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药罐法种类多
敷药罐法,是指将拔罐治疗与药物敷贴结合起来,以提高疗效的特殊拔罐方法。具体操作时可根据所治疾病的不同来选择敷药种类,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敷药罐法。
止痛膏贴罐法 预先把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等敷贴于将要拔罐的部位后再进行拔罐的方法。适宜采用该方法治疗的疾病较多,包括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腰部及四肢痛、咳嗽等病症。敷贴膏药之前需根据罐口的大小及拔罐的数量,将膏药剪成直径小于罐口的圆形贴片,并逐个贴敷于将要拔罐的部位后再拔罐,每个部位留罐时间为 10—15分钟。
敷姜罐法 是预先将适量生姜捣烂如泥,敷贴到将要拔罐的部位上,然后再拔罐的方法。该方法适用的范围较广,除了不适合用于跌打损伤早期局部有红、热现象等症之外,对多数疾病均适用。具体操作时,如患者的皮肤较干燥,可先在干燥部位涂一层薄薄的润滑剂,如凡士林等,再实施敷姜拔罐治疗。生姜味辛,性温,具有散寒湿及疏风通络的作用,对皮肤有强刺激,能加强拔罐的效果,在拔罐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表情,若患者疼痛应立即起罐。敷姜时需依据拔罐部位面积的大小,敷贴于具体拔罐部位,以直径小于罐口,厚度为2—3毫米的姜垫为宜,然后再拔罐,每个部位留罐时间约为10分钟。
敷蒜罐法 将大蒜适量,去皮捣烂如泥,先敷贴于拔罐部位,再进行拔罐的方法。敷蒜罐法常用于治疗皮肤疖疮痈毒、肺炎、肠炎、咳嗽等病症,也可用于风寒湿痹证等,大蒜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只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解毒、拔毒及止痢等功效,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与拔罐结合后可加强罐法的治疗效果,但应避免敷贴时间过长,以防引起皮肤起疱。具体操作时视患者皮肤状况,皮肤较为细腻者可预先涂抹薄薄一层润滑油,再在拔罐部位敷贴蒜垫。敷蒜时需依据拔罐部位的面积大小,敷贴于具体拔罐部位,以直径小于罐口,厚度为2—3毫米的蒜垫为宜,然后再拔罐,每个部位留罐时间为 5~8分钟。
下一篇:火罐治病有讲究
近期更新
- 拔罐疗法治病三优点
- 走罐疗法治疗背部疼痛
- 拨罐是将毒气拔出来吗
- 藏医擅用牛角拔罐
- 家庭拔罐三点要注意
-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 拔罐治疗后背疼痛
- 火罐治病有讲究
- 记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安乐社区乡村医生曲维信
- 针刺拔罐对付蚊虫叮咬
- 在家门口 享受各种中医诊疗
- 壮医主要是通过外治的方法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中医科的医护人员们
- 体质辨识方法 拔罐
- “四联疗法”除腰疾更好
- 壮医三宝 药线针刺、莲花针拔罐
- 拔罐选配穴位保健方法
- 刺血疗法 治病外治法
- 落枕咽喉炎 颈部火罐行
- 烧伤急救 冷疗为先
- 看罐印知病情
- 针灸推拿 解除病痛
- 排除体内湿毒浊气 涌泉穴拔罐
- 三伏刮痧拔罐防治肺系疾病
-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
- 土家竹子能拔罐
- 自然医学研究会 中医药旅游人才 中医骨干培训
- 揭开拔罐疗法的神秘面纱
- 家中拔火罐 方法要掌握
- 体表窦道不愈 试试拔罐疗法
- 拔罐包括竹罐 玻璃罐 抽气罐等 特点各有不同
- 里约奥运拔罐“粉丝团”扶正祛邪保护运动员免疫系统
- “中国名片”拔罐走红并非偶然
- 浓厚中医色彩的“中医印”
- 拔罐疗法故称为“角法”治疗范围广泛
- 拔火罐 艾灸 耳穴压豆 颈椎操 穴位按摩 刮痧
- 应坚决取缔非法推拿按摩
- 刮痧最善补虚 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
- 排毒拔罐疗法要慎用
- 拔罐疗法在全球发展与现状进行总结
- 祛湿清热推荐一些简便易学的中医疗法
- 简单易学的拔罐方法 点刺放血加拔罐
- 理性对待拔罐热
- 一套舒筋理气拔罐疗法解岔气
- 饮食养生 音乐养生 书法养生
- 刮痧补虚泄实 因病因时因地制宜
- 土家医“打火罐” 疗法
- 失眠伴头痛 双侧膏肓俞刺血拔罐
- 急性腰扭伤 拔罐治疗
- 拔罐拔走空调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