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一名退休老教师为了健康,自费订阅一些中医药类报刊杂志学习养生防病知识。久而久之,他见识了很多中医处方,偶尔自己照书抄方试试,竟屡屡见效。最近,这位老教师不幸患了不典型性阑尾炎,他自以为是慢性肠胃炎,“照书抄方”到药店抓药治疗2周,导致病情加重,引发腹膜炎,险些丢了性命。

无独有偶,自从新农合实施以来,村民在卫生院看中医能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有的卫生院没有合格的中医师,一些连中医基本理论都不知的临床医生,甚至药房人员等一夜之间“蜕变”成为中医医生,照书抄方给病人治疗。前不久,一名6岁患儿得了肾结石,卫生院一名对中医理论陌生的西医医生“照书抄方”开中药给患儿治疗,结果导致患儿服用后腹泻,心悸,心烦。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一旦脱离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去运用中医药,严格意义上就不叫中医药了。尤其是普通百姓、药店和医疗机构药房人员等未经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就擅自“照书抄方”,涉嫌非法行医,更应该避免。近年来,抗生素滥用以及其耐药现象剧增,加上医保制度对基层中医药的“偏爱”,人们纷纷“爱上”了中医药,中医药的使用量在基层有所增加。表面看,这对于中医药发展是好事。但如果这些中医药服务是由不懂中医药理论的人提供,就成了破坏中医药发展的“怪象”。

所以,目前不仅要加强基层从事中医药服务人员中医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还要加强监督管理,不给伪中医提供生存空间。同时,加强宣传,提高普通百姓警惕性,不仅不要自己“照书抄方”,也要远离那些“照书抄方”者。


 中医医院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主动积极适应中医药发展的新常态,从满足患者消费需求、转变医疗服务理念、延伸中医服务链条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在1月12日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提出“要认识中医药发展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一名中医医院管理者,笔者认为,中医医院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主动积极适应中医药发展的新常态。

第一,从满足患者消费需求出发。纵观各中医诊疗机构发展来看,中医执业医师人员在不断增加,中医医院床位数和门诊量也在迅速攀升,这说明了中医治疗群体在扩大,病人对中医消费需求在增加。中医医院要结合当地实际,正确分析医疗市场,增设中医特色科室,抓住就医人群的消费需求,向就医人群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中医服务。

第二,从转变医疗服务理念出发。从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医医院需要主动转型升级,积极适应医疗市场,由过去单一的“已病服务”向现在的“未病服务”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具体体现在各级医疗机构体检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以求争取更多潜在的就医人群。而中医医院具备天生的传统优势,这是任何西医医院无法与之相比的绝对优势。中医医院要把更多的中医诊疗技术运用到中医医院的体检市场上来,尤其是要运用好中医“治未病”这个灵丹妙药,把中医的精髓发扬光大。

第三,从延伸中医服务链条出发。作为中医医院要想赢得市场,实现发展,必须延伸中医服务链条,拓展中医服务空间,挖掘具有中医特色的一系列医疗服务。比如,定期举办中医讲座,内容可涉及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找准中医特色服务的突破口;采取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宣传中医特色疗效,让更多的人能够亲身接触到中医,感受中医带来的魅力;加强中医科研研发能力,提供更多的中医养生产品、小型保健理疗设备等,让中医诊疗设备(药品)进入越来越多地家庭。

当前,中医医院的管理者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主动适应中医药发展的新常态,用新思想、新举措、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全面发展。(作者单位为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