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药浴 泥敷治病
泥敷也可治病
泥敷法是古人创造的一种治疗皮肤病、风湿病的方法,可使敷药部位相对密闭,延缓药物的消散,并使皮肤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从而起到促进身体康复的作用。
冷泥敷法用自来水调和黄泥、赤泥或灶心土泥,敷涂患部或穴位,每日一次,每次30 分钟,主治皮肤病。冷泥调醋治烫伤、烧伤;蚯蚂『泥调水敷于小腹,可治疗小便不通:燕窝泥调水治湿疹;灶心土泥调香油敷用,可治疗斑秃、秃头疮。
热泥敷法 以热水和泥涂于身体局部,外用纱布包扎,再用胶布固定后,裹上棉花以保温。每次30分钟,隔日1次, 15~20次为一疗程,可治疗老寒腿。 (韩进焘)
家庭药浴2点注意
药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从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有解暑祛湿、提神醒脑的功效。当然,药浴时操作是否得法,直接关系疗效的好坏。
药浴温度要适宜,温度过热易烫伤皮肤,温度过低起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导致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药浴温度一般应在39℃~45℃之间,用于不同病症水温也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疾病类型、病情需要而选择合适温度。例如,对于皮肤病患者,35%:~40%:的低温疗效较好;而风湿、类风湿等骨关节病患者则适合在400C以上的高温药浴中洗浴。
药浴时间要把握好,饭前、饭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药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容易使血液趋向体表,胃肠或内脏血供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还会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临睡之前进行全身热水药浴,会使脑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导敛失目民。 (李嘉)
泥敷法是古人创造的一种治疗皮肤病、风湿病的方法,可使敷药部位相对密闭,延缓药物的消散,并使皮肤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从而起到促进身体康复的作用。
冷泥敷法用自来水调和黄泥、赤泥或灶心土泥,敷涂患部或穴位,每日一次,每次30 分钟,主治皮肤病。冷泥调醋治烫伤、烧伤;蚯蚂『泥调水敷于小腹,可治疗小便不通:燕窝泥调水治湿疹;灶心土泥调香油敷用,可治疗斑秃、秃头疮。
热泥敷法 以热水和泥涂于身体局部,外用纱布包扎,再用胶布固定后,裹上棉花以保温。每次30分钟,隔日1次, 15~20次为一疗程,可治疗老寒腿。 (韩进焘)
家庭药浴2点注意
药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从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有解暑祛湿、提神醒脑的功效。当然,药浴时操作是否得法,直接关系疗效的好坏。
药浴温度要适宜,温度过热易烫伤皮肤,温度过低起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导致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药浴温度一般应在39℃~45℃之间,用于不同病症水温也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疾病类型、病情需要而选择合适温度。例如,对于皮肤病患者,35%:~40%:的低温疗效较好;而风湿、类风湿等骨关节病患者则适合在400C以上的高温药浴中洗浴。
药浴时间要把握好,饭前、饭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药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容易使血液趋向体表,胃肠或内脏血供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还会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临睡之前进行全身热水药浴,会使脑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导敛失目民。 (李嘉)
上一篇:艾灸养生亚健康调理技术
下一篇:藏族沐浴疗法
近期更新
- 藏医药浴疗法
- 瑶族药浴如何选药
- 庞桶药浴 瑶族传统外治法
- 蒙医疗术治疗皮肤科疾病
- 瑶族庞桶药浴19方
- 药浴熏蒸也须辨证
- 春季药浴祛火排毒
- 瑶医庞桶浴
- 中药药浴夏秋常见病
- 中医药浴 神爽气舒
- 藏族的淋浴疗法
- 中医独具特色诊疗方
- 苦夏中药浴七法
- 藏族沐浴疗法
- 艾灸养生亚健康调理技术
- 药浴疗法发汗适中
- 布拉吾药浴熏蒸疗法
- 药浴助你解暑热
- 我国泡温泉的历史“洗药浴”
- 中署 纳鼻疗法 刺血疗法 按摩疗法
- 不方便吃中药 且看中医的“药浴疗法”
- 藏医药浴治顽疾
- 祛暑防痱药浴
- 哈医药浴止疼痛
- 皮肤病用藏药浴:民族奇术
- 痱子 中草药浴
- 洗个草药浴 少生皮肤病
- 药浴治感冒发烧
- 中医治“脱骨疽”糖尿病足
- 泡药浴治老人便秘
- 中药外洗治皮肤病
- 药浴法治疗皮肤病
- “糖友”肤痒药浴施治
- 药浴治老年腰腿痛 鼻衄验方
- 足浴疗方治 原发性高血压
- 三偏方治疥疮
- 关节疼痛药浴可治
- 泡泡脚经期轻松度
- 中医外治浴足法 轻松降压
- 中风便秘脐周药浴
- 足部药浴治疗头痛
- 药浴美容的机理
- 自煎药液蒸汽熏脚 药浴疗法治风寒感冒
- 药浴养颜增神润
- 艾叶泡脚 感冒中药浴
- 中药浴足巧治足癣
- 银屑病药浴疗法
- “老寒腿”药浴方
- 风湿关节痛药浴有良方
- 蒙药浴治疗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