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祛湿防燥养脾胃

在养生上,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变化也从“长”的状态转向“收”的状态。初秋饮食调养宜补养脾胃,这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
    初秋天气仍热,且雨水多,这段时间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加主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冷饮,更助湿邪,损伤脾阳。由于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而生痰,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早秋脾伤于湿,且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埋下病根。

初秋保养脾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多吃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祛湿的药物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本草纲目》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二是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如茯苓。《神农本草经》里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除此之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三是忌食生冷食物。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但阳气已开始收敛,阴气已慢慢增长,过吃阴寒食物易损伤脾阳,应少食西瓜、香瓜等寒凉瓜果。
    另外,可采用穴位按摩的养生方法。初秋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丰隆穴是化湿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三穴每天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肠胃“避暑”的好办法。

初秋胃口开,食补要讲究
    入秋后气候开始干燥,人们常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现象,这些中医称为“秋燥”。
    初秋之时不宜进食羊肉和狗肉等大热食物,而应根据中医四季五补的原则来进行滋补。立秋之际属于四时中的长夏,应以淡补为主。所谓“淡补”,是指补而不腻,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一方面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除了鸭肉外,兔肉、甲鱼、海参等凉性食物都非常适宜在立秋之后食用,有滋阴养肺、润燥止干、清心安神的效果。
    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因此选择一些清淡食物,适量食用,远远胜过补药的作用。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中医养生还提倡人秋后每天早晨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入秋遭遇“秋老虎”,体弱须防中“阴暑”
    初秋天气虽有了凉意,但末伏并未完全过去,所以形成了一种初秋独特的气候现象——白天天气炎热,而早晚却比较凉爽。在早晚温差大的时节,往往会出现中暑频发的现象。
    中暑在中医上也称伤暑,有阴、阳之分,阳暑是由酷热所造成。由于暑热伤人,耗气伤阴,暑又多夹湿,所以阳暑的主要症状有发烧、浑身困重、出虚汗、腹泻、头昏,甚至昏厥、抽搐等。阴暑,中医学认为是“静而得之”,“避暑乘凉得之”。暑热湿盛之时,腠理疏松,此时如果突然受凉,风寒湿邪便会长驱直入,从而引发中暑症状。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全身酸痛、恶心、发高烧等。通常在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或者是过于避热趋凉而得病,比如夜间露宿室外,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而引发。
    入秋后阴暑频发,是因为白天气温很高,而夜间气温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皮肤腠理开合频繁,此时如果贪图寒凉,一热一凉之间让虚邪贼风有机可乘,更加大了伤阴暑的可能。所以,立秋之后,同样需要预防阴暑。

入秋之后该如何预防阴暑?
    首先,不要贪图寒凉。初秋是一个由热到冷的交替季节,早晚温差加大,冷热交互出现,冷空气活动使得气候多变。前半夜暑去爽来,很是宜人,后半夜则寒邪下注,室内暑湿上蒸。二者相交在一起,寒湿之邪便常常同时侵袭人体,对人体健康干扰甚大。因此要对付这种寒湿之邪气,应注意穿衣、盖被。
    其次,在饮食上,除了少吃寒凉外,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及多吃养阴的食物,如萝卜、茅根、荸荠、番茄等都是预防阴暑的有效方法。
    对于阴暑的治疗,首推香薷饮与藿香正气水。除此之外,刮痧也是治疗中暑的要效方法。民间刮痧最主要就是针对阴暑,其实,无论是阴暑还是阳暑,都可以通过刮痧来进行治疗。有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阳暑”症状的患者,可以在背后膀胱经以及肘窝、胴窝处刮痧。而有发热恶寒、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身重疼痛、神疲倦怠等症状的阴暑患者,除了在后背膀胱经刮痧外,还应按摩腹部的神阙、关元等穴位。刮痧手法要轻,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