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_傣药名:麻曼勒
汉语拼音 | Li zi
|
傣药名 | 麻曼勒
|
别名 | 麻满
|
中药材基原 | 为蔷蔽科植物李的根或果实。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李 Prunus salicina Lind1.
乔木,高可达12m。树皮灰褐色,粗糙;小枝无毛,紫褐色,有光泽。叶互生,叶柄长1~1.5cm,近顶端有2~3腺体;叶片长方倒卵形或椭圆倒卵形,长5~10cm,宽3~4cm,先端短骤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密浅圆钝重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腋间有毛。先叶开白色花,径约2cm,通常3朵簇生;花梗长l~1.5cm;萼筒杯状,萼片与花瓣全为5;雄蕊多数;心皮1,与萼筒分离。核果卵球形,先端常稍息尖,基部凹陷,有深纵沟,绿、黄或带紫红色,有光泽,被蜡粉;核有细皱纹。花期4~5月,果期7~8月。
我国除内蒙、新疆、西藏外,各地多有分布和栽培。
|
采收加工 | 根全年可采,用鲜品。夏季采果,晒干备用。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果实含赤霉素(gibberellin)A32[1]。还含胡萝卜类色素,如β-胡萝卜素(β-carcotene),隐黄质(ctyptoathin),叶黄素(lutein),堇黄质(violanthin)及新黄质(neoxanthin),并含维生素A[2]。又含矢车菊苷(chrysanthemin),矢车菊苷元一3一鼠李糖基葡萄糖苷,蜀葵氨酸(altheine)等多种氨基酸[3]。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酸,微涩,性凉。入土、水、风塔。
|
功效 | 调补气血,理气止痛,收敛止泻。
|
主治 | 主治四塔功能低下所致的“多温多约,冒米想”(体弱多病,乏力),“接短鲁短”(腹痛腹泻),“拢蒙沙嘿”(腹痛腹泻,赤白下痢)。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果实20~30g;根20~25g。
|
注意事项 | 服用本品时忌食菌类及酒。
|
附方 | l,治四塔功能低下所致的“多温多约,冒米想”李子根20g,千日红、通光藤各15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波波验方)
2.治“接短鲁短”李子根30g,秧泡根15g。煎汤内服;或配使君子根15g。煎汤内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3.治“拢蒙沙嘿”李子根25g,红李子根30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
上一篇:缩砂仁_傣药名:麻娘
下一篇:三条筋_傣药名:埋宗英龙
近期更新
- 印度枳_傣药名:麻丙罕
- 木荷_傣药名:埋吐罗
- 大叶斑鸠菊_傣药名:当毫温
- 黄花稔_傣药名:罕满龙
- 蔓荆_傣药名:管底
- 马齿苋_傣药名:帕拨凉
- 土连翘_傣药名:埋宋戈
- 野花椒_傣药名:麻献
- 两面针_傣药名:嘿喃活
- 夜花_傣药名:沙板嘎
- 黄牛木_傣药名:埋丢闷
- 黄瓜_傣药名:滇常
- 绣球防风_傣药名:芽冬买蒿
- 姜黄_傣药名:毫命
- 水牛角_傣药名:槁怀
- 常绿荚蒾_傣药名:埋昂
- 水牛胆_傣药名:咪怀
- 九翅豆蒄_傣药名:贺姑
- 大麻药_傣药名:托也腾
- 香茅草_傣药名:沙海
- 羽萼_傣药名:化水顿
- 姊妹树_傣药名:嘎沙乱
- 四方蒿_傣药名:杂芽优麻
- 老虎楝_傣药名:几补
- 阉鸡距_傣药名:勒盖端
- 吉龙草_傣药名:英辛
- 槟榔青_傣药名:锅麻过
- 多荚草_傣药名:多爹烈哇
- 缅茄_傣药名:麻嘎喝罕
- 节鞭山姜_傣药名:贺哈囡
- 泽兰_傣药名:香帕曼
- 三条筋_傣药名:埋宗英龙
- 矩叶酸藤果_傣药名:麻桂荒
- 酸木瓜_傣药名:宋麻瓦
- 缩砂仁_傣药名:麻娘
- 四棱豆_傣药名:吐崩
- 八角香兰_傣药名:麻罕
- 老虎芋_傣药名:汪别
- 蜂蜜花_傣药名:景亮
- 箭毒木_傣药名:埋广
- 绞股蓝_傣药名:芽哈摆
- 千张纸_傣药名:锅楞嘎
- 辣椒_傣药名:匹
- 白粉藤_傣药名:嘿宋些
- 野柿_傣药名:麻禾藤
- 茴香豆蔻_傣药名:波丢勐
- 鹧鸪花_傣药名:叫沙短
- 水薄荷_傣药名:荒嫩
- 山鸡椒_傣药名:沙海滕
- 火索麻_傣药名:麻扭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