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最容易与诗邂逅。
周末的“国艺新时代”联谊平台比往常更热闹,按下工作暂停键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们来此赴约。
作为一个网络文艺社群,“国艺新时代”联谊平台由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领域的400余名艺术家及文艺爱好者自发组成,是优秀传统文化交流的“据点”。
这次诗会主题为“国医赞”,各界诗词创作者、书法家纷纷用诗词赞颂国医大师孙光荣和王琦的大医情怀。孙光荣的弟子刘应科,王琦的弟子王济受邀参加了此次诗会。
曲水流觞咏国医
在清晨的春光中,来自各界的诗词创作者,依次朗诵自己为国医大师撰写的诗作。
“求索仙株攀蜀道,寻方济世立峰阿。” 商瑶的诗,描绘出孙光荣先生在行医生涯中,忍受寂寞,克难攻坚,攀登医学高峰的医者形象。
“谁言草野少英雄,良相良医志本同。天道终酬勤苦士,湖湘蛮霸建丰功。” 在“国艺新时代”联谊平台创始人之一的成思行笔下,出生湖湘之地,有“霸得蛮”的勇气和精神的孙光荣跃然纸上。“妙手文章参大道,远程薪火育英才”,在安洪波笔下,孙光荣传道授业、广育学生的医者形象英姿挺拔。
有的作品侧重反映孙光荣先生的学术思想。比如果志京写道:“阴阳辨证仁心易,金石调和妙手轻”,田麦久写道:“建论中和解真义,调融气血健身心。阴阳化育平升降,天地谐和利物群。”将孙光荣首倡的“中和”临床学术思想以及“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的诊疗方式,以古典诗词的形式精炼地活画出来。
两位国医大师的人生经历不同,学术思想各异,在诗作中,另一位国医大师王琦先生呈现出另一种风姿。
王琦75岁高龄仍旧坚持坐诊,为患者服务,又医道有成之后回报自己的故乡扬州,泽被乡里的事迹,在张力夫的诗作中得以还原:“悬壶济世忘春秋,妙法仁心解患愁。更为薪传育桃李,不辞辛苦下扬州。”
王琦创新性地将人的体质划分为九种,将中医体质学研究推到新的高度。高国普写的“一气周流阐阴阳,浮沉升降耐思量”,熊盛荣写的“划分体质敢为先”,精辟展现了王老的学术成就。
孙光荣的弟子刘应科听罢诗人朗诵,连连称赞,认为这些诗作很好地刻画了孙老的形象。王琦的弟子王济也说:“这些诗作,读来令人感动,从中能感受到王老的医者情怀。”
一首好诗应该是什么样的?诗人们也在思考这些问题。张力夫认为,一首好的诗,要能感染人。
诗拯救心灵,医拯救身体,诗词与医道,在春日里,延展出契合的交点。
妙笔丹青写岐黄
自古医坛,书家众多。比如陶弘景以传世名著《本草经集注》享誉医林,又以“大字之祖”的《瘗鹤铭》流芳千古。傅青主精于中医妇科,也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何鸿舫“不独医林仰宗匠,即论书法亦传人”,不胜枚举。
孙光荣和王琦两位国医大师也是如此,在业余生活中,他们都是书法高手。
在诗词朗诵结束之后,张建业、熊俊生、张毅、柳清芬等书法家将以诗作为内容写就的书法作品,赠送给国医大师。隶书、行书、狂草,笔走龙蛇,将诗会气氛推向高潮。
从书法与中医的共通之处开始讨论,参加诗会的人士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张建业认为,“书为心画”“医者意也”,书法与中医是息息相通的。书法艺术中广泛渗入了中医养生的哲学思想,它们对气血的认识是统一的,都强调情志调节。
熊俊生说:“笔墨强调筋、骨、血、肉、精、神、气、脉,中医八纲有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中医的阴阳五行、寒热温凉,书法的疏密开合、浓淡枯湿,处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王济提出,中医讲究阴阳五行、整体辨证,理想的状况是天人合一、形神兼养、动静结合。中国书法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内容、行笔、情感的和谐统一,这两者间的追求是一致的。
讨论中,大家都对练习书法有利于养生的观点表示认同。楷书笔法严谨,隶书严正安稳,对于调节焦躁不安情绪有帮助。行书如行云流水,草书天马行空,能培养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唤醒中医文化 从“立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