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_藏名:东

品名
藏名:东
汉语拼音
HAILUO
拉丁名
Rapana thomasiana Crosse.
英文译名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为骨螺科动物红螺的壳。
动植物形态
螺壳似球形、坚厚,壳顶尖细,螺层约6层。螺旋部较低,体螺层极膨大。壳面粗糙,具有排列整齐而平的螺旋形肋和细沟纹,在肩角的下方有3~4条有结节突起的粗肋。肩角突起,在体螺层上结节成三角形,特别突出,有时形成棘。壳面黄褐色,具棕褐色斑点。壳口大,前沟宽短而外唇厚,边缘具有与螺肋相当的缺刻;内唇后方薄,贴附于体螺层上,前方加厚,向外伸展,与体螺层前部的螺肋共同形成假脐,壳口内面杏红色,有珍珠样光泽。厣角质,棕色,呈椭圆形,核位于靠外唇的边缘,生长线明显。体柔软,头端具触角一对。足部宽大,呈灰黑色,有较强伸缩性。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东向南直达广东沿海各省海域,以北方沿海产量为多。
动植物生态环境
生活于浅海底岩石间,能潜入泥沙中捕取食物。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雌雄异体,交尾产卵,产卵期为5~8月,卵产在几丁质的卵袋中,幼螺两年后性成熟。以双壳类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采得红螺后沸水中烫死,除去残肉和泥沙,煅后研细或生用。
药用部位
以壳入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药材螺壳极坚厚,螺体上有三角形的结节。表面粗糙,黄褐色,具棕褐色斑点。壳口大,外唇厚,边缘有缺刻。壳口内平,杏红色,有珍珠光泽。味咸腥。
理化性质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散剂,丸剂。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方一:寒喉阻散:旧砖块、大托叶云实、四味石榴散、信筒子、海螺灰、川木香、各种鸟类喉管、光明盐、白硇砂、紫硇砂、贝齿灰、陈天灵盖、秃鹫粪、马钱子、藏木香。 方二:①石灰石,寒水石,湟鱼骨,狼骨,海螺,贝壳。 ②诃子、铁棒锤根、青海大戟、秃鹫喉、鸬鹚喉、胡兀鹫喉、姜片、荜茇、胡椒、唐松草、绢毛毛茛、钝裂银莲花、硫黄。 ③姜片、荜茇、胡椒、丁香、肉豆蔻、硇砂、光明盐、诃子、川楝子、山植、天香、蔓荆子、胡兀鹫粪炭、桂皮、草果、白矾、皂矾、沙棘果膏、干萝卜、硼砂(炒)、大萼铁线莲、鬼箭锦鸡儿、蜂蜜。
药性
味辛,性平和。
归经
功效
收敛脓血,破溃脓头,清骨热,散疮核,收敛黄水。
性味分类
主治
治脑疾,解诸毒。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10~20g。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方一:寒喉阻散:旧砖块、大托叶云实、四味石榴散、信筒子、海螺灰、川木香、各种鸟类喉管、光明盐、白硇砂、紫硇砂、贝齿灰、陈天灵盖、秃鹫粪、马钱子、藏木香。上药共为细末,秦皮汤送服。功能温化寒痰,攻坚破积。主治寒痰喉部阻塞,特别对寒性胃扭转更有良效。
方二:①石灰石50g,寒水石30g,湟鱼骨20g,狼骨20g,海螺20g,贝壳20g。共研细末,加动物油,入铁锅中密闭成炭。②诃子、铁棒锤根、青海大戟、秃鹫喉、鸬鹚喉、胡兀鹫喉、姜片、荜茇、胡椒、唐松草、绢毛毛茛、钝裂银莲花、硫黄各等量(加工方法同上)。③姜片、荜茇、胡椒、丁香、肉豆蔻、硇砂、光明盐、诃子、川楝子、山植、天香、蔓荆子、胡兀鹫粪炭、桂皮、草果、白矾、皂矾、沙棘果膏、干萝卜、硼砂(炒)、大萼铁线莲、鬼箭锦鸡儿各等量。以上三类药各取等量,共研为细粉,用蜂蜜调制如豌豆大,日服2~3次,每次3~5粒,温开水送服。治食道、胃、肠肿瘤。
考证
《晶珠本草》记述:海螺本品之名有夏卡、螺札拉札、曲吉、扎拉嘎然嘎、曲嘎然嘎、洒子如嘎木卡、卡卜吉卡、尼布夏尼等。本品有五种,分上中下三品。达葛卡那窝达夏卡海螺为右旋螺,色如水银,很白,为吉祥物。司敦海螺,螺尾吹口的一端细长,色花如黄色亚玛瑙。以上二品质佳,前者为特品,后为上品。司达夏卡海螺或夏卡窝达海螺,为白螺或旋螺,白螺很驰名,为中品。甘扎夏卡海螺为刺螺、角螺,螺表有刺猬状螺刺。拉嘎达夏卡海螺为红螺,色如禹粮土色,品位低劣。上述诸品,产自玛拉夏豆和司高达、哈拉、多哇热嘎等大海中。除了清骨热生用以外,都需在炭火中煅烧至虚松,色白入药,白螺最好。又述:海螺灰有燥湿,破穿功效。
药物应用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