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茧_维药名:皮来 胡孜斯
汉语拼音 | Can jian
|
维药名 | 皮来 胡孜斯
|
别名 | 艾比日斯米、艾比日西米《拜地依药书》。
|
考证 | 《注医典》载:“蚕茧,是众所周知的一种事物具有爽心悦志的功效。”《药物之园》载:“蚕茧,是蚕虫吐丝编织而成的蚕壳,有黄白色,大小不等。”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蚕茧一致。
|
中药材基原 | 为家蚕蛾科昆虫家蚕的茧壳。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家蚕Bombyx mori 1.
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cm,翅展3.9~4.3cm,头部较小,复眼1对,黑色,呈半圆形,口器退化下唇须细小,触角1对,羽毛状,基部粗,末端渐细。雌蛾的触角灰色较短;雄者黑色,较雌蛾长。前胸节和中胸节吻合,翅2对,均被白色鳞片,前翅位于中胸部,呈三角形,较大,有3条淡暗色横纹;后翅生于后胸,较小,略是圆形,有2条较深色的平行线。足3对,跗节5个,具1对黑褐色的爪,有绵状毛。雌蛾腹部肥硕,宋瑞钝圆;雄者腹部狭窄,末端稍尖。幼虫即桑蚕。圆筒形,灰白色有暗色斑纹,全体疏生黄褐色短毛,除头部外,由13个环节组成。头小而较坚硬,有单眼、触角、唇、颚及吐丝管。前3节为胸部,后10节为腹部;前胸节甚小,两侧有椭圆形的气门,中、后胸节膨大,外表有皱襞;胸足3对,腹足4对,尾足1对;第8节背面中央有尾角1枚。体内有丝腺,能分泌丝质,吐丝做茧。幼虫以嫩叶(主要为桑叶)为食,经5龄而作茧;渐次化蛹,成蛾。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养蚕业,以江苏、浙江产量丰富。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将蚕茧剪开,除去蚕蛹和杂质。
|
药材鉴别 | 本品呈长椭圆形,或中部稍隘缩,长3~4cm,直径1.7~2.1cm;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缩纹理,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其内壁的丝纹较规则,商品药材多已剪成两瓣,去蛹之空壳,壳厚约1mm。质轻而韧,不易撕破。
|
化学成分 | 蚕茧主要是由纤维状蛋白质“丝纤蛋白”(fibuoin),外包以另一种蛋白质“丝胶蛋白”(sericin)粘结而成;此外尚含少量油脂类、色素、无机物等。在生丝中,丝纤蛋白是一种角蛋白,其组成氨基酸,以甘氨酸、丙氨酸为最多,此两种氨基酸的氮约占总氮的80%。105g丝纤蛋白所含氨基酸(物质后数字是克分子数):甘氨酸578,丙氨酸381;缬氨酸29,亮氨酸7,异亮氨酸9,丝氨酸157,苏氨酸12,酪氨酸67,本丙氨酸8,脯氨酸5,色氨酸2,赖氨酸4,组氨酸2,精氨酸6,天冬氨酸17,谷氨酸13,共计1297个克分子。丝胶蛋白亦是角蛋白,其组成氨基酸大体上与丝纤蛋白相似,微异处在于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较多。茧又含游离氨基酸50mg(以甘氨酸计)[1]。 蚕茧含油蜡状物质,由伯醇类(C26~C30)、固体脂肪酸(C26~C32)、石蜡(C25~C31)及液体脂肪酸所构成。又含谷甾醇(成葡萄糖苷)及羽扇豆醇(lupeol)[1]。 黄茧所含色素有各种胡萝卜素衍生物,也是黄橙、粉红、棕灰等色的茧的色素。绿茧的色素有些与黄酮有关,特别是野蚕茧。茧色素种类颇多,都是黄酮类的葡萄糖苷[1]。 各种蚕茧,每克含铁10.08~49.16μg及相当多的氟。每千克白茧含锰7.06mg,黄茧含8.48mg。每克白茧含锌3.19μg,黄茧含3.67μg[1]。 |
药理作用 | 蚕蛾的茧有拟胆碱作用。用石油醚、乙醚、氯仿处理过的蚕茧的90%乙醇提取物对麻醉猫的血压、离体豚鼠回肠及家兔十二指肠均呈现胆碱能样作用。但在蛙腹直肌标本上,对横纹肌无作用[1]。蚕茧抽丝所得的蚕丝制成的支架有利于软骨细胞贴附生长[2]。
|
性味 | 一级干热,气微,味淡。
1.《拜地依药书》:“寒热度味平,或一级干热;有人认为一级湿热。”
2.《药物之园》:“未煎者性首级干热,湿性中度,煎者偏向于干。”
|
功效 | 生于生热,祛寒补心,燥湿补脑,爽心悦志,止咳,平喘,愈创明目。
|
主治 |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心脑疾病,如寒性心虚,心悸,心慌,心烦不安,湿性脑虚,神经衰弱,咳嗽哮喘,眼疮流泪。
|
用法用量 | 内服:1~3g。外用:适量。可入糖膏、糖浆、心舒膏、蜜膏、蒸露等;亦可入眼粉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本品对肾有害,矫正药为欧细辛。
|
代用药 | 若本品缺货,可用炼珍珠代。
|
附方 | |
制剂 | 艾热克 艾比日西米 蒸露 蚕茧500g,黄花柳、牛舌草、白檀香、莲花各30g,玫瑰花、蜜蜂花各15g。先将蚕茧切成丝,其他药物研成粗粉,浸泡在7000ml开水中过一夜,放入蒸馏锅内,用温火蒸馏出药露即可。功能大补支配器官,如大补心脑,滋补肝脏,营养神经等。主治心脑两虚,肝脏虚弱,神经虚弱等。内服,每日3次,每次成人50ml,儿童15~30ml。(《阿日甫验方》)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667 药理 [1]刘勇民.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669 [2]吴海涛,等.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0,14(5):301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上一篇:苜蓉子_维药名:比德欧如合
下一篇:蜂蜜_维药名:阿赛里
近期更新
- 附子_维药名:节得瓦尔其尼
- 石榴花_维药名:阿那尔 古丽
- 吕宋揪荚粉_维药名:坎比力
- 牛胆_维药名:卡拉 欧提
- 锁阳_维药名:也尔买地克
- 罂粟子_维药名:扩克那尔欧如合
- 曼阳罗叶_维药名:衣提洋克优普口密克
- 野苜蓿子_维药名:亚瓦比代欧如合
- 槟榔_维药名:福排力
- 马钱子_维药名:库其拉
- 大蓟_维药名:充 伙哈
- 酸藤果_维药名:白然格卡布力
- 西瓜子_维药名:塔吾孜 欧日格
- 鸡子壳_维药名:吐胡米 沙克里
- 小檗浸膏_维药名:如苏提
- 独行菜子_维药名:克孜力图地日
- 绵羊肉_维药名:葵 古西
- 淀粉_维药名:尼夏斯台
- 硝石_维药名:说热 开里密
- 全蝎_维药名:查洋
- 红花子_维药名:扎让杂 欧如合
- 毛诃子_维药名:白力勒
- 茜草_维药名:欧尔当
- 菟丝草_维药名:色日克月改
- 麟香草_维药名:阿沙
- 牛舌草花_维药名:高孜班 古丽
- 红宝石_维药名:亚库提
- 水龙骨_维药名:白斯法也及
- 罗勒_维药名:热依汗
- 多榔菊_维药名:代如乃吉
- 姜黄_维药名:则其外
- 斑蝥_维药名:阿拉 库鲁克
- 合欢皮_维药名:赛热斯
- 朱砂_维药名:星日福
- 欧烟堇_维药名:夏塔热印地
- 鸡油_维药名:托伙 也合
- 奶桃_维药名:那尔吉力
- 肉桂子_维药名:达尔亲 古丽
- 刺蒺藜_维药名:欧胡日提坎
- 莪术_维药名:布祖哈
- 亚麻子_维药名:孜合尔 欧日合
- 芫荽_维药名:优米哈克 苏提
- 胡萝卜_维药名:赛维则
- 大青叶_维药名:欧斯玛
- 冰糖_维药名:那瓦提
- 新疆圆柏实_维药名:阿日查梅维斯
- 沙龙子_维药名:赛坎库尔
- 高良姜_维药名:胡林江
- 鸡内金_维药名:托伙 塔西里克
- 牛黄_维药名:定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