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鱼腥草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touttuym‘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此草鲜品有鱼腥气,故名鱼腥草。
【药材历史考证】鱼腥草原名蕺,又名蕺菜。其始载本草为《名医别录》。《新修本草》云:“此物叶似养麦,肥地亦能蔓生。茎紫赤色,多生湿地山谷阴处。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云:“茎叶俱紫赤,英有臭气。”李时珍曰“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鱼腥草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具鱼腥气;茎下部伏地,生根,上部直立,无毛或节上被毛。单叶互生;叶片心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全缘,暗绿色,上面密生腺点,下面常为紫色,叶脉5~7条,两面脉上有柔毛;叶柄长1~3.5厘米;托叶膜质,线彤,长1~2.5厘米,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在茎上端与叶对生或兼有顶生;花序梗长1.5~3厘米;基部有4枚白色花瓣状总苞片;花小而密集,两性,无花被;雄蕊3,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花柱分离。蒴果,顶端开裂。花期4~7月,果期10~11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厘米.直径2~3毫米;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厘米,宽3~4.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药材显微鉴定】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多角形,有较密的波状纹理,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5个;油细胞散在,类圆形,周围7~8个表皮细胞呈放射状排列。腺毛无柄,头部3~4个细胞,内含淡棕色物,顶端细胞常已无分泌物,或皱缩。非腺毛(叶脉处)2~4(~10)个细胞,长180~200毫米,基部直径约40毫米,表面有条状纹理。下表皮气孔、非腺毛较多。叶肉组织中有小簇晶散在,直径6~10毫米。
【药材理化鉴定】1.取本品粉末适量,置小试管中,用玻璃棒压紧,滴加品红亚硫酸试液少量至上层粉末湿润,放置片刻,自侧壁观察,湿粉末显粉红色或红紫色。
2.取本品粉末1克,加乙醇10毫升,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滴,置水浴中加热,显红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溪边、林下湿地、田埂及洼地阴湿草丛中。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东起台湾,西南至云南、西藏,北达陕西、甘肃。
【采集加工】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尽泥土及杂质,洗净,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段,晒干。
【性能功用】味辛,性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内服:15~25克,水煎服;或鲜品用量加倍,捣汁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煎汤熏洗患处。本品不宜久煎。虚寒证及阴性疮疡者忌服。
【附注】1.置于燥处贮藏。
2.本品为治疗“肺痈吐脓血之要药”
近期更新
- 苦杏仁的鉴别方法
- 乌梅的鉴别方法
- 郁李仁的鉴别方法
- 山楂的鉴别方法
- 苦参的鉴别方法
- 补骨脂的鉴别方法
- 甘草的鉴别方法
- 黄芪的鉴别方法
- 葛根的鉴别方法
- 枫香脂的鉴别方法
- 赤小豆的鉴别方法
- 决明子的鉴别方法
- 降香的鉴别方法
- 淡豆豉的鉴别方法
- 刀豆的鉴别方法
- 合欢皮的鉴别方法
- 远志的鉴别方法
- 老鹳草的鉴别方法
- 白鲜皮的鉴别方法
- 九里香的鉴别方法
- 鸡血藤的鉴别方法
- 花椒的鉴别方法
- 黄柏的鉴别方法
- 佛手的鉴别方法
- 巴豆的鉴别方法
- 香橼的鉴别方法
- 沙苑子的鉴别方法
- 预知子的鉴别方法
- 川乌的鉴别方法
- 吴茱萸的鉴别方法
- 月季花的鉴别方法
- 白扁豆的鉴别方法
- 山豆根的鉴别方法
- 苏木的鉴别方法
- 蒺藜的鉴别方法
- 槐角的鉴别方法
- 川楝子的鉴别方法
- 青果的鉴别方法
- 芡实的鉴别方法
- 枳实的鉴别方法
- 苦木的鉴别方法
- 猪牙皂的鉴别方法
- 罂粟壳的鉴别方法
- 胡芦巴的鉴别方法
- 侧柏叶的鉴别方法
- 附子的鉴别方法
- 枳壳的鉴别方法
- 梅花的鉴别方法
- 银柴胡的鉴别方法
- 金荞麦的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