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Zi mei shu
|
傣药名 | 嘎沙乱
|
别名 | 嘎刹拢
|
中药材基原 | 为紫葳科植物姊妹树的根及叶。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姊妹树 Millingtonia hortensis 1.f.
直立乔木。树皮栓皮状。叶对生,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幼时有齿,通常为全缘。圆锥花序多花,顶生于下垂的枝上;萼小,钟状,裂齿5,不明显;花冠白色,管极长,纤弱,裂片5,卵形,近相等,稍镊合状排列;雄蕊4,2长2短,着生于花冠喉部之下,短突出;子房近无炳,有胚珠数列。蒴果线状,压扁。种子蝶状,有阔翅。
野生或栽培。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地区。
|
采收加工 | 根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备用;叶随用随采。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根含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拉杷醌醇(lapachol),1一三十一烷醇(1-hentriacontanol)β一谷甾醇(β-sitos-terol),泡桐素(paulownin)[1]。
叶含β-胡萝卜素(β-carotene),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粗毛豚草素一7一芸香糖苷(hispidulin-7-rutinoside)[2]。
|
药理作用 | 叶、花等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粗毛豚草素(I)有镇咳及明显的祛痰作用;在体外对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性,其ED50为96μg/ml[1]。从花中提取的I有抗炎作用,将1与l-14C一花生四烯酸和含有5一脂加氧酶的猪白细胞混悬液共同孵育,结果表明I对5-脂加氧酶有显著抑制作用。当I的浓度为64μmol/L时,对5一脂加氧酶的抑制率为65%[2]。
|
性味 | 黑苦,性凉。入土塔。
|
功效 | 除风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拢梅兰申冒章秧”(风寒湿痹证,瘫痪不起),“拢匹勒”(产后诸疾),“唉习火”(咳喘)。
|
主治 | 主治“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拢梅兰申冒章秧”(风寒湿痹证,瘫痪不起),“拢匹勒”(产后诸疾),“唉习火”(咳喘)。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根20~30g。外用:鲜叶适量,煎水洗。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1.治“拢梅兰申”姊妹树叶、蔓荆叶、艾纳香、夜花叶各等量。煎水泡洗。
2.治“拢梅兰中冒章秧”姊妹树叶适量,煎水热熏泡洗周身。(1、2方出自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3.治“拢匹勒”姊妹树根15g,白花臭茉莉根15g,红花臭茉莉根15g。煎汤内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4.治“唉习火”姊妹树根30g,旋花茄根30g。淘米水泡服。(景洪市傣医岩单验方)
5.治“唉习火”姊妹树根30g,米10g。泡水服。(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姊妹树_傣药名:嘎沙乱
上一篇:羽萼_傣药名:化水顿 下一篇:四方蒿_傣药名:杂芽优麻
近期内容
- 印度枳_傣药名:麻丙罕 1544次
- 木荷_傣药名:埋吐罗 1471次
- 大叶斑鸠菊_傣药名:当毫温 1544次
- 黄花稔_傣药名:罕满龙 1470次
- 蔓荆_傣药名:管底 1515次
- 马齿苋_傣药名:帕拨凉 1570次
- 土连翘_傣药名:埋宋戈 1456次
- 野花椒_傣药名:麻献 1540次
- 两面针_傣药名:嘿喃活 1500次
- 夜花_傣药名:沙板嘎 1428次
- 黄牛木_傣药名:埋丢闷 1507次
- 黄瓜_傣药名:滇常 1455次
- 绣球防风_傣药名:芽冬买蒿 1443次
- 姜黄_傣药名:毫命 1541次
- 水牛角_傣药名:槁怀 1443次
- 常绿荚蒾_傣药名:埋昂 1458次
- 水牛胆_傣药名:咪怀 1514次
- 九翅豆蒄_傣药名:贺姑 1472次
- 大麻药_傣药名:托也腾 1388次
- 香茅草_傣药名:沙海 1620次
热门内容
- 马连鞍_傣药名:麻新哈布1954次
- 金刚纂_傣药名:些拎1794次
- 斑鸠窝_傣药名:丹晒1727次
- 黄球花_傣药名:山黄广1635次
- 刺天茄_傣药名:麻王1623次