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百年坎坷 创新发展中医

•两次反中医思潮的出现,都与狭隘科学观,甚至否定中医科学性有关

 

•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正是紧紧抓住复杂微观变化的整体综合状态,而且通过反复实践的摸索概括,以中医理论贯穿起来的中药、针灸、按摩、拔罐、饮食、气功,都可以为帮助病人由疾病向健康转化服务,是理、法、方、药一气贯通的整体医学

 

•中医学既有科学理论,也有诊疗技术,更有治病经验,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医随国运,在新兴科学观正在崛起的时期,有的人看不到科学观、技术观的变化,看不到中医有效性背后蕴藏着科学原理,依然按着狭隘的科学观、技术观看中医

 

从1916年《灵素商兑》发表,演变为个别人士向当时的南京政府提案取消中医;到2006年张功耀发起取消中医网络签名活动的闹剧,相隔90年,反中医思潮虽已退却,但其不良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笔者从科学观的角度,探索这一历史现象所反映的问题。

 

迷失方向带来“发展困惑”

 

元明时代,西学借助传教的途径登陆中国,广泛传播其以还原论为代表的学术体系。西方医学的传播,也或快或慢的影响了中医的发展。1830年《医林改错》出版,虽然其主要成就是气血理论指导下的活血化瘀方药,但是,走解剖道路的发展方向背离了中医特色,造成了中医界信心动摇。

 

中医临床进步的轨迹,如果是沿着华佗外科手术的道路前进,必然会非常重视解剖、止血、麻醉、局部抗感染,其手术刀不会生锈,麻沸散也不会轻易失传。然而,胆石症、肠梗阻、阑尾脓肿、腹内肿瘤等西方医学依靠手术治疗的疾病,大多可以通过中医非手术疗法解决。

 

辨证论治方药体系的建立,内病外治理论与技术,使中医临床走上了不完全依赖外科的道路,其安全有效的特点延续至今。

 

中西医两大不同的体系之间的差别,在复杂性科学、系统论出现之前,在大规模中西医临床疗效对比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是很难认识到的。

 

笔者认为,两次反中医思潮的出现,都与狭隘科学观,甚至否定中医科学性有关。

 

还原论与中医“道不同”

 

科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的系统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别。

 

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社会、意识领域的众多知识,而狭义的科学只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经典的西方近代文艺复兴之后产生的自然科学。

 

所谓西学东进,“赛先生”进入中国,以及后来的四个现代化,基本上是以还原论的科学观指导工业化建设。从废科举兴学校,到建立门类比较齐全的科学技术体系,中国走过了百年曲折道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引进、消化、吸收科学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中国的经济大步前进,国家实力和地位空前提高。

 

西方医学在还原论方法的指导下,打开人体进行解剖研究,从结构研究功能。但其实,细胞是整体生成的,不是分步合成的。按照还原论的方法研究,到了细胞、基因层面,就遇到了障碍。

 

以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治疗,虽然有其清晰的作用靶点,代谢过程清晰,量效、构效关系明确,这都是其优点。

 

但是,化学分子在微观领域的存在是十分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分子在起决定作用,而是形成了极为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往往互相影响,彼此制约,在治疗时需要的是调节,而不是祛除、移植某种分子。

 

以攻击靶点为出发点的单纯一种化学物质治疗,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很难求得生理功能的和谐平衡,对于人体自组织能力的干扰作用,可能大于治疗的作用。因此,需要重新评价其远期影响,这也是循证医学崛起的一个原因。

 

大数据就是“全数据”

 

大型计算机、互联网、未来科学的发展,是要把一切有关健康、疾病、康复的因素都考虑进来,把天地万物、自然、精神、社会的因素都纳入进来,这才是大数据,而不是只在身体内部找分子靶点。

 

人体因为年龄的增加,或者患病日久,往往从头到脚有很多“异常”。如果按照“精细仪器检查,可以找到许多攻击靶点,各科专家可以“很有科学依据”地分别开出来几种药物,把药叠加在一起,给患者开一大堆化学药物。

 

现在不少老年人每天吃几种药,这几种药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加在一起是起协同作用,还是互相抵触?是否产生新物质?没有人说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