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川乌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因其块根形似乌鸦头,故名乌头。产于四川的栽培品母根名川乌;附生于母根边的子根,名附子。其野生者名草乌。

  【药材历史考证】川乌,又名川乌头。早在后唐侯宁极《药谱》中已有记载。川乌与草乌在古代本草中均统称为乌头。《本草图经》在乌头条下曰:“种之法:冬至前,先将肥腴陆田耕五七遍,以猪粪粪之,然后布种,逐月耘耔,至次年八月后方成。……元种者母为乌头,其余大小者皆为附子。”以上是川乌栽培方法的最早本草记载。宋代《宝庆本草折衷》将川乌头单独分条曰:“川乌头,一名川乌。”李时珍《本草纲目》曰:“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者是也。”由上可见,对川乌与草乌分别进行明确论述的始载本草为宋代《宝庆本草折衷》。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主根纺锤形或倒卵形,通常2个连生,栽培品的主根周围常生有数个肥大的侧根(子根)。茎直立,高60~150cm,中部以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离生叶,有分枝。茎下部叶在花期枯萎。茎中部叶互生;叶片革质或纸质,五角形,长6~11cm,宽9~15cm,基部浅心形,掌状三全裂或三深裂达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常为宽菱形,顶端急尖,有时近羽状分裂,二回裂片斜三角形,侧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常沿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2.5cm,疏被短柔毛。顶生总状花序长6~25cm,花序轴和花梗多少密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花梗中部或下部生有小苞片;花萼片5,蓝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2~2.6cm,喙不明显,侧萼片长1.6~2cm;花瓣2,无毛,瓣片长约11mm,唇长约6mm;微凹,距长1~2.5mm,通常拳卷;雄蕊多数,无毛或疏被短毛;心皮3~5,离生。瞢荚果长1.5~1.8cm;种子三棱形,长3~3.2mm,只在二面密生横膜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不规则的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m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昧辛辣、麻舌。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横切面:后生皮层为棕色木栓化细胞;皮层薄壁组织偶见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类长方形、方形或长椭圆形,胞腔较大;内皮层不甚明显。韧皮部散有筛管群;内侧偶见纤维束。形成层类多角形。其内外侧偶有1至数个异型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多列,呈径向或略呈“V”字形排列。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本品粉末灰黄色。淀粉粒单粒呈球形、长圆形或肾形,直径3~22um;复粒由2~15分粒组成。石细胞近无色或淡黄绿色,呈类长方形、类方形、多角形或一边斜尖,直径49~117um,长113~280um,壁厚4~13um,壁厚者层纹明显,纹孔较稀疏。后生皮层细胞棕色,有的壁呈瘤状增厚突入细胞腔。导管淡黄色,主要为具缘纹孔,直径29~70um,末端平截或短尖,穿孔位于端壁或侧壁,有的导管分子粗短拐曲或纵横连接。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粉末约5g,加乙醚30ml与氨试液3ml,浸渍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取滤液6ml,蒸干,残渣加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10滴与0.1%麝香草酚酞甲醇溶液2滴,滴加氢氧化钾饱和的甲醇溶液至显蓝色后,再多加4滴,置水浴中加热1分钟,用冷水冷却。滴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与氯仿1ml,振摇,下层液显紫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草坡、灌丛及林缘。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河南、山东、辽宁等省区。四川、陕西为主要栽培产区,栽培品的主根(母根)加工为川乌,侧根(子根)加工为附子。

  【采集加工】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

  【饮片炮制

  1.生川乌: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制川乌: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千,切片,干燥。

  【饮片鉴别】本品为不规则或长三角的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质轻脆,断面有光泽。无臭,微有麻舌感。

  【性能功用】辛、苦,热。生川乌有大毒,制川乌有毒。归心经、肝经、肾经、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内服:制川乌1.5~3g,水煎服。外用:生川乌适量。孕妇禁用。制川乌内服宜先煎、久煎。生川乌毒性极大,内服宜慎。本品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犀角同用。本品药性燥烈,故非阴盛阳衰之证不宜服用,阴虚内热者忌服。

  【附注

  1.置通风干燥处贮藏,防蛀。

  2.陕西省和华北、华东的部分地区,习惯将乌头的子根作为“川乌”药用。其药材性状特征:呈圆锥形或不规则圆锥形,长2~5cm,直径1.5~2.5cm,顶端残留顶芽痕,表面灰褐色,有细皱纹,有时附生多数锥形的小瘤状凸起。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粉质。气微,味辛辣而麻舌。此外,上述地区将乌头的母根作为“草乌”药用,并称四川产的乌头母根为“川草乌”。乌头的母根与子根同出于一植物,只是药用部位不同,二者生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只是地区习惯用药,不可草率视为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