:夏尼
- 紫鑛_藏名:麻茹泽
- 裂叶独活_藏名:巴木保
- 青海沙蜥_藏名:木吾
- 鬼臼_藏名:噢莫色
- 岩鸽_藏名:普荣
- 紫菀_藏名:麦朵漏莫
- 螃蟹_藏名:德森
- 垂果大蒜芥_藏名:岗托巴
- 野韭_藏名:龙郭给孜
- 疣鼻天鹅_藏名:昂哇
- 尼阿洛_藏名:尼阿洛
- 藏雪鸡_藏名:公莫
- 广酸枣_藏名:娘肖夏
- 狐_藏名:哗
- 秦皮_藏名:达布桑
- 毛莲蒿_藏名:坎巴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