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王氏医学”传承特色与学术精华勾要

    •多临证、多读书,勤实践、广涉猎,注重传承家学心法、领悟医学原理。

 

    •治学严谨,取径较宽,无门户之见,伤寒与温病兼收并蓄,扶阳与养阴调燮并举,博取折中而自成一家。

 

    •处方用药以轻巧灵动为风格,经方、时方及单方择效而从、并举并用。

 

    •致力于新安医学研究,尤重医案整理。

 

    •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承,自觉传扬中华文化精髓。

 

    皖南徽州,古称新安郡,在该地域产生、发展起来的医学流派,学术界称为“新安医学”。“新安医学”始于宋,鼎盛于明清,名医众多、群星璀璨、论著宏富、学派纷呈,曾引领全国中医潮流,被誉为“明清时期中医药的‘硅谷’”。发源于歙北的“新安王氏医学”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新安王氏医学”的历史沿革

 

    “新安王氏医学”,又称“新安王氏内科”“富堨王氏内科”。考其源流,清·嘉道年间,歙县王家宅人王履中(字学健),受业于冯塘名医程敏之,得程氏真传,醉心岐黄,擅长杂病及虚劳病诊治,张之洞、左宗棠等常邀其诊病,医名远播苏、浙、赣、皖等地。王履中之子王心如、孙王养涵秉承家学,悬壶一方,皆为名医。王养涵传子王仲奇,仲奇光大家学,为近代新安医学巨擘,传家学于三弟王殿人、四弟王季翔、侄王任之及子女王樾亭、王惠娱、王燕娱。王樾亭传子王宏毅、王宏殷。王季翔传子王乐匋,王乐匋传子王键,王键传女王又闻。自清·嘉道迨至今日,王门薪火传承七世,绵延近两百年,从医者数,代有名医,影响深远。“新安王氏医学”以其独特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特色,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全国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

 

    “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传承特点

 

    “新安王氏医学”在家族师承授受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及师承教育,使得“新安王氏医学”精华能够让更多家族外学人传承衣钵,德泽杏林,造福患者。当年王仲奇在沪上行医,抄方侍诊的学生除子樾亭、女惠娱、燕娱外,尚有许多族外人。王仲奇常与孟河医派丁甘仁等医学名家切磋技艺,不断丰富家学;王任之建国不久即任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组建安徽省中医研究所,积极推动安徽中医药事业发展,开展“新安医学”研究、坚持门诊,传道授业家学;王乐匋为新安医学和温病学学科带头人,新安医学首批研究生导师和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通过临床带教、指导研究生和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传承“新安医学”和“新安王氏医学”;王键为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新安医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博士研究生导师,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高等中医院校教改,开展“新安医学”和“新安王氏医学”的研究与传承。

 

    “新安王氏医学”通过中医药高等教育和国家名老中医传承项目,融入现代教育体系,让更多杏林学子受益,传承效果更好、力度更大、影响也更深远。

 

    “新安王氏医学”的传承具有延续性的同时更具有创新性,每代医家在继承家学的同时,不断融入新的个人见解和研究成果,以丰富“新安王氏医学”的学术内涵。如王仲奇临证重视“脑”的生理病理功能,治疗多从调补肝肾、督脉入手;王乐匋对心脑系病症的研究在王仲奇的基础上多有发挥,辨证重视“整体观”与“素体禀质”,认为心脑病证,涉心、肝、肾三脏,注重调整人体气机,多用“条达木郁”“培补肝肾”诸法,并强调“虫类药物的运用”。王键在临床诊治心脑病症时,与其父王乐匋一脉相承,并将“新安王氏医学”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方面辨治经验、用药特色,结合分子生物学、基因蛋白组学研究,科学阐释机理。“脑络欣通胶囊”便是根据王乐匋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验方而开发的中药三类新药。

 

    “新安王氏医学”的传承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家族师承与院校教育互补;传统口授相传与现代科技手段并存;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这正是“新安王氏医学”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新安王氏医学近现代四大家

 

    “新安王氏医学”源远流长,学术特点鲜明、理论内涵丰富。近现代,以王仲奇、王任之、王乐匋、王键为代表性医家。

 

    王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