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与病毒反复感染有关,病毒感染后累及心脏,可致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随后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进入慢性阶段,造成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后遗症。病人常表现出心悸、早搏、胸痛、胸闷等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惊悸”“怔忡”等范畴。中药治疗多选用益气养阴方药,常用沙参麦冬汤加减。经验方如:炙黄芪20克、丹参20克、麦冬15克、黄精15克、玉竹15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10克、酸枣仁10克、黄连5克。早搏频繁加苦参;自汗加龙骨、牡蛎;胸痛加红花、葛根;失眠加柏子仁、拳参。辨证论治可分为以下几型:
风邪侵犯:发热恶风、头痛咽痛、肢体酸楚,伴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或结代。治以疏风解表、护心安神。药如:苏叶9克、防风9克、羌活6克、菖蒲9克、远志12克、茯神12克、党参15克、炙黄芪15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
热毒内攻:发热汗出不解、口干咽燥、头痛作涨、渴欲凉饮、胸闷心悸、烦热不宁、四肢酸楚,舌苔薄黄或黄燥,脉弦数或结代。治以清热解毒、宁心安神。药如:黄连6克、黄芩12克、丹皮12克、生地15克、连翘12克、白花蛇舌草12克、苡仁15克、佩兰9克、藿香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黄芪1 5克、太子参15克。水煎服,每日l剂。
寒凝血脉:发热恶寒、头痛紧束感、身痛无汗、鼻塞咳嗽、痰白或黏稠、心悸胸痛、间或痛及背部,面青气短,舌苔薄白或舌质淡,脉浮紧或弦滑、代。治以驱风祛寒、温通血脉。药用:桂枝9克、麻黄6克、防风9克、羌活9克、细辛3克、附子5克、柴胡9克、川芎9克、当归12克、红花9克、黄芪1 5克、太子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湿毒壅滞: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肢体沉重、厌油腻、倦怠乏力,大便或溏或秘,心悸胸闷,舌苔薄白腻或黄腻,脉滑数或有歇止。治以清化湿热、宁心定悸。药如:薏苡仁15克、茯苓12克、木通9克、滑石9克、黄连5克、竹茹12克、半夏9克、白芥子6克、陈皮12克、虎杖12克、蒲公英15克、白花蛇舌草12克、黄芪15克、当归12克、太子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瘀血内停面色晦暗,心悸胸闷,夜间甚,闷痛如刺或彻背透肩,或口唇发紫,舌暗或有瘀斑,脉结代或滑细。治以活血化瘀、养心宁神。药如:桃仁12克、红花12克、川芎9克、蒲黄9克、五灵脂9克、黄芪20克、太子参2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2克、苦参12克、连翘9克、竹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经验表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以益气养阴为要,无论证型变化多端,或交替变更,黄芪、太子参皆为必用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