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名中医 林继康

林继康,男,1939年生,浙江湖州市人。从事中医临床58年。1956年,初中毕业后到长兴县李家巷镇拜师学医,5年后被选送长兴县首届中医班学习毕业。取得“师承专业”中医师资格。1980年被选入“浙江省中医师理论和临床进修班”学习,跟随国家级、省级名中医习医。1987年,晋升为主治中医师。曾获“长兴县卫生系统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被评为“长兴县名中医”。

浙江省湖州市所辖长兴县李家巷镇,从解放初创办简陋的集体所有制联合诊所发展到现在初具规模的公办卫生院,此地,有一位献身农村卫生事业一辈子的老中医,名叫林继康。

林继康现年76岁,扎根李家巷镇农村防病治病已达58年。

李家巷镇卫生院院长刘泽刚告诉记者,群众赞誉林继康为老实勤恳、全心全意服务农民的“老黄牛医生”。

勤奋习医 苦练本领

1956年,农民家庭出身的林继康初中毕业,来到长兴县李家巷镇联合诊所,拜当地颇有名气的出身中医世家的老中医沈炉青为师。林继康一边跟随老师临诊抄方,一边在老师指导下系统学习《黄帝内经》《温病》等医籍。3年后,单位报送他到长兴县第一届中医班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取得“师承专业”中医师资格。

林继康有了一定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基础后,1972年至1974年,他先后被聘任为李家巷镇中学、镇卫生院合办的卫生班和“长兴县中西医班”兼职教师。

组织上看中这个勤奋好学的好苗子。1980年,他被选送到浙江省卫生厅举办的“中医师理论和临床进修班”学习。这一年,上午上课,下午实习。他攻读了《伤寒论》等四大中医名著,并跟随国家级、省级名中医抄方习医。1987年,他被破格晋升为主治中医师。

林继康介绍,他的医术主要靠组织培养,同时靠勤奋自学。从当学徒起一直至今,他从不离开医学书籍。他反复攻读中医药大学临床教本;自学西医基础理论,然后去县人民医院大内科进修学习1年。

他说,在乡镇卫生院行医需要“能中会西”。

坚持刻苦学习与临床实验紧密结合,促使林继康的医术有独到之处。他擅长中医脾胃肝病和妇科,“文革”初期,李家巷镇发生传染性黄疸肝炎大流行,林继康自拟“肝灵汤”随证加减,先后治愈100余例患者。10年前,李家巷镇19岁应征青年凌某征兵体检时,发现乙肝“大三阳”,于是,凌某赴沪杭多家大医院就医,一年下来花去医疗费用三四十万元,仍然无效。西医看不好,患者来找林继康看中医。林医师运用中医理论,给予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中药治疗,接连服药两年,终于使患者从“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直至转阴,临床治愈,至今没有复发。

林继康对疑难杂症颇有研究,选方用药独有见解。长兴县洪桥镇55岁男性患者张云根,前些年一年四季畏寒,四肢及腰部冷至入骨,炎夏之季7年来未睡过凉席和扇过电扇,经多方治疗无效。对该患者,林医师辨证为肾阳衰微,给予破常规的大剂量附子为主组方服用,投药9剂,病症基本治愈。继服“金匮肾丸气合补中益气丸”四个月巩固疗效。经随访,患者已完全康复,重返劳动岗位。

林继康的《梅核气治验二例》《少腹逐瘀汤在妇科中的临床应用》,最近被收录在《长兴县名中医经验辑要》。

患者第一 有求必应

林继康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在乡镇卫生院,一边治病,一边防病。李家巷镇为血吸虫病流行区,他和其他医生一起,上午坐门诊,下午下村巡回医疗和搞防疫、灭病工作。尽管在10年动乱期间,他始终坚守在为农民健康服务一线。一年到头没有上下班之分,谈不上有休息天。

那时,他随身背着出诊箱,不管白天黑夜,无论狂风暴雨或冰天雪地,凡叫他出诊的二话不说,拔腿就走。

70年代末期,一个台风过后的晚上,邻近石泉村村民柏某胆结石病突然发作,家属到林继康家叫出诊。到林继康冒着倾盆大雨,步行10多里到柏某家里时,只见患者满脸冒汗,趴在床上痛得打滚。此刻,林医师立即给以打针止痛和服用解痉消炎药等紧急处理,一直守候在病人身边观察是否需要转院,直至患者疼痛缓解病情稳定,林医师返回家中已即将黎明。

叫出诊的有求必应,林继康保持到现在。

叫出诊的随叫随去,坐门诊更加忙碌。如今,林继康的医术在李家巷镇及其周边地区已有名气,找他看病的特别多。为此,他坚持天天提前半小时上班。一个上午下来,门诊至少二三十人次。最多时,上午挂他的门诊号达五六十号。林医师看病特别认真细致,因而往往拖班,但他有个规矩:看完病再就餐,直至送走最后一位病人才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