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外侧皮神经炎 刺络拔罐配以艾灸
该患者患皮痹(股外侧皮神经炎)1年余,又因淋雨而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紧。郭师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法,予以刺络拔罐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驱邪外出,再配以艾灸而达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之效。
康某某,女,58岁,退休工人,重庆市大渡口人。2009年2月1日初诊。
患者因“左大腿外侧麻木1年余,加重4天”前来就诊。患者主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大腿外侧皮肤麻木,久站久行后较明显,但不影响活动,由于症状较轻患者未予以任何检查和治疗。4天前患者因淋雨后出现左大腿外侧麻木加重,并伴有烧灼样疼痛感,在外院经针灸、推拿及穴位注射等治疗后未见明显疗效。查体:左大腿肌肉未见明显萎缩,局部皮色如常,扪之皮温正常,大腿外侧皮肤痛觉、温觉、触觉均稍有减弱。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紧。
中医诊断:皮痹(寒凝血瘀);西医诊断:股外侧皮神经炎。
郭剑华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法,治疗予以左大腿外侧皮肤梅花针中度叩刺加拔罐法,再配合艾盒灸局部20分钟,隔日1次。患者经以上方法治疗5次后临床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大腿前外侧皮肤麻木、刺痛、板滞、蚁走感、发凉等感觉异常,行走或站立过久后加剧,检查该区域皮肤浅感觉减退或消失,其发生与外伤、受压、受寒等原因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神经缺血缺氧有关。中医学认为,股外侧皮神经炎属“皮痹”、“着痹”、“寒痹”范畴,多因正气内虚、风寒湿邪乘虚外袭,久则血行不畅,阳气闭阻,经络损伤,肌肤失养而发病。
梅花针叩刺加拔罐疗法是郭剑华刺血疗法经验的临床运用,疗效确切。梅花针叩刺皮肤,即刺络疗法,而刺络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毛刺”、“浮刺”等即为刺络法的雏形。拔罐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也有载录。《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
郭剑华认为,运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经脉皮部,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驱邪外出,再配以艾灸可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并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本方法简单实用,疗效显著。
上一篇:带状疱疹 宋鲁成教授一套特色疗法
下一篇:来了解一下拔罐减肥
近期更新
- 拔罐疗法治病三优点
- 走罐疗法治疗背部疼痛
- 拨罐是将毒气拔出来吗
- 藏医擅用牛角拔罐
- 家庭拔罐三点要注意
-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 拔罐治疗后背疼痛
- 火罐治病有讲究
- 敷药罐法种类多
- 记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安乐社区乡村医生曲维信
- 针刺拔罐对付蚊虫叮咬
- 在家门口 享受各种中医诊疗
- 壮医主要是通过外治的方法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中医科的医护人员们
- 体质辨识方法 拔罐
- “四联疗法”除腰疾更好
- 壮医三宝 药线针刺、莲花针拔罐
- 拔罐选配穴位保健方法
- 刺血疗法 治病外治法
- 落枕咽喉炎 颈部火罐行
- 烧伤急救 冷疗为先
- 看罐印知病情
- 针灸推拿 解除病痛
- 排除体内湿毒浊气 涌泉穴拔罐
- 三伏刮痧拔罐防治肺系疾病
-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
- 土家竹子能拔罐
- 自然医学研究会 中医药旅游人才 中医骨干培训
- 揭开拔罐疗法的神秘面纱
- 家中拔火罐 方法要掌握
- 体表窦道不愈 试试拔罐疗法
- 拔罐包括竹罐 玻璃罐 抽气罐等 特点各有不同
- 里约奥运拔罐“粉丝团”扶正祛邪保护运动员免疫系统
- “中国名片”拔罐走红并非偶然
- 浓厚中医色彩的“中医印”
- 拔罐疗法故称为“角法”治疗范围广泛
- 拔火罐 艾灸 耳穴压豆 颈椎操 穴位按摩 刮痧
- 应坚决取缔非法推拿按摩
- 刮痧最善补虚 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
- 排毒拔罐疗法要慎用
- 拔罐疗法在全球发展与现状进行总结
- 祛湿清热推荐一些简便易学的中医疗法
- 简单易学的拔罐方法 点刺放血加拔罐
- 理性对待拔罐热
- 一套舒筋理气拔罐疗法解岔气
- 饮食养生 音乐养生 书法养生
- 刮痧补虚泄实 因病因时因地制宜
- 土家医“打火罐” 疗法
- 失眠伴头痛 双侧膏肓俞刺血拔罐
- 急性腰扭伤 拔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