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拔罐包括竹罐 玻璃罐 抽气罐等 特点各有不同

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作用。选用不同的罐具和手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罐具主要包括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特点各有不同。

竹罐  优点是轻便耐用、便于携带、经济实惠、不易破碎;竹罐吸附力较玻璃罐大,不仅可以用于肩背等肌肉丰满之处,而且可应用于腕、踝、足背、手背、肩颈等皮薄肉少的部位。另外,竹罐在应用时可先放于药液中煎煮后,再吸拔于腧穴或体表,既可通过负压改善局部血液循化,还可借助药液的渗透起到局部熏蒸作用,加强治疗作用。

但竹罐也有缺点,竹罐易燥裂漏气,且因吸附力较大,罐体不透明,难以观察罐内皮肤反应,为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使用竹罐时留罐时间不能太久。

玻璃罐  优点是罐口光滑,罐体透明,便于观察拔罐部位皮肤充血、瘀血程度,从而容易掌握留罐时间,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罐具,特别适用于走罐、闪罐、刺络拔罐及留针拔罐。但因其导热快,易烫伤,且容易破损,使用时应格外留意,对有裂缝的玻璃罐应弃之不用。

抽气罐  材质多以塑料为主,是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于选定的部位。优点是抽气罐不用火、电,不会烫伤皮肤,且操作简便,可普遍用于个人和家庭的自我医疗保健,是目前较普及的新型拔罐器。但缺点是缺少火罐的温热刺激效应。

拔罐手法主要有留罐、走罐、闪罐、刺络拔罐等。

留罐  是指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钟;多用于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疼痛等症的治疗。

走罐  亦称推罐,使用前应在罐口涂些万花油或铁打损伤油之类的润滑剂,将罐吸附于体表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主要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病症。

闪罐  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多用于面瘫的治疗。

刺络拔罐  亦称刺血拔罐,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叩刺或点刺出血,再施以拔罐,使罐内出血3-5毫升;多用于痤疮等皮肤疾患。

北京市西城区民政中医门诊部

副主任医师   曹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