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检快速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目前的中医体检市场多是挂中医名,行西医事。中医体检行业急需一个通用的、普遍认可的、可操作性强的行业规范,这对加快中医体检走向市场的脚步,深化中医“治未病”理念,提升中医在健康保健领域的影响力有重要意义。

 

    •中医体检要得到快速发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做到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一定要有一些可量化的指标才能更准确,更能说明问题,才容易被现代人接受。因此,中医体检只靠传统的四诊是不够的。

 

    •如同西医的快速发展是由于借助了科技的力量一样,中医的发展也必须借力于现代科技。只要在不背离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科技整合出规范化、独具中医特色的体检体系,必将在健康体检市场中大放异彩。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这使得健康体检市场的总需求急剧增加。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健康检查市场总量已达1.96亿人次,市场容量已形成一定规模;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体检总人数更是以大约每年20%的递增速度在增加,2013年更是超过了4亿人次。2013年国内体检市场规模在700亿元左右,每年的增长率约为15%,2020年国内健康体检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逐步递增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健康体检产业庞大的需求。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健康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将中医用于健康体检,是我国健康体检的一个创新,也是我国专业健康体检的一大特色。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中医医疗保健、健康养老以及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得到较大发展。”《意见》提出“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中医健康体检作为中医健康管理的龙头,制定体检标准和规范有助于大力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促进民众健康,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健康服务业。

 

    同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包括中医健康体检在内的中医各项标准的制定将充分发挥中医药标准化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作用,引领和支撑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技术规范是中医体检发展的保证

 

    中医健康体检(简称中医体检,下同。)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可以说是老树发新芽,她一定会逐步成长起来,形成枝干,并开花结果。

 

    中医体检是指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利用“四诊”“八纲”等诊断辨证原理,引进现代化中医诊断设备,继承中医“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等整体观念、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理论,整合出的一套针对人体健康状况和脏腑功能状态的测评方法和体系。

 

    通过中医体检可以得出被检者中医体质类型、潜在疾病筛查、重大疾病风险评估,找出原有疾病(症状)的脏腑经络及病因根源,针对不同体质和健康状况给出中医日常养生调理的指导事宜和治疗的方法和建议。中医体检是“治未病”重要支柱,随着中医体检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中医体检学必将成为中医体系中的又一新学科。

 

    参加中医体检者多数为无病或亚健康人群(少部分是病人),要求的是给出身体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或疾病(症状)的脏腑经络、病因、气候环境相关性结论,以及健康或疾病趋势的预测与预警。这就要求体检医师以望、闻、问、切四诊搜集病情资料的方法搜集被检者的各种异常信息,包括中医诊断设备显示的资料。由于诊断要求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因此中医体检必须排除主观因素,设定四诊规范样本,每个体检医生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样本要求逐条实施,这在中医体检中是非常重要的。

 

    中、西医体检的特色和互补

 

    基于中医与西医的基本理论指导下的形成的二种健康体检肯定是不同的。就结果而言,都可以得出健康状况但结论不尽相同。

 

    中医体检更偏重功能的检查,并十分重视情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体检结论是脏腑经络功能状况、体质、情志、疾病的风险预警等,因此它的理念诉求应是“查风险,防大病”。西医体检更多偏重于健康与疾病的区分,功能测评的同时注重于脏器实体的检查,结论往往是有病或没病,有无器质性改变,它的诉求是“早发现、早治疗”。既然中西医健康体检各自从不同层面给出了人体健康的评估,如果认真研究二者的本质联系与特点,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估,体检的结果将不仅大大丰富,还能使人体健康水平反映得更全面、更客观,并可以做出近期和远期的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