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怀_别名:蟹、螃蟹
一级分类 | 动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仍怀
|
年份 | mingh naoiz
|
别名 | 蟹、螃蟹
|
来源 | 蟹科动物中华绒螫蟹 Eriocheir sinensis H.Mime-Edwards的全体。
|
形态特征 | 全体有坚硬的甲壳,背面黑绿色,腹面色较浅。体形呈方圆形,长约5.4厘米,宽约6厘米,背面隆起;额缘及前侧缘各有4齿。眼1对,具短柄,能活动;口器为3对颚足组成,第3对较宽,盖在口的最外面。触角2对,位于头胸部前面中央。胸胶5对,第一对为强大的螫脚,掌节和指节密生绒毛。其余4对为步脚,顶端尖锐呈爪状;前3对步脚的腕节与前节背缘,第4步脚前节与指节基部的背缘和腹缘均密被刚毛。腹部退化,折伏于胸部下方,无尾节及尾肢。雌雄异形,雌的圆形,雄的三角形。腹肢退化,藏于脐的内侧,雌者4对,产卵即附着于此。雄者2对,区已变成交配器。
|
生态分布 | 生活在江河、湖、泽或水田周围的上岸洞内。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沿海地区各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捕捉,鲜用或焙干研末备用。
|
性味 | 味咸,性寒。
|
功效 | 清热,散血,通经,续筋接骨。
|
传统应用 | 治慢性肾炎、滞产、胎盘滞留、死胎不下、产后腹痛、闭经、跌打损伤、疥癣、漆疮、冻疮溃烂。
|
用法用量 | 10~15克,黄酒蒸熟食肉喝酒或烧存性研末开水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焙干研末水调敷。
|
方例 | 1.脱臼 仍怀(螃蟹)鲜3~5只捣烂,沸酒冲,取汁服,渣敷患处。
|
化学成分 | 中华绒螫蟹可食部100g含水分80g,蛋白质14g,脂肪2.6g,碳水化合物0.7g,灰分2.7g;钙141mg,磷191mg,铁0.5mg,维生素A230u,硫胺素0.01mg,核黄素0.51mg,烟酸2.1mg;微量(0.05%)胆甾醇[1]。还含三磷酸腺苷酶[2],α-皮黄质,叶黄素,虾黄质[3]。肌肉含10余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量较多[1]。含酰基辅酶A脱氢酶[4],磷脂,三酰甘油[5]。前鳃及后鳃含环磷酸腺苷依赖性蛋白激酶。后鳃含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受体[2],蛋白激酶C[6]。前鳃、线粒体部分、微粒体部分含Na+-K+-三磷酸腺苷酶[7]。血淋巴含去甲肾上腺素,多巴[8]。日本螫蟹肉及血中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物等。蛋白质经酸水解后得天冬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甘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辅氨酸,丝氨酸,牛磺酸,色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等。脂类有磷脂,胆甾醇,三酰甘油。糖类有海藻糖,乳糖,麦芽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岩藻糖,氨基糖,低聚糖,葡萄糖及果糖的6-磷酸脂。尚含有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烟酸,非挥发性酸有枸椽酸,延胡索酸,α-酮戊二酸,乳酸,苹果酸,丙酮酸,琥珀酸;挥发性酸有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等。此外,还含β-羟基酰基辅酶A脱氢酶,β-乙酰乙酰辅酶A硫解酶,去饱和酶等[9]。鳃含Na+-K+-ATP酶[10]和甘油磷酰胆碱的缩醛[9]。中食管腺含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等[10]。肉球近万蟹全体含总脂肪酸,△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及花生酸[l]。肌肉组织含磷脂酰胆碱及磷脂酰乙醇胺,其脂肪酸组成多为不饱和脂肪酸[12-13]。神经系统含磷脂,包括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其组成脂肪酸有饱和及单烯酸。此外,还有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14]。眼含类胡萝卜素,包括虾黄质[15]含视紫红质[16-18]。鳃含Na+-K+-ATP酶[19]。宽身大眼蟹全体含胆甾醇,脂质[20]。
|
药理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
上一篇:婆莫亮变
下一篇:歇追红_别名:白眉、一枝香
近期更新
- 麻铃咪端_别名:赂铃豆、假花生、黄疸草、马口铃
- 铜麻铃咪_别名:自消容、大猪屎青、猪铃豆、响铃豆、大金不换
- 突结_别名:黄豆、黑豆、黑大豆
- 瓢介虫_别名:推车虫、推粪虫、牛屎虫
- 跌当端_别名:路边菊、脾草、马兰丹、田边菊
- 雷成真
- 肥心使端_别名:八仙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
- 落懂紧_别名:红簕勾蕊、糖刺果
- 堂愁_别名:南柴胡、柴胡、狭叶柴胡
- 铜安亮_别名:桉树、桉、加里树
- 铜别己_别名:大白芨
- 囊并咪_别名:铁扫帚、蛇利草、鱼串草、绒球马鞭、夜关门、串鱼草
- 波腩辅雷梅_别名:地蜂子、三爪金、地蜘蛛
- 铜腩诺姑美_别名:珍珠风、大叶斑鸠米
- 握麻红_别名:小饿蚂蝗、胃痛草
- 别双_别名:砒石
- 荒棉咪_别名:喝呼草、感应草、怕羞草
- 各托_别名:蚂炸、蝗虫
- 加_别名:虾
- 烈当端_别名:鸡眼菊、地胡椒、白顶草
- 温真亮_别名:风箱树根、水杨梅根、水泡木、水鸭木、大叶水杨梅
- 铜毛告棒_别名:野猫骨、狸肉
- 骨七涯_别名:贯众、黄狗蕨
- 失高
- 唐元
- 培耐针_别名:独根草
- 荣元
- 缺同那_别名:华石龙尾、风肿草
- 骨相咪_别名:路边青、青蛇仔
- 骨胆咪_别名:筋骨草、苦地胆、散血草
- 得克紧端_别名:小蓟、尖叶小蓟
- 结棒咪_别名:鸡骨草、母鸡草、石门坎、大黄草、黄头草、红母鸡草
- 缺钳朗_别名:瓜子藤、念珠藤、过山香
- 铜罐紧_别名:大猪尾、千斤力
- 结莫晴美_别名:鸡眼藤、猪糖藤
- 鹅杠咪_别名:抽筋草、鹅肠莱
- 温刹咪_别名:一箭球、金钮草
- 元六泥_别名:伏龙肝
- 歇紧衣垂_别名:一口两嘴
- 歇追红_别名:白眉、一枝香
- 婆朝告_别名:山田七、仙白草、山白菜
- 骨兰楼_别名:小青、五兄弟、五托莲
- 归_别名:螺蛳
- 元别_别名:蟑螂
- 婆莫亮变
- 八佩解_别名:飞鼠、天鼠、挂鼠
- 赖撒_别名:红孩儿、半边莲、八多酸
- 辣培蒜_别名:红花石蒜、独蒜、老鸦蒜
- 歇条黄旁_别名:蛇头王
- 骨堆旁_别名:水红花、爆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